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张良到底有何能耐,刘邦与吕后都非常器重他?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0)118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助刘邦建立汉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众所周知,刘邦和吕后虽然是两口子,但他们是敌对势力。跟着刘邦混的周勃、灌婴、陈平等人,在吕后当政的时候,虽然吕后并没有怎么打击他们,但是却也没有重用他们。他们的权力,都被吕后夺过去,给了吕产、吕禄等吕家人。而跟着吕后混的樊哙,差点就成了刘邦的刀下亡魂。

可是张良不一样,无论是刘邦,还是吕后,对张良都极为器重,给予了他极高的礼遇。那么,张良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张良到底有何能耐,刘邦与吕后都非常器重他?

咱们先来说说,刘邦和吕后是怎么礼遇张良的。

刘邦在评定功臣的时候,选出了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三个功臣,分别是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最重要的功臣中,张良又排在老大。也就是说,刘邦认为,张良是功劳更大的那个人。

实际上,古代人的观念中,都以战功来评定功劳的大小,刘邦后来也说过“无战功不能封侯”这样的话。而对战功的认定,主要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打,攻陷了多少城池,斩了多少首级,这也是秦朝传下来的办法。出谋划策,并不能量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韩信应该算功劳更大的人。不过,刘邦却把张良排在之一位,而没有把韩信排在之一位。

另外,就算刘邦也很重视计谋,认为计谋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大,那么,他也该肯定陈平。因为实际上陈平所出的计谋,丝毫不亚于张良。可是为什么,刘邦干脆把陈平排除在“汉初三杰”之外呢?

还有,刘邦直接就给张良一个“万户侯”,毫不吝啬。这是刘邦对任何人都没有的礼遇。

吕后对张良也给予了极大的礼遇。当时张良已经退隐山林。但是,吕后无论如何要把他接回来。张良回来也不愿意当官,吕后说,不愿意当官就不愿意当官,想修炼,你也回来修炼。

张良因为修炼,不食人间烟火,因此身体搞得很差。吕后对他非常关心,苦劝他要加强营养,注意身体,并给张良安排了很好的饮食待遇。后来张良也感动了,开始食人间烟火。

由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吕后对张良的厚待,确实是非同一般的。

那么,张良为什么能够同时得到刘邦和吕后这两个对手的极高礼遇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张良明白刘邦和吕后最在乎什么。

刘邦在没有夺得江山的时候,巴不得所有人都努力,帮他夺取江山。当年他并不了解韩信,但是萧何告诉他,韩信可以拜为大将,而且可以筑坛拜将。刘邦也不管萧何说得对不对,便听萧何的,把张良拜为大将。由此可见,刘邦想获取天下的心思,有多么强烈。

张良到底有何能耐,刘邦与吕后都非常器重他?

但是刘邦夺取了天下以后,又非常担心那些手中有兵,又获得土地分封的功臣们。因为如果单纯是有土地,也不足为虑。如果有土地又有兵,那就会非常危险。一言不合,就可能起兵。

不过张良在这时候却提出不要那么多土地。张良本身没有兵,又不要那么多土地,这对于刘邦来说,实在是太合他的心意了。所以,刘邦才会不但对张良大肆表扬,而且主动封他为“万户侯”。刘邦知道,越是表扬张良,越是给张良更大的奖赏,张良越是不会要。这样,他不但没有把“万户侯”奖赏出去,同时,还在天下人面前树立了榜样,希望天下的诸侯们,都能向张良学习。

吕后的需求不一样,她是要保住自己的皇后之位,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当她去向张良求救的时候,张良帮她出了主意。其实,帮吕后出主意这件事,是不太符合张良当时的理想的。张良当时已经打算退隐江湖,不再管俗世的事情。但是,他竟然管了。有人说,这是因为张良有责任感,知道国家只有刘盈当太子,才可能稳定。我们不否认张良的责任感,但是,他难道不知道,刘盈当太子后,会造成吕后乱政吗?所以,他这样做,也是因为看清楚了刘邦之后,将是吕后的天下,因此才出了这么个主意。

而且,张良出的这个主意,分寸感极强。他只是用这种 *** ,加强了刘盈的力量,对刘邦并没有什么损伤。再加上他实际上已经看出,刘邦并没有一定要废黜刘盈的意思,因此,他也并没有得罪刘邦。

张良正是对刘邦和吕后的心思揣摩得极为清楚,因此,最终他才既受刘邦礼遇,也受吕后礼遇,实现了善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395.html

“张良到底有何能耐,刘邦与吕后都非常器重他?” 的相关文章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 李世民是怎么对待秦琼的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 李世民是怎么对待秦琼的

对李世民登基后是怎样对秦琼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登基以后,此前在秦王府跟着他的心腹们,纷纷得到封赏,跻身朝堂重臣之列。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对待秦琼的呢?李世民对待秦琼:好,也不好。据旧唐书记载,李世民不仅给秦琼封了左武卫大将军的官职,还给了他七百户的实封。古代...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对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啥不见了,他们去了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锦衣卫,是明朝政治生活当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组织。这个组织设立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虽然后来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裁撤,但又因为明成祖...

魏、蜀、吴三方阵营里面最厉害的武将分别是谁?

魏、蜀、吴三方阵营里面最厉害的武将分别是谁?

魏、蜀、吴三方阵营里面最厉害的武将分别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魏名将:张辽曹操对于人才的策略一向都是“软硬皆施”,为留下一位能人他能礼贤下士,也能加以胁迫,比如不出一计一谋的徐庶。曹操靠着“软硬兼施”麾下招揽了一大批谋士、名将,许...

王凌: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屡立战功,不满司马懿专擅朝政

王凌: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屡立战功,不满司马懿专擅朝政

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之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凌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举孝廉出身,授发干县令,迁中山太守。颇有政绩,迁司空(曹操)掾属。魏文帝曹丕即位,拜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参加洞口之战...

有哪些与华佗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华佗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历史上嘉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差点被宫女所杀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嘉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差点被宫女所杀是怎么回事?

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个皇帝,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1542年,明嘉靖皇帝在临幸完曹端妃后,酣然入睡。半夜,突然感觉浑身剧痛,口不能言,一会儿便没了呼吸……嘉靖皇帝可不是因为突发心梗或心脏病,而是因为一群宫女在此时想要加害于他。要知道,在古代,皇帝可是位居万人之上的统治者...

隋炀帝的一生都有哪些作为?后世评价为何不好?

隋炀帝的一生都有哪些作为?后世评价为何不好?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家有没有想过,“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是不是很有意思?很典型的一个例子,隋朝隋炀帝杀兄弑父、荒淫无度,身背骂名千年,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呢,非也!可为啥隋炀帝的种种不堪会流传这么久远呢?你...

从鱼水君臣到观念分野 刘备和诸葛亮关系为何会这样

从鱼水君臣到观念分野 刘备和诸葛亮关系为何会这样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与诸葛亮:从“鱼水君臣”到“观念分野”,关键因为他的背叛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刘备迫不及待要称帝小混混出身的刘备中了称帝的心魔。公元221年,曹丕篡汉建魏后,刘备迫不及待地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过去,刘备一直高举匡扶汉室的“招牌”,圈粉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