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海瑞的一生有过多少妻子?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2)95

海瑞可以说是大明王朝,乃至于有史以来的封建王朝中,官场上最特殊的人物。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海瑞的侄女婿梁云龙所写《海忠介公行状》记载,海瑞一生有过三位正妻和两位妾室,原配妻子因没有子嗣而被休,第二任妻子过门仅一个月又被休,原因被猜测是海瑞的母亲不喜欢,第三位妻子王氏比较争气,为海瑞生育两子一女,只可惜,儿子也夭折,而当时海瑞就已经有了一房妾室。

历史上海瑞的一生有过多少妻子?

在民间向来有“北包拯,南海瑞”的说法,那么一向清廉的“海青天”又是哪来的银两娶妻纳妾的呢,个中缘由比较复杂,拨开历史迷雾,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历史环境,你便能知晓其中原因。

首先,海瑞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清官

宋朝有个包青天,明朝有个海青天,在今天史学家看来,海瑞也是响当当的为民做主的清官、明官。在历史上,海瑞也留下了许多美名,人设这一块,海瑞不输当朝仍何人,海瑞是个难得的父母官。

但是具体到个人私生活,那是一码归一码。明朝律令是有规定的,是允许娶妻纳妾的,这其中就包括朝廷官员。海瑞也是凡人,究其家庭情况而言,娶妻纳妾也是情理之中。但我们知道,明朝的俸禄并不高,作为两袖清风的海瑞,更是穷得叮当响,哪里来的银子纳妾呢,这其中还是有很多原因的。

其次,娶妻纳妾是家庭环境使然

众所周知,明朝的俸禄是出了名的低,而且在古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妻四妾”,正常情况下是一妻多妾,也就是说明媒正娶的正妻只能有一个,但海瑞则不然,海瑞娶了三个妻子。妾的地位相对于妻的地位来说很低,身份也很卑微,通常来说,但凡有点钱财就可以买来一个妾。在明朝,纳一个妾至少需要300两银子,那么海瑞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海瑞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为官40余年,虽说俸禄没有多少,但却有不少福利、绩效,对于寻常百姓家来说,海瑞还算是有点资财的,这就为他纳妾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曾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明代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补遗》中记载,海瑞一生中一共娶了三任妻子二个妾。海瑞为何要如此频繁娶妻纳妾呢,原因就是海瑞是个“妈宝男”。

海瑞是个侍母至孝之人,甚至说是有些愚孝,为母命是从,而海瑞的母亲年轻居寡,虽是女子,但海瑞之母博览群书,海瑞儿时学习的各种儒家经典大多也都是其母教导,但与此同时,海瑞的母亲却也是个深受礼教影响的女子,而她对于礼教的固执,也深深影响了她的儿子。

历史上海瑞的一生有过多少妻子?

海瑞的元配许氏温柔娴静,恪守妇德,却被海瑞的母亲说是“女骡”转世,生下第二个女儿时,便被海瑞休了。第二任潘氏,也可能是因婆媳矛盾被扫地出门,第三任王氏虽说比较圆满,只可惜圆满没多久,一直待在老家伺候婆婆孩子,可惜的是,不久之后,二子海中砥、海中亮便夭折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家境贫寒,但海瑞仍然在迎娶了王氏之后,又先后纳了韩氏和邱氏两房妾室。韩氏进门较早但没有留下一男半女,反倒是海瑞73岁时纳的邱氏又为海瑞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可惜的是,老来得子的海瑞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多久,一场大病又再次夺走了这个孩子的性命。

结语:宋有包青天,明有海青天。海瑞一生清廉,两袖清风,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有很多,他酷爱读书,做事踏实,孝顺父母,在他的任职期间,无论大小事情,他都是秉公无私,敢作敢为,不向恶势力低头。《清官海瑞》收录了海瑞生平30多个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入手一套,目前活动价只要15.8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2740.html

“历史上海瑞的一生有过多少妻子?” 的相关文章

乾隆下江南的时候,为何要杀掉一个算命的道士?

乾隆下江南的时候,为何要杀掉一个算命的道士?

乾隆皇帝生性喜爱享乐,多次下江南,其中发生了许多趣事,那么他下江南的时候,为何要杀掉一个算命的道士?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话说,有一次乾隆在下江南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遇到了一个算卦的先生,本着好奇的心理,乾隆便与之交谈了一番。交谈之中,乾隆发现这位老道士似乎算出了他的经...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258年),字奉宗,汝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祗早年受费祎的赏拔,董允死后担任侍中,逐渐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权力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中原,假意与宦官黄皓交好,导致黄皓开始...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177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统率庐江精锐。孙策死后,拥立孙权为主,督率五校。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

有哪些与骆统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骆统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作品?

骆统(193年-228年),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学者,陈国相骆俊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骆统二十岁时已任乌程国相,任内有政绩,使得国中民户过万。又迁为功曹,行骑都尉。曾劝孙权尊贤纳士,省役息民。后出任为建忠中郎将。将军凌统逝世后,统领...

贾诩被任命为太尉后,孙权为何要笑?

贾诩被任命为太尉后,孙权为何要笑?

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整个封建王朝,三国时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乱世。不过,常言道“乱世出英雄”,的确,在这块政治燃烧战场,很多名流大家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幕幕荡气回肠、让人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在三国舞台,谋士、将星如璀璨星河,难以计数,倘若问你谁是智谋第一,谁又是武功第...

钟会当初为什么会选择造反 钟会是自保还是为了权力

钟会当初为什么会选择造反 钟会是自保还是为了权力

还不知道:钟会为何要造反,欲望与实力是其背后的推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造反大概有几种情况,一是为了自保,不造反就是死路一条,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如果不对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下手,那么家破人亡的一定就会是他,所以唐太宗李世民不得不造反,不得不先下手为强,提前...

洪承畴的一生都有哪些作为?他最后投降大清是为何?

洪承畴的一生都有哪些作为?他最后投降大清是为何?

洪承畴是明清交替时的关键人物,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洪承畴是明朝末年的一员重臣。其实洪承畴能够得到一方兵权,除了他个人能力的突出,幸运也是其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很有意思的是,洪承畴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家庭环境,曾经家族是出现一些比较厉害的人物,但是到了后期,家族突然就...

李渊想平衡亲情与权力,却差点葬送了大唐

李渊想平衡亲情与权力,却差点葬送了大唐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中国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都说皇家无亲情,这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宫廷政变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每到了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