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郭待封:唐朝名将郭孝恪次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2)138

郭待封,唐初名将郭孝恪次子,唐高宗时,得裴行俭提拔升官至左豹韬卫将军。咸亨中,与薛仁贵率兵讨吐蕃,于大非川之战战败,减死除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生平

显庆四年(659年)二月,高宗亲策试举人,900人中只有郭待封、张九龄5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

郭待封:唐朝名将郭孝恪次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乾封元年(666年)九月,唐朝第三次大举兴师东征高句丽,郭待封受任积利道行军总管,归李勣节制,率舟师渡海直趋平壤。其后冯师本奉李勣之命,率水军载粮增援郭待封,船破失期,郭待封打算将此情报通告李勣,但又怕高句丽知道救兵不会来,于是作了首离合诗赠送李勣。李勣不解,大怒道:“军机如此急切,竟然还有心思作诗?一定要斩了他!”但其记室元万顷却看懂了诗中奥妙,解释给李勣听,李勣这才放了郭待封一马,并送粮支援。后官至左豹韬卫将军。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唐高宗借着恢复吐谷浑王国的名义,派出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总管,领精兵强将五万余人,迎战吐蕃军队。

郭待封是名将之后,以前与薛仁贵是平级,这次屈居副将,心里颇有不平之意。

郭待封:唐朝名将郭孝恪次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唐军到达大非川(今青海切吉平原)后,准备进兵乌海(今青海省兴海县西南苦海)。薛仁贵认为,“乌海地险而瘴,吾入死地,可谓危道”,只能速战速决,迟则生变。大非岭地形宽平,可以布置两道栅栏以保护辎重,留一万人看守,主力部队则快马加鞭,轻装上阵,以求一举破敌。

薛仁贵率领精锐奔袭乌海,在河口与吐蕃军队遭遇,“数万吐蕃人死伤籍枕”,唐军获得的牛羊数以万计。

郭待封承担了保护辎重的任务。薛仁贵回到乌海城,派人接应郭待封的辎重,不料郭待封违反薛仁贵的安排,擅自带着辎重粮草在后面缓缓前行,被吐蕃二十万军队团团围住,“粮仗尽没”,断绝了唐军的补给和支援。薛仁贵只得退军,屯驻于大非川。吐蕃大将论钦陵率四十余万大军进攻唐军,唐军大败。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败归后,都免死除名。此后郭待封下落不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836.html

“郭待封:唐朝名将郭孝恪次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刘邦那么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不让戚夫人做皇后?

刘邦那么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不让戚夫人做皇后?

刘邦那么宠爱戚夫人,为什么不让戚夫人做皇后?如果吕雉一直都是皇后的话,他难倒不怕自己死后,吕雉对戚夫人下手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邦的确很宠爱戚夫人,甚至为了戚夫人,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如意类我”,不过这就是老来得子的爱子之情,而不是出于皇帝对继承人的理性考察。理由很...

李罕之是谁?他与张全义为何会反目成仇?

李罕之是谁?他与张全义为何会反目成仇?

李罕之,唐末五代时的军阀,他 生性残暴,故绰号“李摩云”。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文德元年(888年),河阳节度使李罕之遭东都畿都防御使张全义袭击,只得放弃河阳而投靠晋王李克用。此后李罕之长期依附河东军而侵袭河阳,以图报仇。但光化元年(898年),李罕之却突然背叛...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雍正的话来说,他和年羹尧是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是要彰显给朝堂与后世的。可是雍正才继位第三年,年羹尧就被革职削爵,又给他列出重罪92条,让他在“狱中自裁”。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年羹尧本向雍正低头告饶的记载。那么,年羹尧为...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章武三年,刘备在永安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召来,托付自己的身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值得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实在资质太差不足以辅佐,你就自己做君主吧。”诸葛亮哭着说道:“臣一定竭尽全力,忠贞侍奉,到死为止。”刘备临终时,把鲁王叫过来对...

为什么汉明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宽恕谋反的刘荆?

为什么汉明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宽恕谋反的刘荆?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谋反可是大罪,一旦被抓住,那肯定是必死无疑的,那么为什么汉明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宽恕谋反的刘荆呢?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当时是汉明帝刘庄继位,因为地位不够稳定,所以有很多兄弟都觊觎他的皇位。这也是非常正常的,在很多朝代都出现过这样的状态,其中他的弟弟刘荆当时想要和大哥一...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256年) ,字伟平,三国吴山阴人,吴大帝孙权发妻谢夫人之弟,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接任统领江东,谢承曾任吴郡督邮。谢夫人卒后,升迁五官郎中,不久后改任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143卷(今已佚)、《会稽先贤传》7卷。...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东汉末年各方割据势力互相争斗,为了获得足够的实力,有能力的将领以及谋士,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出自名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为有才能的人跳槽提供了正向的理论依据。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段历史时期...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还不知道: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没有如袁绍起兵成为诸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家祖上积攒的基业非常雄厚,这也是他能够在乱世迅速崛起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