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1)96

韩信惨遭吕后杀害,临死前说的狠话,为啥让刘邦后背发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汉朝是一个传奇的朝代,它孕育出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等,无数传奇的人物。然而最初,秦朝也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是秦人奋六世之余烈,才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而秦朝的倒塌,也就使得一些英雄人物趁势而起,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刘邦和项羽。

但事实上,无论从出生还是从军队数量来看,项羽的胜算还是更大。但最后却是出身草根、污点众多的刘邦,夺取了天下成立汉朝。他的成功路上自然是不缺少名臣良将的,张良、韩信、萧何等等,这些人都为他的霸业奉献诸多。

而这众多良将中的韩信,最终却被刘邦的妻子吕后杀害,他临死前还说了一句狠话,这句话让刘邦后背发凉。他死前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01胯下之辱

韩信是汉初杰出的军事家,他因出色的才干被评为汉初三杰。同时,他在军事上的出众,也让后人所仰慕,并称他为“兵仙”。但他也有怀才不遇的时候,最初投奔的是实力出众的项氏家族,但却一直未得到重用。

后来转投了刘邦,并在他的麾下施展了自己的才华,被世人称为国士无双。虽然韩信在未来有诸多成就,但他早年时极其落魄,甚至有胯下之辱的经历。

当初,韩信名声不显又家境贫寒,经常连饭都吃不起,为了活下去,经常到处去蹭吃蹭喝。虽然他学识丰富,也有很高的志向,但名声又不足以让他被举荐为官,因此只能在家无所事事。

他这种自命不凡的样子,使得乡里的很多人都看不惯他,特别是一位屠夫。他想要羞辱韩信,于是某一天,他拦住了韩信的去路说:你虽然长得高大,也每天都带着兵器,但是我看你就是个胆小鬼。

紧接着,他又继续羞辱: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韩信看了看他,竟然真的低下身从他胯下爬过去了。从这以后,人们都说他是一个胆小鬼。

0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当时的人们怎么也想不到,韩信竟然能鲤鱼跃龙门成为显贵。他当时先投奔了项羽,但并未得到重用,于是他又转投刘邦。机缘巧合下,他得到了夏侯婴的赞赏,被举荐成刘邦军中的一个小官儿。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此后,他就与萧何有了交集,他们两人十分投机。萧何非常认可他的才华,并向刘邦多次举荐他,但刘邦一直没有重视。韩信见此,决定在一个月夜离开刘邦的营队。

萧何见状,都顾不得向上报告,就赶忙去追韩信了。而刘邦知道萧何也离开的消息,以为他也逃走了,于是大受打击。等到第二天,他带着韩信回到营地,在他的解释下,刘邦才知道原因。

他在刘邦面前极力夸赞韩信的能力,他认为韩信是国士,刘邦不能错过这个人才。紧接着他告诉刘邦,如果想要留下韩信必须要重用他,最终刘邦许以韩信大将之位。

而韩信也并没有辜负萧何的期望,他在战争中,肆意展露自己的才华。等到天下已定,他凭借功劳被封为了楚王。但他在军中多年积累了不少人望,并且他的军事能力确实非常的强,这就让刘邦十分的忌惮他。

后来,又有人告发他意图谋反,刘邦也对此十分疑虑。于是就到达了楚地,想要看一看韩信的态度,但韩信的态度令他是更加不满,于是,他就将韩信贬为淮阴侯。

03韩信之死

经此一事,韩信也明白了,刘邦一直都畏惧他的才能,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他这次真的想要叛变。他暗中联系了蒯彻与他密谋,两人准备里应外合,甚至他都准备好了袭击吕后和太子的计划。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然而,他的谋划却没能成功,有人将他的叛变计划告发到了吕后那里。吕后也是一个极具智慧的女子,她首先暗中召见萧何,与他商量计策。萧何凭借与韩信的情分,去告知韩信:蒯彻已死,你就算生病,也要去祝贺一下的。

但他怎么也没能料到,那个一手提拔他的萧何,有一天也会想要置他于死地。于是,他跟随萧何一起去了宫中。他刚到宫中就有士兵出现,将他绑了起来,紧接着将他带到了长乐宫旁的宫室,斩杀了他。

韩信在临终前道:我最后悔的就是没采纳蒯彻的意见,最后沦落到死于妇人的欺骗之中。刘邦在班师回朝后,得知了他的死亡,暗自欣喜,并询问他是否有遗言留下。吕后如实的回答了刘邦,紧接着他就下令抓捕蒯彻。

等到蒯彻被抓到后,刘邦就质问他,是否是他鼓动韩信谋反。蒯彻也是个有才之人,他面对质问临危不乱,坦然的回答刘邦:是我为韩信出谋划策,如果他采纳了我的意见,便不会轻易的被你杀死。听完后刘邦大怒,想要将蒯彻煮了。

但蒯彻巧舌如簧,在一番辩解后,刘邦还是宽恕了他。这就能发现,人只有才华是不可以的,还需要有为人处事的能力。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04结语

韩信他最初没能发现刘邦对他的忌惮,因此,已经失去了改变的更好时机。当他终于明白刘邦容不得他时,又不能当机立断的做下决定,以至于最终死亡的结局。

当他被诱骗到宫中时,无疑是与萧何的情分影响了他的判断。如果做出决定,那就应该摒弃一切杂念去做,他最后的遗言我们也能得出,成大事者,犹疑为大忌的结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2553.html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刘邦背后发凉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仕鲁?背后有何深意?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仕鲁?背后有何深意?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因佛教和儒学之争,杀了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叫李仕鲁。李仕鲁是朱元璋专门请出来做官的儒家朱熹学说的门徒,朱元璋曾为李仕鲁的入仕欣喜,《明史李仕鲁传》中记载: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曰...

孙策和周瑜死后大小乔就守寡了 她们后面去了什么地方

孙策和周瑜死后大小乔就守寡了 她们后面去了什么地方

对大乔和小乔在三国守寡后的私生活,在孙策和周瑜死后,她们二人去哪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所谓薄命,自古有两种解释,一是短命,二是苦命,在中国古代。这样一帮穷困潦倒的女人,人数非常多,有的昙花一现,有的苦不堪言。说起生活中的苦难,就不得不提到江南二桥。他们是历史上著...

吕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事情?

吕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事情?

吕雉汉高帝刘邦之皇后,与刘邦共定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字娥姁(xu)。娥:美丽的姿态,美丽的女子;姁:喜悦自得,和悦温和。这个字取得实在很美妙,美丽温和的女子。可是后世往往一提起吕后,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一幅可怕的场景...

太监汪直权倾朝野杀人无数 最后为什么还能够善终

太监汪直权倾朝野杀人无数 最后为什么还能够善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传奇太监汪直,权倾朝野杀人无数,为什么结局却是善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够不够清楚”,这个无比嚣张的男人就是西厂厂花雨化田,这么帅气的太监有历史原型吗?还真的有,雨化田的历史原型,便是明朝成化年间,权倾朝野的大...

在易学方面,虞翻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易学方面,虞翻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司马懿在夺权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多大的阻力

司马懿在夺权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多大的阻力

还不知道:为什么司马懿篡魏的过程中没有太大阻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原因很简单,因为司马懿自己篡魏这个行为就是曹魏自己鼓励的结果。我们要知道,今天我们去看待过去的历史,本身就带着一份上帝视角了。今天我们能够获得的历史认知,也是漫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结果,如果我们生活...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三国时代,在东吴的职业人团队之中,张昭应该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悲情人物。“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内事不决问张昭”、“带投大哥”这些都是网络上调侃东吴重臣张昭的段子,在众多网友心目中,张昭似乎成了个没什么骨气的老头子。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张昭,远没...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对刘备初期打仗没赢过,还动不动就哭,为何会被那么多人尊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个常败将军,之所以受到各路诸侯的尊重,主要是刘备为人、处事值得别人佩服。刘备的胆识令人敬佩。《三国演义》中,刘备主要以仁爱的形象出现,大多时候哭哭啼啼,表现的反而有些软弱。但《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