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3)102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兵力在汉中之战中有没有优势?为什么还是被刘备打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汉代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在陕西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这场战斗以刘备获得胜利、占据汉中而结束。

但是,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很多悬念,让人们至今津津乐道。比如,这场战斗中双方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历史语焉不详。

我们先梳理一下史书的碎片化信息。《三国志》中,有“备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又使征西将军夏侯渊等,率精甲五万,及武都氐羌,巴汉锐卒,南临汶江,扼据庸蜀”;“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於阳平……”这样的记载。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但是,在这两年间,曹操和刘备共在汉中的战场上投入了多少兵力?却无法准确计算。我们知道刘备派出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大将,曹操派出了夏侯渊(在汉中之战中战死)、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大将。他们手下共有多少士卒?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曹操撤军,汉中之战结束。刘备终于在巴蜀自立为帝,建立蜀汉。而这个局面的到来,刘备依靠的不单是“兵力”。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战术层面的,也有战略层面的。在汉中之战中,曹操和刘备势均力敌,双方兵力对比应该没有很大差别。但是,在作战策略上,双方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东汉末年,天下乱局让人眼花缭乱。经过多年杀伐争斗,曹操、刘备和孙权大体上已呈现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三方最集中的冲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击退曹操以后,刘备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巴蜀一带。一直寻找机会南下的曹操,也将目光转向了西南地区。

在刘备夺得蜀中以后,曹操也紧随其后,拿下了距离蜀中不远的汉中。

曹操盘踞汉中,无疑是对刘备新政权的更大威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刘备计划北上汉中,剿灭曹操。就这样,无辜的蜀中老百姓,被卷进战争的泥潭之中,以至于“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不能止”。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在刘备备战的时候,曹操手下的谋臣司马懿,也劝说曹操趁机南下,希望一举夺得蜀中。然而,天不遂人愿,北方发生叛乱,曹操不得不暂时放下西南,回到北方,让夏侯渊、张郃、徐晃、郭淮等人留守汉中,并让张郃尝试拿下巴蜀。

而当时关羽和孙权又发生冲突,刘备也只能暂离巴蜀,前去支援关羽。这给了张郃可乘之机,他一路攻到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节节胜利,蜀中告急。无奈之下,刘备急忙和孙权讲和,火速调兵回川。

之后,汉中之战打响。

刘备能最终取胜,有两个原因至关重要。之一,他调动起了百姓。当听闻曹操带领千万囊粮食奔赴前线的时候,刘备和军师诸葛亮商议。诸葛亮就此询问杨洪,杨洪回答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当时,刘备一方对此战的策略是,发动百姓,进行全民战争,拿下汉中。用兵之道,讲究“一鼓作气”,更需要全民皆兵。刘备在这场战争中充分调动将士和汉中老百姓的积极性。前有部队打仗,后有百姓支持,刘备人心相向,赢得了坚实的作战基础。

第二,赵云取得汉水之战的胜利,成为刘备赢得汉中之战胜利的关键节点。在曹操的千万粮草运到汉水之滨,赵云军计划抢夺这批物资。曾经斩杀了夏侯渊的黄忠负责出兵抢粮,赵云负责后防,防范意外。

约定时间已到,不见黄忠回营,他陷入了曹操的埋伏。说时迟,那时快。赵云率领轻骑兵前去救援,和曹军狭路相逢。逃也无处,一身虎胆的赵云凭杀出血道,化险为夷。

曹军一路猛追,竟追至赵云营下。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当时赵云营中的兵力,是难敌曹军的。硬碰硬,赵云没有比较优势,他上演了一出“空城计”。赵云将营门大开,曹军以为有伏兵,便渐渐撤退。突然,赵云率军出击,士卒与弓弩配合,曹军一片混乱,在仓皇逃跑中,踩踏、溺水而死的很多。

赵云绝地反击的成功,改变了汉中的战略格局。

曹军受重挫,之前僵持不下的的局面朝着有利于刘备的方向发展。在后来的局部战斗中,曹军士气低迷,死伤无数,很快便再难坚持。到了五月,曹操无奈退兵,把汉中留给了刘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2914.html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皇十子胤由的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皇十子胤由的

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正继位后,为了巩固政权,对曾参与夺嫡之争的皇兄弟们,给予了残酷的打压。皇十子胤由于在夺嫡战中,对雍正的反对非常激烈。雍正在打压皇子中,最先开刀的他,但他又是被打压得最轻的。这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死后谁成为了他的接班人?为什么是蒋琬?

诸葛亮死后谁成为了他的接班人?为什么是蒋琬?

蒋琬 字公琰,三国时期蜀汉宰相。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为完成先帝遗诏,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而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便任命蒋琬为尚书...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为何年羹尧想造反都没有机会?你看雍正的驭人之术有多强多周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虽然没有起兵造反,但他的大逆罪就高达五条。年羹尧或许有造反的勇气,但雍正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因为雍正治人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犹如温水煮青蛙。雍正的驭人之术雍正上台时,九子...

姜宝谊:隋末唐初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姜宝谊:隋末唐初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姜宝谊(?~620年),字号不详,秦州上邽人。隋末唐初将领,蜀汉名将姜维后人,北周秦州刺史姜世远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天水姜氏。起家左翊卫府果毅都尉,迁鹰扬郎将,跟随唐国公李渊镇压农民起义。晋阳起兵后,授任左统军郎,封永安县公。屡立战功,拜右武卫大将军...

甄宓对曹丕是真爱吗 两人有没有感情存在

甄宓对曹丕是真爱吗 两人有没有感情存在

对三国美女甄宓,她和曹丕有没有真感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甄宓,有着一女乱三曹的传言,三曹就是曹操、曹丕、曹植。因为世说新语中有记载曹操在攻占邺城之后派人寻找甄氏,得到的答案是五官中郎曹丕将已经捷足先登。另外还有传言,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位甄姬而写,这一些真真假假...

盛庸曾经有过一次杀死朱棣的机会,被无知的朱允炆打断了

盛庸曾经有过一次杀死朱棣的机会,被无知的朱允炆打断了

众所周知盛庸是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时朝廷军的一个主要将领,其实在东昌之战中,盛庸曾经有过一次杀死朱棣的机会,但是却被无知的朱允炆打断了,不得不说,朱允炆的皇位丢的实在不冤枉,他没有一点帝王之相。东昌之战是明朝初期靖难之役中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场,其发生在建文二年,也就是公元1400年12月25日,参战...

贺循:晋朝名臣,在地方颇有政绩,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

贺循:晋朝名臣,在地方颇有政绩,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还不知道:朱棣为何选体弱多病的朱高炽为太子,而非战功卓著的朱高煦?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悉明朝历史的人想必对朱棣这位皇帝并不陌生。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后来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地。按理说朱棣是不会继承皇位的,但是他的野心勃勃使他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从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