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2)106

还不知道:乾隆的皇后位空缺,令妃又是嘉庆帝生母,为何乾隆还不肯立她为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令妃的形象在许多清宫剧里面都会出现,她不仅是乾隆身边的红人,还因为她的儿子是下一任皇帝,所以只要以乾隆时期为背景的清宫剧都不能少了令妃。

但令妃在屏幕上的角色褒贬不一,她的为人是如乾隆认为的那样善良直白、勇敢纯真,还是像这两年热播的清宫剧里面,是一个心计深沉、阴狠毒辣的女人呢?

而乾隆又是什么原因,在决定让令妃的儿子做太子后,还不肯给她皇后的殊荣呢?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图片:屏幕上的令妃剧照

一、从包衣到皇贵妃的逆袭之路。

历史上的令妃确实出身非常卑微,她是满洲正黄旗包衣,也就是世代都需要入宫为婢,熬到25岁要是运气好的话就能放出宫,找个普通的大龄青年结婚生子;但是大部分宫女还是会在宫中老去。

而像令妃这样能够成为人中人的,可能几千年也就这么一两个。令妃完美逆袭和乾隆的恩宠是分不开的,而且借助乾隆的宠爱,她在入宫十年间完美的完成了三连跳。

之一跳:成为贵人

原本连选秀资格都没有的令妃,在当差的时候却巧遇乾隆,她的特别、倔强、坦率,让见惯了阿谀奉承的皇帝倍感新鲜,于是令妃从此跳出了婢女的圈子,一下子被封为贵人。

而且仗着自己生了4个皇子的功劳,在后宫中不仅能够保全自己,还开始有了一帮忠于自己的人,在后宫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不少。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图片:令妃凭生子多站稳后宫剧照

第二跳:成为皇贵妃

令妃成为皇贵妃是在一个非常尴尬的时期。乾隆虽然一生风流,女人无数,可是对于立太子这件事却非常传统慎重。

乾隆一开始的想法就是要立嫡子为太子,这在电视剧中可以发现,不管是富察皇后,还是后来的辉发那拉氏皇后,她们生下皇子乾隆就会心花怒放,不久后就会宣告立为太子。

可这些立为太子的皇子,都在未成年的时候就早夭,即便永琪当时已经成亲生子,可是在立为太子后也突然病逝。因此,当辉发那拉氏的皇子去世之后,乾隆的内心开始变得惶恐。

而对于自己一直宠爱的令妃生下的四个儿子,自然多了几许关注,所以,当他决定要立令妃为皇贵妃的时候,和辉发那拉氏皇后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且不论历史上辉发那拉氏和令妃之间,是否真的存在那么多恩怨厮杀,就按清朝的惯例,为了保障皇后的权益,皇后在世时,是不会轻易立皇贵妃的,因此可以看出,乾隆当时对令妃的宠爱已经到了极致。

历史上的辉发那拉氏也并没有被废,只是自断头发后皈依佛门修行,再不理会宫中事宜。辉发那拉氏的决绝并没有让乾隆收回心意,之后马上立了令妃为皇贵妃,开始代皇后管理后宫事宜。

也就是说,当时的令妃除了没有皇后的头衔,已经获得皇后所有的权力。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图片:乾隆立令妃为皇贵妃剧照

第三跳:死后封为皇后

但是令妃并没有当太久的皇贵妃,由于生育太多子女而且掌管后宫,自然会很费心,在乾隆四十年的时候,令妃就因体弱多病过世了,可是这个时候令妃依然没有等到她的皇后头衔。

而是在她死后二十年,她的儿子永琰成为皇帝后,才被追封为皇后。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图片:令妃体弱多病剧照

二、历史上的令妃是怎样的人?

如果说令妃真的是像乾隆描述的那样“单纯、善良、正直”,这个女人根本不可能在你死我活的后宫笑到最后。可以说清宫剧还是比较真实的还原了当时一部分的历史实情。

从一届小宫女到死后被追封为皇后,令妃的一路必然充满了荆棘、鲜血。而在死后,因为自己是皇帝的母亲被封后,可以看出乾隆其实对于令妃的为人还是有很多质疑的地方。

而另一种说法是,乾隆一生立了多个皇子为太子,可是这些皇子都夭折,让乾隆一度觉得立太子是不详的做法。同时,他不想在令妃活着的时候立她为皇后,也是为了保护永琰。

因为如果按照古时候子以母荣的习俗,如果将令妃的身份提升,永琰成为嫡子,确实在名份上会更上一层楼,只是这样就会暴露永琰被立为太子的可能。

所以,乾隆在令妃活着的时候没有将她封为皇后,这也是一个臆测的原因。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图片:令妃、永琰、乾隆剧照

三、乾隆真的爱令妃吗?

根据历史记载,乾隆活着的时候迟迟不肯立太子,除了觉得不吉利以外,他还有个考虑,就是将已逝太子永琪的儿子绵亿立为太子。

《啸亭杂录》言:定恭王绵恩,定安亲王次子也。貌颀秀,猿臂,善射,束马乔捷如飞。举止详赡,趋跄有节,幼颇健亻,纯皇帝爱之,几夺储位。

在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真实的记载,因为当时乾隆在自己皇子中,已经选不出更加优秀的人了,永琰只能说是资质中等,无功无过,较为稳妥的一个,但是作为皇帝,永琰依然不是乾隆喜欢的人选。

由此可见,其实乾隆也并没有那么爱令妃。

想当年,董鄂妃生下的孩子才几个月,顺治帝就在大朝之上说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后继之人,是最聪明伶俐,作为皇帝的更佳人选。因此,乾隆对于令妃的宠爱还是有额度的,到了关键时候这份宠爱真的算不上什么。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图片:乾隆在皇子中已经选不出更加优秀的人剧照

历史上有位份的妃子,如果是年少去世,一般都是在自己的行宫过世,然后在宫中办丧礼。可是历史上记载,令妃去世和办丧事的场所居然是在吉安所。

这就可以看出,在弥留之际令妃就被送出了自己的行宫,这对于有皇贵妃头衔的令妃而言就是奇耻大辱。乾隆居然这样对待自己曾经的“宠妃”,可见乾隆对于令妃的感情还是有很大的水分。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图片:令妃弥留之际剧照

四、封后只是因为她是皇帝的母亲

乾隆六十九年,永琰成为皇太子并开始准备登基。按照皇家的规定,作为生母,逝世二十余年的令妃在这个时候必然要被封为皇后。

可乾隆在这里却发了一道旨意:令妃,只是因为是嘉庆皇帝的生母,才母凭子贵被封为皇后,而且不是继后,不需要举办大礼了。

这道旨意让之前猜测乾隆是为了保护令妃母子而不立她为皇后的想法直接否决了。在乾隆眼里,令妃还是坐不了皇后这个宝座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2638.html

“令妃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 皇后空缺乾隆为何不立她做皇后” 的相关文章

王益柔:北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王益柔:北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王益柔(1015—1086年),字胜之,绛州龙门人,北宋大臣,宰相王曙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凭借门荫,进入官场,起家殿中丞。庆历四年(1044),授集贤校理。庆历四年,出监复州酒税。宋神宗时,累迁知制诰、翰林学士,先后治理蔡州、扬州、毫州、江宁府、应天府...

王湛:西晋初年官员,性格冲素简淡,沉静和顺

王湛:西晋初年官员,性格冲素简淡,沉静和顺

王湛(249年-295年),字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司空王昶之子,王浑、王深、王沦之弟,西晋初年官员。曾历任秦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郎、太子中庶子、汝南内史。元康五年(295年)去世,时为四十七岁。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生活王湛少有识度,身长七尺...

马忠: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镇守南中,深受百姓爱戴

马忠: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镇守南中,深受百姓爱戴

马忠(?-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末年,马忠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长。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讨平牂牁叛乱。后任庲降都督,剿灭豪帅...

张翼: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在钟会之乱中被乱军所杀

张翼: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在钟会之乱中被乱军所杀

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翼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

桑弘羊有何特殊能力?汉武帝为什么如此重视他?

桑弘羊有何特殊能力?汉武帝为什么如此重视他?

桑弘羊(前155年?—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桑弘羊之所以会受到汉武帝重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能搞钱。这个特长,如果换到别的皇帝那里,可能并不是太重要的能力。但是对于能烧钱的汉武帝来说...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于谦,于明永乐19年(公元1421年)考取进士,走入仕途。后跟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叛朱高煦有功,而被委任巡按江西,后被擢升为兵部侍郎。于谦的清廉,当时上至朝廷,下至黎民都广为流传。正统年初(明英宗初期),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末,天下大乱,很多明朝官员因为剿匪或抗清不利,结局悲惨。不过,既然做官,为国捐躯也好,因罪自尽也好,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因果,无可厚非。但其中,也有部分比较可惜的官员,比如,科学家式的技术型官员...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还不知道:汉献帝退位后,明明没被曹丕害死,刘备却为何替他发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然而汉献帝却得以善终,病死于234年4月。不过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