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4)102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有名也是影响力更大的一件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并且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漂泊半生的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三分天下据有其一。

诸葛亮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刘备“三顾茅庐”也被看作是礼贤下士的代表,事实上在刘备人生后半段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对诸葛亮提出的建议并不那么言听计从,有时会进行筛选,有时候更是会完全置之不理,特立独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图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剧照

一、刘备称帝后对诸葛亮的态度

1、小事不听劝阻

刘备和诸葛亮关系的转折点,也是意见采取与否最突出的,就是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之后,他对诸葛亮提出的建议很多时候都是直接拒绝的。

大慧举几个例子,比如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对手下四个声望更高的军事将领进行封赏,诸葛亮对其中黄忠的加封存在异议,还拿出镇守在荆州的关羽说事,认为关羽会之一个不允许黄忠和自己平起平坐。

但是刘备并没有采取诸葛亮的意见,至于关羽方面的问题,刘备也表示自己完全可以好好处理,就这样黄忠领有了后将军一职。

拿下西川之后,刘备打算寻找当地有才的人来为己所用,而对于自己不利的人,也毫不手软。这个时候有个叫张裕的名人多次挑衅,刘备准备斩杀,诸葛亮就说情,理由此人是当地名士,有师出名门,如果斩杀,于公于私都毫无利处可言,而刘备对这番话听都没听,直接把张裕给砍了。

2、大事不闻不问

其实这些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人之间更大的分歧,也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这就是在夷陵之战的决策上。刘备是坚决要去打东吴的,但是,联合东吴共同对抗曹魏是诸葛亮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所以他对刘备的这个决定是极不赞成的。

不过,考虑到自己的兄长诸葛瑾目前正在东吴孙氏麾下效力,出于避嫌,他不能明确的表达这个主张。事实上从蜀汉建立之后,诸葛亮在政权内部的地位和影响力来看,只要是他不发表意见,就是在反对。

当然了,他还有其他的 *** ,那就是让赵云、黄权等重量级的人物去劝谏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也是老牌的政治家,我认为刘备对这一切都是了如指掌,看得清清楚楚的,只不过碍于君臣关系,他不会直接挑明而已。

不仅仅是刘备成功伐吴,还进行了著名的夷陵之战,这一战,本来占据绝对优势的蜀汉大军瞬间崩溃,以惨败而收场。

诸葛亮在得知这一切后还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果法正还活着,那么一定可以劝阻陛下东征的”。这句话我们仔细品一下是意味深长的,最直接发映出的就是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并非言听计从。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刘备刚刚请其出山的时候礼遇有加,甚至关羽、张飞等将领也对诸葛亮推崇备至,所谓“鱼水关系”就是这么来的,刘备之前如此倚重诸葛亮,为什么当了皇帝之后就态度直转急下了呢?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图片:刘备执意伐吴剧照

二、刘备不听诸葛亮建议的原因

1、前后形势的不同

诸葛亮刚刚加入刘氏集团时,老大刘备极其窘迫,不仅没有可以容身的地盘,手下的兵士将军也捉襟见肘,演义里就讲他兵不过千,而将只有关、张、赵等人。

好不容易投靠了宗亲刘表,还被不断猜忌排斥,在一个小小的新野驻扎,时刻充当曹操南下时的炮灰,不过刘备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在休养生息的同时不断总结之前失败的教训,并且还发展自身的实力。

这个时候他遇到更大的问题,就是手下没有一等一的人才可用,他本人文治武功又很一般,所以诸葛亮的出现正好弥补上了这个缺陷。或者换句话说,诸葛亮的加入,正式让刘氏集团成为了一股完整的政治势力。

从刘备的角度看,他要不断跟着诸葛亮学习,把他当老师一样对待,老师教学生,当然会言听计从了,我们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惯有印象也是这么得来的。

不过大家不要忘了,刘备本身还是一方势力的首领,他要主导大方向,还要把治国方略落实到实处去,如果什么事情都由诸葛亮做主,那自己和傀儡有什么区别呢?

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资本越来越丰厚,政治经验也越来越充足,这个时候刘备就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办事了。

诸葛亮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做事说话分寸都拿捏的很到位,尽量去维护刘备在集团内部的权威。

2、诸葛亮自身的短板

虽然在演义和民间传说中诸葛亮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从文到武,从五行八卦到呼风唤雨好像无所不能,事实上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他也有自身的缺点。

在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诸葛亮这个人治理国家的能力其实比带兵打仗要强,大慧认为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

刘备一直让诸葛亮在外交和地盘治理上发光发热,大部分的军事行动都是自己去主宰,这说明刘备很了解诸葛亮的长处在哪里,虽然赢得了治理国家的好名声,可军事上的磨炼始终有所欠缺,日后的多次北伐就很好的表现出来了。

平心而论,但凡是遇到重大的抉择,只要是牵扯政治方面的,刘备一般比较尊重诸葛亮的意见,但是到了军国大事上,只要是两人有了分歧,刘备大概率不会选择,或者不完全选择诸葛亮的建议。

他知道诸葛亮的短板在哪里,对他的意见最多是进行参考,在这一点上,法正的作用就要比诸葛亮重要上不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6/3013.html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的相关文章

魏延在街亭之战时没有出战张郃的原因是什么?

魏延在街亭之战时没有出战张郃的原因是什么?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张郃和魏延都是三国名将,两个人不仅都以勇猛著称,而且还都非常善于统兵,在整个三国后期,蜀汉只有魏延能抵挡张郃,可是,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两个字。到底是哪两个字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抛开魏延不...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刘备在拿下益州之后,在法正的劝说下,娶了寡妇吴夫人为妻,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说起来,孙尚香可是孙权嫡亲的妹妹,皇亲贵族。但是刘备却对她一点儿也没兴趣,反而迎娶了一个寡妇吴氏。这是怎么回事呢?(孙尚香剧照)孙尚香从小就很得父亲孙坚和孙权的宠爱,在父兄的影响下,舞枪弄...

朱祁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祁镇算是一个昏君吗

朱祁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祁镇算是一个昏君吗

还不知道: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一位让大多数明粉弃之以鼻的明朝君主。在明粉心目中,这是一个让明朝由盛转衰的无能皇帝;在大多数明史爱好者的观念里,这是一个在土木堡断送明朝精锐的“叫门天子”,更是被众多网友戏称为...

刘邦和吕雉是狠辣出名的 他们为何对车夫夏侯婴格外宽厚

刘邦和吕雉是狠辣出名的 他们为何对车夫夏侯婴格外宽厚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吕雉夫妇是出了名的狠辣,为何会对车夫夏侯婴格外宽厚?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曾经做了一件违背刘邦意志的事情,让刘邦起了杀心,有十几次想直接杀了夏侯婴,但也正是这件事让吕后这个心狠果断的人对夏侯婴充满了感激之情,而这件事正发生在...

张任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任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明朝和宋朝一样,都是重文轻武的王朝,然后以文驭武。但两朝重文轻武的过程有很大的不同。宋朝是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以武将身份反噬旧主称帝,又担心五代军阀祸乱的事迹不断重演。故宋朝从开国之初就定下了遏制武将的国策,以...

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华佗真的是因为曹操的多疑被杀的吗?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哪怕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枭雄曹操的知名度也堪称大名鼎鼎,而与他同一时代,且有交集的华佗作为流芳百世的一代神医,“名气”也丝毫不弱。在那个时代里,一位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乾隆从张廷玉家里抄出了36。2万两白银 张廷玉为什么还能有太庙

乾隆从张廷玉家里抄出了36。2万两白银 张廷玉为什么还能有太庙

对乾隆抄了张廷玉的家,抄出36.2万两现银,为何却给他配享太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时期对于朝廷官员贪污腐败有一个基本的量刑标准:超过一千两以上者即可斩首。圈个有用,乾隆,乾隆在位前期在反贪这件事上抓的尤其严格,几个督抚就因为贪污了几千两银子就被判了斩首之刑。...

宋福金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宋福金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宋福金,南唐烈祖李昪的皇后,鄂州江夏县人。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封建王朝,能成为统摄后宫的皇后,往往得具备高贵的出身、丰富的学识,贤良的品德……总之,就算有了这些,在后宫争斗中,也往往由于心计不够,败下阵来。但宋福金却是个例外,她本是个地位低贱的陪嫁丫鬟,后来却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