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4)97

王忠嗣被誉为盛唐之一猛将,玄宗皇帝的养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天宝五年(746年),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当时唐朝只有十个节度使,王忠嗣一人能节制四镇,比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也多过一镇,可以说是唐朝最牛节度使。可是不久之后王忠嗣就被唐玄宗免职,最后抑郁而终。那么唐玄宗为何要罢免自己的养子兼心腹王忠嗣呢

一,出身名门

王忠嗣出身太原王氏,为丰安军使王海宾之子。开元二年(714年),唐军与吐蕃在陇右大战,王海宾战死沙场,王忠嗣当时只有九岁。唐玄宗李隆基感念王海宾为国捐躯,于是收王忠嗣为养子,让他与皇子李亨一起成长。在唐玄宗的悉心培养下,王忠嗣逐渐成长为文武双全的名将。

二,威震吐蕃

王忠嗣长大后便投身军旅,跟随河西节度使、兵部尚书萧嵩等人征战。吐蕃在郁标川阅兵,夸耀武力,王忠嗣于是亲率数百骑兵发动突袭,大败吐蕃。萧嵩大喜,对王忠嗣提拔重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王忠嗣升任左领军卫郎将、河西讨击副使、左威卫将军。不久王忠嗣与皇甫惟明义弟王昱不和而发生冲突,因此遭到皇甫惟明的诬陷,被贬为东阳府左果毅。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划攻取新城,但缺少勇将,有人建议说此事非王忠嗣不可。杜希望于是上书唐玄宗,将王忠嗣调到河西,随自己攻打新城。王忠嗣身先士卒,攻入吐蕃军中,唐军将士备受鼓舞,英勇作战,攻克新城。唐玄宗大喜,封王忠嗣为左威卫郎将。

不久吐蕃为了洗刷新城之败的耻辱,再次大举进军河西。唐军兵少,因此军心不稳。王忠嗣为了振奋士气,于是率领本部人马杀入敌阵,左冲右突,使得吐蕃大军阵脚大乱。唐军主力随即发动猛攻,大败吐蕃,王忠嗣因功获封左金吾卫将军、河东节度副使、大同军使。

三,节制四镇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忠嗣升任代州都督、御史大夫、河东节度使。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王忠嗣转任朔方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年),王忠嗣北伐奚族,在桑乾河三战三捷,威震漠北。不久东突厥发生内乱,王忠嗣于是陈兵碛口以震慑东突厥。

东突厥可汗乌苏米施畏惧唐军,于是派人请降,但迟迟不肯入朝。王忠嗣于是施反间计,让拔悉密、葛逻禄、回纥三部攻打乌苏米施。三部联军大败乌苏米施,将其赶走。王忠嗣于是率部扫清乌苏米施残部,迫使东突厥余部投降,得以晋升左武卫大将军。天宝二年(743年),王忠嗣再次大败奚族与东突厥,吓得他们不敢再轻易进犯唐朝。

天宝四年(745年),王忠嗣获封清源县公,努力维持边境和平,尽量避免与周边各族发生冲突。有人询问王忠嗣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不想因为获取功名而让将士们战死沙场。”军中将士都想建功立业,王忠嗣于是先派人侦探敌军的漏洞,然后派奇兵发动突袭,因此屡战屡胜。

天宝五年(746年),河西、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兵败石堡城,唐玄宗于是免去他的官职,让王忠嗣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不久唐玄宗又让王忠嗣兼任朔方、河东节度使。自此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兵强马壮,成为唐朝最有实力的将领。然后王忠嗣率军击败吐蕃,讨平吐谷浑。很快王忠嗣就感到自己功高盖主,于是主动向唐玄宗辞去朔方、河东二镇的节度使之职。

四,蒙冤被害

唐玄宗想要攻取石堡城,于是向王忠嗣询问对策。王忠嗣见石堡城易守难攻,又有吐蕃重兵把守,强攻必定损兵折将,于是建议唐玄宗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唐玄宗因此很不高兴。宰相李林甫想要除掉太子李亨,因为王忠嗣与李亨交好,便趁机在唐玄宗面前诋毁王忠嗣。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天宝六年(747年),董延光向唐玄宗献策,请求攻下石堡城。唐玄宗于是强令王忠嗣出兵,支援董延光。王忠嗣勉强答应把兵马交给董延光,因此遭到他的忌恨。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对此感到忧虑,便去劝谏王忠嗣。王忠嗣表示自己不贪图富贵,只是担心将士白白送命。最终董延光惨败而归,为了推卸责任,故意诬陷王忠嗣拖延怠慢。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想要谋反,于是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安禄山请求王忠嗣协助筑城,想趁机想留下他的军队。王忠嗣知道安禄山的图谋,故意错过会见时期。然后王忠嗣多次上书唐玄宗,说安禄山要谋反,但唐玄宗没有相信。李林甫与安禄山素来交好,趁机指使济阳别驾魏林诬陷王忠嗣,说王忠嗣与太子李亨交好,想要尽早助太子登基。唐玄宗大怒,于是征召王忠嗣入朝,派人严加审讯。幸亏王忠嗣的旧部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极力相救,唐玄宗才饶了王忠嗣一命,贬他为汉阳太守。天宝八年(749年),王忠嗣抑郁而终。

总的来说王忠嗣是唐朝名将,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威震青藏与漠北,还成为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可以说是盛唐之一名将。原本王忠嗣可以长期镇守边疆,护佑大唐。但唐玄宗听信李林甫与安禄山谗言,误以为王忠嗣与李亨交好,想要助李亨登基,因此猜忌打压王忠嗣,使他抑郁而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028.html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的相关文章

神龙政变对张柬之有何影响?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神龙政变对张柬之有何影响?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在武则天身上发生过“林林总总”的大事件之中,“神龙政变”无疑可以算作武则天整个人生的“谢幕演出”。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柬之直到年迈之时,因为武则天欣赏,才得以入朝为官。可是他为什么却积极组织神龙事变,推翻武则天呢?他推翻了武则天,本来功劳最大,为什么却被李显流放而死?张柬...

徐庶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跟随曹操的真相是什么?

徐庶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跟随曹操的真相是什么?

汉末谋士徐庶,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人。在三国演义中他是第一个投奔刘备的人,对军事也十分的精通,所以刘备很器重他。之后曹操觉得徐庶十分的有才,曹操采纳了程昱的计谋抓住了徐庶的母亲,将他骗到了曹操阵营,徐庶为报刘备知遇之恩,在离开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后来徐母自杀,徐庶也因为记恨...

三国时期许褚说生擒关羽,他真的能做到吗

三国时期许褚说生擒关羽,他真的能做到吗

许褚。三国时期曹魏的武将,曹操的重要部将之一,和典韦一同统率着曹操的关羽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后,挂印封金,拜书告辞,千里寻兄,投奔刘备。曹操得知挽留不住,先派张辽追关羽,沿途传话不让拦截,然后,亲自带人来见关羽,并送关羽一件锦袍,关羽用刀接过来,许褚大怒,对曹操说,此人太无礼了,何不擒之?许褚说生擒关...

正史中王平在蜀汉的地位怎么样?实力如何

正史中王平在蜀汉的地位怎么样?实力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蜀汉后期,名将凋零,魏延作为汉中太守,独当一面,确实有将才,当时,魏国大将张郃,用兵巧变,让诸葛亮都很忌惮,街亭之战,张郃击败马谡,让诸葛亮损失惨重,被迫撤回汉中。此时的蜀汉,似乎只有魏延能与张郃匹敌。其实,蜀...

孙权当初固守江东52年时间 孙权为什么迟迟没有称帝

孙权当初固守江东52年时间 孙权为什么迟迟没有称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凭什么固守江东52年,又为何迟迟不称帝,看孙策遗言就知道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剧照人们对三国的认知,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在小说里,作者给孙权集团的评语是占了“地利”的便宜。这句评语的确不假,但东吴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一种不健康...

钱谦益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投降了清朝

钱谦益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投降了清朝

钱谦益,中国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钱谦益曾经是东林党魁首,是文坛领袖。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他是一个风流才子,流连烟花柳巷,与秦淮八艳是好朋友。后来他明媒正娶秦淮了八艳之一柳如是。柳如是是然是妓女,但是她有才学,有气节。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年轻时期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又是什么样的人

年轻时期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又是什么样的人

正史记载里年轻时的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三国,曹操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统天下,却不是一个称霸天下的人,而是一个“乱世之君”,这是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无法统治,必须要重建。曹操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的家世,...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是东汉太尉孟郁的族人,三国蜀汉大司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灵帝时为讲部吏。后因董卓之乱而逃入蜀,刘焉父子待其以宾客之礼。孟光博览群书,无所不读,尤其喜欢读三史,精通汉家旧典。喜欢春秋公羊传却嘲讽左氏春秋,来敏因此常常和孟光发生争论。刘备定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