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6)98

还不知道:楚汉相争,韩信真的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196年,长安未央宫的钟室内,被后人誉为无双国士,一代兵仙的韩信,刚刚被丞相萧何骗进宫,就被一群妇女拿下,即将被处死。

这个时候的韩信后悔极了:我当初要是听蒯通的话,今天又怎么会被女人小儿所害?那么蒯通到底给他说了什么话,让他觉得自己如果听了,就可以扭转乾坤?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三分天下策

公元前203年,韩信在攻破了赵魏燕之后,又在攻破齐国的战争中打败了项羽手下最为倚重的大将龙且。龙且一死,项羽彻底慌了。因为如果韩信打下了齐国,那他就能够直接威胁项羽的大后方彭城。楚汉战争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他派了一个叫武涉的使者,去说了一大堆良言忠告,由于篇幅太长我就不写出来了,总之核心内容就一句话:如果我完了,你们也跑不了兔死狗烹的命运。与其如此你还不如保持中立,咱们三分天下不好吗?

与此同时,韩信手下的谋士蒯通,也在一旁拱火,给他描述了一幅三分天下的美好图景:如果以后刘邦赢了,你们这些异姓诸侯王,肯定跑不了兔死狗烹的命运,我为你着想啊,现在刘邦被项羽死死压制在成皋荥阳一线。天天派人来喊救命,你要在这个时候造反,他自身难保,肯定拿你没办法。

项羽那边后勤已经断绝,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再这样下去他撑不了多久,你应该赶紧出面调停,让他们都不要打了,这样就能够确立三分天下的格局,你不就能够游刃有余了吗?然后你再大力支持刘邦麾下各路诸侯国搞独立,这样一来你不就要成为天下霸主了吗?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传说,这个关键时候韩信居然起了妇人之仁:汉王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舍得背叛他呢?

史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后人在读到这里的时候难免扼腕叹息,当年韩信要不是妇人之仁就如何如何了。

韩信的难处

他能如何?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韩信的妇人之仁是不是真的。

公元前203年,韩信打下齐国后,刘邦去求他救命,韩信派人跟刘邦说:齐国刚刚打下来,有点不太好管,能不能给我一个假齐王啊!刘邦都气炸了,最后还是在张良的劝说下勉强同意:这小子真是没出息,要当什么假齐王,要当就当真的。

结果给了齐王之后他还是不来救命,害得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最后刘邦给他扩张地盘他才跑过来。看看他这些小动作,再对比一下上面那些肉麻的话,怎么看都不像忠臣啊!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既然韩信不是什么忠贞不二的良臣。那拒绝项羽,肯定是有自己的政治考虑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考虑呢?我们复盘一下当时的格局,刘邦占领的地方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前秦国的地盘。

项羽占的地方就是三分之一的楚国加半个魏国,彭越占半个魏国,张耳赵国,臧涂燕国,长沙王吴芮三分之一楚国,英布三分之一的楚国,韩王信韩国,韩信齐国。

张耳是刘邦年轻的时候,志同道合的结拜兄弟。而且赵国还是靠刘邦才复国可谓恩重如山而且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韩王信同样是刘邦看在张良面子上扶起来的。

英布本来是项羽的人,后来背叛项羽被灭国又是刘邦帮他翻盘,一次不忠终身不信,他绝对不愿意看到项羽天天睡在他床边。

彭越跟项羽是没有任何缓和空间的仇人。

这个时候要是不趁着机会弄死项羽,以后一旦他缓过来,彭越英布肯定跑不了。韩信能够开出什么样的价码来收买他们呢,难道仅仅是一句兔死狗烹吗?难道项羽就不会他们?刘邦在此之前就出了价:帮我搞掉项羽,函谷关以东的地方,都分给你们。莫非韩信还能够开得出更高的价吗?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如果韩信扯旗造反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首先,已经奄奄一息的项羽肯定是没有力气去帮他的。如果刘邦和项羽握手言和,这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刘邦愿意项羽一定会同意的,双方在此之前刚签订了鸿沟和议,只不过刘邦背信弃义罢了!一旦双方握手言和,刘邦马上就可以掉转枪头来打韩信。

彭越、英布作为项羽不死不休的仇人,一定会帮助刘邦。至于张耳,韩信有什么把握,让他背信弃义站在自己这一边呢?而且韩信手下的兵马其实并不是独立的军队,那是大汉的军队,比如这个时候周勃曹参就是他手下的将领。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刘邦曾经单枪匹马冲入韩信的军营把军队给抢走了,战争结束后又来了一次。可见他对军队的影响力,一旦韩信扯旗造反马上就要面临内乱。所以说那个三分天下的美丽蓝图看起来前途无量,其实到处漏风。

对于韩信来说,就算以后刘邦想要兔死狗烹,那到时候他也可以慢慢跟刘邦博弈,未来充满未知数,如果现在就造反,一定不会有什么好前途。

纵横家的嘴就是骗人的鬼

对于项羽来说,韩信能不能够造反成功,无关重要,只要他反,刘邦就后院起火,自己就能够获得喘气的机会。对于蒯通来说,如果韩信不造反,那么他就只能是大汉帝国员工的员工,刘邦集团内部人才济济耍嘴皮子的人也不少,郦食其陆贾随何都是个中翘楚,蒯通去了,也占不到什么好位置。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相反在人才寥寥的韩信这边,他就是顶尖谋士,如果韩信建国称帝,那他好歹也能捞个丞相当当。那如果韩信失败了呢?失败了,回头大不了就换一家吃饭而已!后来不就是这样吗?

韩信被杀之后,刘邦听说他鼓动过韩信造反,打算煮了他。蒯通说:世上跟你有仇的人多了,你今天要是煮了我,以后别人就不会再信你的话了。结果刘邦就把他给放了,他之后又在平阳侯曹参手下混饭吃。

对于韩信来说,这些纵横家开口都是:你大祸临头了知道吗?我很为你担心。你应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便可药到病除。

表面上他们为韩信考虑,其实考虑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利益而已!韩信要是听了他们的忽悠,也就没有资格被称为兵仙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3310.html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的相关文章

刘表是什么出身?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表是什么出身?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表,东汉末军阀,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刘表是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割据荆州一带,拥兵十余万,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武装势力。但曹操与刘备在煮酒论英雄里说刘表“虚名无实”,那刘表真如曹操所说只有空名吗一,出身名门刘表出身汉朝宗室,为汉景帝之子鲁王刘余的后人。刘表少年时就很有名...

郭彰: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舅父,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郭彰: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舅父,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郭彰,字叔武,太原晋阳人。西晋大臣,皇后贾南风从舅,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与西晋权臣贾充素相亲遇,贾充妻郭槐待之若同母生。历任散骑常侍、尚书、卫将军,加封冠军县侯。当时贾谧参管朝政,郭彰参与贾谧权势,世人讽称二人为“贾郭”。后...

法正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法正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

演义中陈式是被诸葛亮当替罪羊处死 正式的他又是什么样的

演义中陈式是被诸葛亮当替罪羊处死 正式的他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当作替罪羊处死的陈式,在正史中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陈式非常苦逼,他被魏延和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又被诸葛亮当作替罪羊处死,可悲至极!相比于演义中的悲催结局,陈式在正史中的结局就好得多了!自大爱吹牛的...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金屋藏娇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阿娇,并欲建金屋让她居住一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理由非常明确。不过,其实这些所谓的理由,都是表象。并不是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那么,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那些理由。汉武帝废黜陈阿娇有两...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关系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关系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死跟萧何有何关系?为何世人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

历史上元诩是怎么死的?胡太后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元诩是怎么死的?胡太后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元诩,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魏时期的胡灵太后,出身于名门望族,她的父亲胡国珍在朝中担任司徒的职务。不过由于古代对女子一向轻视,所以史书上并没有记下胡太后的名讳,这里姑且称她为胡氏。据《魏书》记载,胡氏不仅聪慧,多才艺,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