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6)108

唐太宗临终之时,为李治安排的辅佐大臣中,最后善终的只徐世勣一人。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徐世勣(徐懋功)是李世民非常宠爱的人,他虽然并不像长孙无忌、房玄龄那样,是李世民的嫡系,而是半路从李密那里投奔到李世民手下的。但是李世民对他非常信任,从来没有打击过他。他也在李世民的手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封为英国公,赐姓“李”,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然而,这样一个备受李世民青睐的大臣,在李世民病重即将去世的时候,李世民却突然把徐世勣贬谪到边远的叠州(今天甘肃地区)担任都督。李世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

徐世勣确实是李世民非常信任和宠爱的人。李世民之所以信任和宠爱徐世勣,除了因为徐世勣足智多谋,能征善战以外,还因为李世民认为徐世勣是一个“纯臣”。

李世民为什么会认为徐世勣是个“纯臣”呢?

这件事,可以把他拿来和单雄信对比分析。

当初,徐世勣和单雄信都是翟让的心腹大将。后来,李密夺权,诛杀翟让。当时徐世勣积极反抗,被李密的手下杀伤。而单雄信却当即跪下来,表示投降李密。后来,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徐世勣逃掉,前往投奔李渊、李世民,而单雄信却又一次投降敌人王世充。

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当然了,这样的履历,还不至于被李渊、李世民认为是“纯臣”。他们认定徐世勣是“纯臣”,还缘于另一件事。

徐世勣在投降李渊、李世民后,按照一般的规矩,他应该把原先李密以及自己手下的土地、百姓及财物列一个清单,上表给李渊、李世民,表达归顺之意。但是他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只把财物清单给了李密,让李密上报。他认为,李密才是瓦岗寨之主,这些东西应该是李密的,得李密自己去报,他不能抢这个功劳。

当李渊、李世民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动,觉得徐世勣不忘旧主,心地纯净。

而李世民在获得单雄信后,虽然包括徐世勣在内的很多人,都劝李世民不要杀单雄信,但是李世民却一定要杀他。就是因为李世民认为单雄信这样的人,是不可靠的。

徐世勣投奔了李世民后,先是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接着又率军平定突厥之乱,守卫边疆十六年。贞观十五年(641年),徐世勣被李世民调回京城,担任兵部尚书。还未上任,又遇到突厥薛延陀军叛乱。于是徐世勣重新返回边关,攻打薛延陀军,斩首三千,俘获俘虏五万多人,战马一万五千多匹,获得大胜。

此后,高句丽在东边闹事。当初李世民想要征讨高句丽,但是魏征反对,李世民只好作罢。魏征去世后,徐世勣主张积极讨伐,认为只有灭掉高句丽,才能确保大唐的长治久安。

李世民听从了徐世勣的建议,亲征高句丽。不过,李世民这一趟,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是自身的损失也不小。李世民自己相当不满意,说:“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意思是说,如果魏征活着的话,我就不会做这件劳而无功的事情了。

积极动员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是徐世勣。那么,是不是因为徐世勣动员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最终又没有灭掉高句丽,李世民迁怒于徐世勣,才贬谪他的呢?

显然不是的。徐世勣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回国后,李世民对他相当重视,再一次把他提拔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接着,又提拔为太子詹事,让他辅佐太子李治,可见,李世民对他是很信任的。

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那么,为什么李世民在病重去世前,却还要贬谪他呢?

《旧唐书》里记载了一段话。李世民在去世前,把李治召到病榻前,对他说:“汝于李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也就是说,你对徐世勣没有恩惠,我先把他贬谪出去,你上台后,再把他提拔回来。这样,他就会死心塌地跟随你了。

果然,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当即把徐世勣提拔回来,先担任同中书门下,接着,迅速拜为尚书左仆射,这已经是首席宰相了。

徐世勣果然对李治忠心耿耿,后来他再次率军征讨高句丽,直到灭掉高句丽,为大唐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此可见。李世民虽然很信任徐世勣,却还是要对他实施帝王心术。这种所谓的“驭臣之术”,显然是缺乏肝胆相照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338.html

“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的相关文章

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怎么做才能给明朝续命

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怎么做才能给明朝续命

还不知道:崇祯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才能为明帝国续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向来受到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国人推崇。所以崇祯这个历史人物,即使亡了国,世人对他的评价也还算良好。至少他没有夏桀商纣那样的恶评,不过崇祯...

有哪些与王慧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有哪些与王慧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王慧龙(390年~440年),字慧龙, 太原晋阳人。北魏名将,东晋尚书左仆射王愉之孙、散骑侍郎王缉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十四岁时,遭遇东晋太尉刘裕灭门,渡江投奔后秦。义熙十三年(417年),后秦灭亡后归顺北魏。泰常八年(423年),跟随明元帝拓跋嗣南征...

李通在历史上都有何战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李通在历史上都有何战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曹操手下猛将如云,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一流水平,诸如五子良将、两夏侯和曹氏宗族大将等,然而,有一位大将,勇冠诸将,曾率军痛击张绣,迎战关羽,成为关羽劲敌,但是,却英年早逝。而在演义中,他非常倒霉,刚出道就死在马超枪下,成为打酱油...

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州?

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州?

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其中郑国公常茂只是袭父亲常遇春的爵位罢了,并没有什么实质功绩。常遇春何许人也?朱元璋曾言:“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满州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三任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提起康熙的皇后,几乎所有人想起的都是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弥留之际生下的孩子,被康熙在幼年的时候,就封为了皇太子,被康熙抱在怀里长大。由此可见,皇太子是子凭母贵。更让所有人相信,康熙的...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句话叫:猛将常在阵上死,善泳终会江中亡。元末明初,猛将如云,诸如花云、丁普郎、徐达、朱文正等辈,个个都武艺超群,武勇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可惜的是,这些“战神”级的人物,有的英勇就义,有的被开国皇帝诛杀,得到善终者寥寥无几。...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还不知道:蜀汉灭亡之后,为什么司马昭要优待刘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后,司马昭之所以优待刘禅,不杀他,也是从当时的形势考虑的,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刘禅主动开城投降。当邓艾从七百里阴平崎岖小道,偷偷深入蜀汉后方,其三万之军,也不过两万来人,再经绵竹之战,曹军...

李世民和赵光义都夺位了 两人风评为何天差地别

李世民和赵光义都夺位了 两人风评为何天差地别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夺位,为什么李世民万古流芳,赵光义却风评很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玄武门事变”是中国古代史上家喻户晓的一桩大事,李世民通过血腥的政变成功以非嫡长子的身份上位。而宋太宗赵光义虽然史书记载是赵匡胤传位给他,但一直有不少的疑问,更有“烛影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