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阴养死士三千规模那么大 司马师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6)96

还不知道:洛阳戒备森严,司马师是如何做到“阴养死士三千”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事实上,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的操作非常简单!看懂下面三个操作,把你放到司马师的位置上,你也能做到“阴养死士三千”!

阴养死士三千规模那么大 司马师是怎么做到的

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可以说是曹魏乃至三国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曹魏的主宰者乃是曹家人,曹魏的国力也在稳步提升,用不了几年,曹魏便可以彻底地击败东吴和蜀汉,一统天下!但随着高平陵之变的发生,曹魏局势风云突变!曹魏的权力逐渐被司马家掌控,曹家皇帝逐渐被架空,曹魏内部也出现了不少反对司马家的声音,甚至由此引发了兵变,极大的损耗的曹魏的国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东吴和蜀汉才得以喘息,要不然他们早就被强大的曹魏给灭了!

可以说,高平陵之变,彻底了改变了曹魏乃至天下的局势!可问题是,当时的司马懿处于弱势,曹爽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司马懿又是如何击败曹爽,抢夺下曹魏的大权呢?

事实上,在高平陵之变,有一支神秘部队帮了司马懿的大忙,若没有这支神秘部队,司马懿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曹睿死后,原本是指定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的,但是曹爽心高气傲,直接抢夺了大权,司马懿遭到架空。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司马懿只能忍辱负重,甚至装病,以图躲过曹爽的攻击,也正是因为司马懿的这个操作,导致司马懿缺乏军事力量,即便曹爽离开洛阳,司马懿仍然没有机会掌控洛阳大权!万幸,司马懿有一个好儿子司马师,在司马懿忍辱负重的这段时间中,司马师暗中培养了三千死士,等到司马懿站起来反抗时,这三千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阴养死士三千规模那么大 司马师是怎么做到的

当时曹爽陪同皇帝曹芳外出,虽然带走了不少亲信,但是洛阳城内还是留下了不少军队,有这些人的阻拦,单靠司马懿一家不可能夺权成功!正是因为三千死士的拼命相助,最终司马懿在洛阳城内占据了优势,干掉了曹爽势力,抢夺了洛阳的控制权!可以说,没有这三千死士,司马懿一出门就会 *** 掉,根本不可能击败曹爽!那么问题来了,历朝历代,阴养死士都是大罪,为何司马师能够在戒备森严的洛阳阴养死士三千呢?要知道洛阳可是曹魏首都啊,各方势力云集,司马师怎么可能做到不漏风声呢?

事实上,司马师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切,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培养死士的套路很成熟

在不少人心目中,死士非常神秘,非常难以培养,毕竟人都是怕死了,谁也不可能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性命!偶尔可能有一两个人会愿意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但三千人这种规模的死士,基本不可能成功!但事实上,培养死士的套路非常简单,甚至连死士本人都并不知道,原来自己就是众人口中的死士!

人都是怕死的,不愿意为了别人付出自己性命的,所以从始至终,都不能告知被培养的人是死士!一开始的时候,司马师只需要培养几个非常听话的亲信,然后专门找地方修建深宅大院,将选中的死士种子圈养在其中,禁止其频繁外出,和外界接触,一方面是避免让外界知道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一方面也方便控制这些人的思想。当然,为了不走漏消息,司马师还得买通庄园附近的官吏,以司马家族在曹魏的地位,这一点是非常好搞定了!

在选择好了地址,打点好了附近的官吏之后,接下来就是选择死士种子了。正常情况下,家庭条件好的人,是不可能被圈养的,真正愿意被圈养起来的人,都是家庭条件很差的人,要不是就是乞丐,要不就是囚犯,这些人离开了司马家族的庄园,根本不可能独立存活,所以他们会很乐意待在司马家的庄园中,接受训练!

另外,军中阵亡的人,他们若有遗孤在世,也会被司马师挑中。这些父亲亡故的孩子,本身生活条件不会很好,司马家将他们接过来照顾,乃是一种大义的表现,而且在平时的培养中,司马家大可以告诉这些孩子他们父亲当年的丰功伟绩,告诉他们要向父亲学习,多学本事,为国尽忠!

确定好人手和地盘之后,接下来便是培养的步骤!正常的军事训练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我们不用多说,接下来我们主要说说思想上的控制!在常年累月的培训中,司马家的教练,会告诉这些死士种子,司马懿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好人,且他为大家提供了衣食,大家应该要懂得感恩,要想着日后报恩。而后,这些教练又会告诉这些死士,朝中有奸臣,这便是曹爽,他经常欺负司马懿,把司马懿搞得没办法生存了,一旦司马懿被打倒,那么这些死士的好日子就难过了,以此激发众人的愤懑情绪。

在常年累月的宣传下,众人都会形成一个思维定式,那就是司马懿是好人,曹爽是奸臣!当时机和情绪到位以后,那些教练便会告诉这些死士种子,司马懿遭到了奸臣陷害,现在需要大家报恩了,帮助司马懿铲除奸臣,一方面是报答司马家的厚恩,一方面也是为国尽忠,这是一件忠义之事!另外,还需要告诉这些人,一旦司马家被奸臣绊倒,他们这些被司马家培养的人,不仅会失去现在的物质条件,而且会被当做司马家的党羽遭到铲除!最终,在有心人的带动下,众人情绪高涨,直接选择了跟着司马家干,就这样,三千死士便成型了!

阴养死士三千规模那么大 司马师是怎么做到的

总的来说,从始至终,司马家培养的死士,都不知道自己是死士,他们只知道自己深受司马家厚恩,且司马懿是国之栋梁,他们帮助司马懿进攻曹爽,是在为国尽忠,直到他们战死的那一刻,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就是死士,而只是把自己当作国之义士!

二、环境因素影响

司马师之所以能够阴养死士三千,还和当时的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司马家权势滔天,没有多少人敢于得罪他们。另一方面,曹爽恣意妄为,树敌众多,大家都乐意看到司马懿搬到曹爽!

司马懿是曹魏的四朝老臣,权力根深蒂固,虽然他被曹爽击败了,暂时性的失去了权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司马家族仍然非常强大!而且曹爽这个人,在斗争中还是比较讲规矩的,他虽然抢夺了司马懿的权力,但并没有对司马家赶尽杀绝,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都在朝中担任要职,这样的话,普通人还是不敢招惹司马家!

司马师阴养养死士这件事情,不可能做到密不透风,但司马家权力巨大,一旦有人敢于告状泄密,那么司马家必定会对这些人斩草除根,因为司马家的人,做事风格就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原文:宣帝初辞魏武之命,托以风痹,尝暴书,遇暴雨,不觉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见之,后乃恐事泄致祸,遂手杀之以灭口,而亲自执爨。

《魏氏春秋》:(郑)小同,尊贵乡公时为侍中,尝诣司马文王,文王有密疏,未之屏也,如厕还,问之曰:卿见吾疏乎?答曰:不。文王曰:宁我负卿,无卿负我。遂酖之。

阴养死士三千规模那么大 司马师是怎么做到的

司马家族的人,为了防止事情泄密,不惜诛杀身边人的事情,史书中记录的可并不少,他们行事风格就是这样,再加上位高权重,所以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够将消息泄露出去,让曹爽知道!另外,当时的曹爽在抢夺大权后,不仅欺负同僚,甚至连太后他都敢动,早就惹得天怒人怨了,在这种背景下,众人巴不得曹爽倒霉了,所以即便他们知道司马家在养死士,他们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司马懿的更大对手,便是曹爽!

三、三千之数很可能是虚构

古代史官描述一件事情事,经常使用夸张的手法,比如某次大军出征,明明只有几万人,史官会将其描述成几十万人。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其实也是用了这种夸张的手法!

很多人对三千人没有多少概念,要知道养活三千脱产的军人,是需要耗费大量钱粮的,司马家虽然家大业大,可也没有如此财力,因为这三千人是需要打仗的人,吃的比普通人好多了,养活三千难民非常简单,养活三千有战斗力的士兵,非常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在搞定这些人的后勤保障后,还需要提防泄密,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司马家虽然权势滔天,可他的敌人曹爽更为强大,要是司马昭真的养了三千死士,还都分布在洛阳,一夜之间便可召集,不被别人知道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可是天子脚下!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三千之数乃是虚构的,真正被圈养起来的死士精英,估计只有几百人,而其他人则大概率是被临时裹挟而来,充当炮灰凑人数的!

阴养死士三千规模那么大 司马师是怎么做到的

结语

总的来说,司马师之所以能在天子眼皮子底下阴养死士三千,其实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培养死士的套路很简单,死士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二、环境因素影响,司马家权力大,能一定程度隔绝不利消息,其他人也乐于看到曹爽被击败,帮助司马家族隐瞒消息;三、三千之数乃是夸张的说法,司马家真正的死士人数估计只有几百,其他人大概率都是被裹挟而来的,战斗力并不强!

事实上,司马师阴养死士的套路非常简单,换作是你,在拥有如此条件的情况下,估计也能完成,你觉得呢?

(本文主要参考《晋书》《魏氏春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373.html

“阴养死士三千规模那么大 司马师是怎么做到的” 的相关文章

诸葛丰:西汉时期官员,自幼聪慧,性情刚正不阿

诸葛丰:西汉时期官员,自幼聪慧,性情刚正不阿

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人,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丰自幼聪慧,读经阅史,曾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侍御史。汉元帝时,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他性情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

贾诩如果和司马懿斗智 谁才是更胜一筹的人

贾诩如果和司马懿斗智 谁才是更胜一筹的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贾诩与司马懿斗智,谁更胜一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三国时代的两个大阴谋家――贾诩和司马懿,他们都诡谲阴狡,智略深长,那么如果两人斗智,谁又能更胜一筹呢?关于司马懿,大家都清楚,他有着超乎于常人的强大毅力,屡挫屡战,坚执不屈。如同伏在草丛中屏...

孙权和刘备是盟友关系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和刘备是盟友关系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为什么非要击杀关羽?你看看周瑜临死前都说了什么,关羽不冤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一个巨大的喜讯从前线传来,东吴的主将吕蒙在吴蜀战场上大获全胜,不仅收回了被蜀汉霸占多年的荆州,还擒获了蜀汉的大将、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这让东吴上下一片欢腾,仿...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皇后又是什么下场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皇后又是什么下场

对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政权的交替,明朝灭亡后便是清朝,可在这其中却有一个人曾经短短地称帝了数十天而后才是清军入关,夺得帝位。明朝也并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清朝建立者皇太极亲手覆灭的,真正覆灭清朝的是一个叫做李自成的...

三国时期关羽一家没能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关羽一家没能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关羽,东汉末年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由刘备一手创立的蜀汉政权灭亡。一个国家的灭亡,自然有一批该国的旧权贵要倒霉,蜀汉也不例外。比较典型的是,蜀汉元老关羽的家族,在蜀汉灭亡后被灭族,史载:“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

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唐太宗临终之时,为李治安排的辅佐大臣中,最后善终的只徐世勣一人。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徐世勣(徐懋功)是李世民非常宠爱的人,他虽然并不像长孙无忌、房玄龄那样,是李世民的嫡系,而是半路从李密那里投奔到李世民手下的。但是李世民对他非常信任,从来没有打击过他。他也在李世民的手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封...

都说乾隆是一个明君 乾隆为何不将大贪官和珅杀了

都说乾隆是一个明君 乾隆为何不将大贪官和珅杀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如此贪污腐败,为何乾隆还如此宠信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之一,嘉庆皇帝派人查抄和珅的家时,发现和珅一人所贪污的钱财竟抵得上清政府十几年的财政收入。和珅是乾隆最宠信的官员之一,而乾隆作为一代明君,为何会纵容和珅如此贪污...

令妃儿子是皇帝自己又统领后宫十多年 令妃为何到死都没有登上后位

令妃儿子是皇帝自己又统领后宫十多年 令妃为何到死都没有登上后位

对令妃统领后宫十余年,儿子是新帝,为何到去世也未登上皇后之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约成为皇后,是后宫众位妃嫔一辈子都在渴望的事情吧,因为这不仅仅是代表着家族的荣誉,更多的还有对于自己曾经所付出青春的一种另类回报,于是久居深宫的她们,耍尽手段,就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