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如果让诸葛亮造十万张弓 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如果周瑜让诸葛亮造一万只弓,而不是十万支箭,结果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周瑜并不是真的想要弓,而是想要诸葛亮的命,不然也不会提出这个完全不合理,也无法完成的任务,毕竟造弓可不是造箭,完全不是在一个等量级别上的要求。
当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造箭还是造弓,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不管周瑜要诸葛亮造一万只弓,还是十万只箭,都是为难或者有杀掉诸葛亮的想法。
因此,从结果来看,诸葛亮确实难逃一死。
草船借箭的来由?
之一种来由:来自小说《三国演义》
草船借箭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的之中。赤壁之战即将发生,周瑜故意挑起事端,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之箭。
聪明多智的诸葛亮当然识破了周瑜的毒计,于是将计就计的表示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完成。在东吴鲁肃的协助之下,诸葛亮利用曹操惧怕东吴水军的特点,调派了十条草船引诱敌军,从而成功的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草船借箭的故事让赤壁之战变得更加精彩,并且鲜明的表现出诸葛亮的智慧和周瑜的肚量狭小。
第二种来由:改编自历史《三国志》
草船借箭这事也并非是虚构,它确实在历史上发生过,但是不同的历史版本记载上略有不同,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主要人物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文:
《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其大意就是说孙权乘坐大船来观看曹操的水寨,曹操见孙权坐大船而来,于是下令射箭。曹军万箭齐发,几乎将所有的箭矢全部射到了孙权的船上,由于箭矢过多,导致船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以另外一面对着曹军,这样“箭均船平”,然后孙权的大船安然无恙的回去了。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即使要借箭,也是孙权而不是诸葛亮,不过,另外一点意外的是此时的周瑜早已死了,草船借箭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以上两点就是草船借箭的由来,作者将孙权身上的事情按在诸葛亮身上,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一个目的:这样做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诸葛亮才智超群,神机妙算。
另外一个目的:这样也是从侧面说周瑜这人心胸狭窄,太没有肚量,为他此后吐血而亡埋下伏笔。
无论是之一种来由,还是第二种来由,都充分的说明了曹操对于东吴水军的惧怕,否则也不至于在没有弄清虚实的情况下让人乱放箭矢,白白的浪费军资吧。
为什么周瑜要诸葛亮造箭而不是造弓?
故事情节的编排上,作者既遵照了历史事实,也遵循了现实要求,从而达到了虚实结合的目的,进而让故事情节具有可读性。
那么这里有一个引申问题,那就是箭和弓哪个更加容易呢?
首先,箭的问题。
造箭对于刘备来说比较难,但是对于东吴来说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箭的组成部分比较简单,主要由箭头,箭杆,箭翎组成,这些构成部件对于东吴来说应该不难。
如果工匠数量和材料足够充分,十来天甚至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大抵也不是什么问题,毕竟这东西也是一个易耗品,不需要精雕细琢,也不要多好看,能够稳快很就够了。
因此,造箭对于东吴来说就不是问题,只是时间问题。周瑜给了十天时间。时间上来说,应该是有些短,有为难诸葛亮的想法,而诸葛亮只要三天,这就是产生了后来借箭的故事来由。
其次,弓的问题。
造弓对于刘备来说很难,对于东吴来说同样也很难,其根本原因是造一个合格的弓的周期太长,差一点的弓需要一年,良弓则需要长达三年。
所以对于诸葛亮来说,即使东吴提供再多的工匠和材料,这个任务也无法完成,毕竟周期在那里定死了,除非有金手指才行,如果这样就不是历史小说,反而成了玄幻小说,撒豆成兵,那么可观看性就降低了。
最后,箭可以借,弓可以借吗?
箭是易耗品,通过某种诡计,可以从战场获得,然而弓却不是易耗品,它可以多次使用,并且是许多弓箭兵的生命,一般情况下,除非丢掉性命,弓是不能丢掉的,否则逃回去了,就不好交代了。
因此,诸葛亮或者孙权通过战场诡计,可以从对方那里获得箭矢,再次利用起来,但是弓就太难了。即使是难,也不是没有可能,这里有两个可能方式来获得弓:
之一种可能:在战场缴获。通过正面战场交战的方式击败对方,从曹军那里获得大量的弓。可是即使如此,一下子获得一万张弓,难度还是太大,至少要在战场上击败对方三万以上的弓箭兵才有可能。这对于东吴来说,没有什么可能性。
第二种可能:夺取对方辎重。既然正面战场交战难以获取一万张弓,那么夺取对方辎重而获得这么多弓有没有可能呢?这个大抵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弓不是易耗品,箭才是。辎重之中即使有弓,数量也不会太多,只是作为损耗的补充,断然不会突然大规模的装备弓,而是在兵士出发的时候已经装备了,等到战场之后,后方才会补充箭矢。
因此,可以完全排斥以上两个可能,那就是无论是孙权还是诸葛亮,都没有可能从曹军那里短时间内获得一万张弓的可能。
既然这个任务是无法完成的,那么处于故事情节的合理性,那就不会安排让诸葛亮去造弓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在草船借箭的典故中,如果周瑜请诸葛亮造一万只弓而不是十万只箭,其结果要么是诸葛亮被周瑜杀掉或者受到严厉的惩罚,要么是诸葛亮自己逃回刘备处,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