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饭量后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6-15)1020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每日吃“三四升”米,司马懿为何料定其命不久?

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三年的准备,发动第五次北伐,大军兵出斜谷,可结果不但北伐无功,就连他本人也被司马懿预测到了死亡的结局。

蜀军在四月占领距郿县和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本来要渡过渭水攻陷北岸的积石原,却被魏将郭淮抢先一步,两方大军只能在渭水南北岸僵持了三个多月。

诸葛亮只好不讲武德,派人给司马懿送一套女装,骂他胆小像个娘们似的,还派使者去挑衅。

谁知司马懿表面笑嘻嘻,还关心起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来。

司马懿问他:“你家丞相每天吃得咋样,营里事情忙不忙?”,使者也是个实诚人,看这些也都不是机密,就如实回答:“丞相早起晚睡,一天吃不过几升米,凡是二十军杖以上的事务都要亲自过目”。

司马懿一听,料想诸葛亮命不久矣,在送走使者后就把这情况告诉了手下,继续采取拖延的战术。

果然,诸葛亮在八月中病情恶化,向劳军的李福交代完后事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饭量后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司马懿能从几句话就判预测葛亮的死亡,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基于对整个战场环境的了解,抽丝剥茧才能得出这样高深的结论。

我们先看看《资治通鉴》里,使者回答司马懿的原话,了解诸葛亮是如何“食少事烦”。

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诸葛亮早起晚睡,军中凡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他要亲自审批判决材料,确保没有冤假错案。

诸葛亮治蜀时推行严刑峻法,但审理公平公正,像亲信的马谡,犯了错也是该杀就杀,绝不徇私,所以法律虽严但抱怨的人不多。

这是他对刑罚认真负责的表现,但也必然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饭量后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而从使者的“不至”可知:诸葛亮一天几升米的摄入量是不多的。

按照现在所搜集到的两汉量器,经实测之后可以得出,汉朝的一升约为现在200毫升左右,诸葛亮所吃的四升大概为800毫升,最多也就装满三个平时常见的那种家庭碗。

这还是一天的食量,以一天两顿来计算,诸葛亮一顿还吃不到现代人两碗饭的分量。

现代人少吃米饭等主食,可古代的饮食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特别是随时准备作战的大军,更没条件去享受了。

秦汉时期边军的配给,就是粮食和大酱,腌菜这些,急行军的时候不起灶,只携带干粮和风干肉,所以米饭必须要吃。

诸葛亮身高八尺,根据出土的汉末铜尺来看,一尺大约为23.5厘米,所以他身高在188左右。

一个188的山东大汉,一天进食不过两三碗饭,他身为主帅,也经常亲上战场指挥,消耗过大,摄入量却远远不达标。

我们常说三十岁前人找病、三十岁后病找人,何况诸葛亮已经54岁了,身体素质肯定比不上二三十岁的时候。

偏偏他熬夜加班,早上没补觉,吃得少,军务繁重,加上当时是七八月份,正是夏天,还没到立秋,气候炎热。

我们甚至可以猜测,当时司马懿已经推断出诸葛亮有病在身,才会说他“命不久矣”。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饭量后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除了饭量之外,司马懿从诸葛亮一系列的反常行为中,看出他不能长久。

第五次北伐是诸葛亮规模更大的一次,出动大军高达十万人,为此战他做了不少准备。

包括制造运粮用的木牛流马、在黄沙一带屯田积粮、出征前邀请东吴出兵等等。

在战术方面,诸葛亮也更加主动,选择比较冒险的斜谷道作为出兵路线。

以前出兵都是走祁山路线,虽然要翻山越岭,可相对比较安全,诸葛亮只在之一次北伐时,让赵云作为疑兵驻扎在斜谷,引诱曹真长安主力。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饭量后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诸葛亮一开始主要是稳定战线,在占领五丈原之后,就发兵抢夺积石原、阳遂等地,可都被郭淮挡住。

双方在渭水相持了三个多月,蜀军都不能往前推一步,但此时的诸葛亮还不急着决战,他把希望寄托在江南的东吴。

当年五月,东吴三路大军北伐,孙权率大军进攻合肥,陆逊进攻襄阳,孙韶进攻广陵。

可魏国防守严密,吴军从五月打到七月,一直攻不破防线。

到了七月中旬,魏明帝曹睿派秦朗率两万精锐增援司马懿,同时御驾亲征,才走到距离合肥还有几百里地的寻阳时,孙权就撤军了。

东吴退兵,两头夹击的计划失败,加上秦朗增援赶到,诸葛亮只能求和司马懿一战,让他来进攻自己设好的阵势,以打破僵局。

这是两人的第二次交手,司马懿有230年那次的经验,他认为诸葛亮远道而来,军粮消耗过大,外边也没了援助,迟早也是会撤的。

可是诸葛亮不但不撤,还不断挑战魏军,连送女人衣服这种小孩子把戏都玩出来。

他这次北伐出尽了整个蜀汉的家底,耗资巨大,大有豪赌一场的气势,完全不适合以往他谨慎的战术。

也是因为如此,司马懿判断,孙权的失败和关中战场的僵持,让诸葛亮急火攻心,有点乱出牌了。

后面使者回答的内容,让他更坚定这个想法,所以司马懿才会断定,诸葛亮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饭量后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除此之外,司马懿这样说,也是为安抚魏军,他不但在拖延诸葛亮,也在拖延魏军内部。

早在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就因为保守而让手下人感到不满。

230年春天诸葛亮北伐时,他采取扰而不打的战术,派轻兵侵扰,让蜀军无法成功收割到陇西的粮食。

当时魏军诸将对这种战术非常鄙视,其中还不乏贾诩、张郃这样的重臣。

贾诩讽刺司马懿,说他“畏蜀如虎”,让天下人笑话,张郃指责他“不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

司马懿拗不过诸将的要求,硬着头皮打了一战,结果大败,损失3000人、玄铠5000领和角弩3100张。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饭量后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之后他总结教训,继续采取扰敌固守策略,把蜀军拖到六月,粮尽撤军。

这次一开战,司马懿就计划依旧靠拖延来消耗诸葛亮的士气和军粮,让他不战而退。

但诸葛亮步步紧逼,不但派人来挑战,还送了女装给他,这司马懿能忍,可手下人忍不了。

司马懿为缓解诸将的怒火,还得和曹睿做一场戏,上表请战。

曹睿了解司马懿的想法,派卫尉辛毗拿着诏书劳军,要求司马懿坚守,绝对不能出战。

这场戏暂时缓解了魏国诸将的怨气,但司马懿必须要给诸将信心,要不然的话,到时候集中爆发起来,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司马懿询问诸葛亮起居饮食后,没有选择和将领开会,而是将判断告诉手下亲信,很显然,他是要让这说法自动散播到军营中。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饭量后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在《晋书》中,还记载过他夜观星象,看出诸葛亮必败的预兆。

“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知其必败”

司马懿是要用这些,来说服军中的将领,忍一时之气,诸葛亮迟早会失败的。

而且他弟弟司马孚曾来信问过军事,可见虽然曹睿出面,可朝廷中的士族对这坚守策略也是有不少疑虑的。

司马懿在给弟弟的回信中,把诸葛亮批得一无是处: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司马孚是曹魏的财政经理,负责着关中战场的调度,他和司马懿的军情讨论自然会在朝廷中流传开来,不管有异议的士族们是否相信,至少给他们吃颗定心丸,能尽量拖延一点时间。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饭量后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作为蜀汉集团的实际负责人,诸葛亮是内政、军事的多面性高手,凭着蜀汉一州之地,战场上却总能掌握着主动,以弱打强,反让强者避战,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惋惜诸葛亮事必躬亲,无论大小都要管,名气又太高,把自己累死不说,培养出来的继承者们都是“萧规曹随”,规规矩矩地按照他制定好的路线去走,让蜀汉逐渐失去了生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4863.html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饭量后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的相关文章

夺门之变后于谦就被杀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夺门之变后于谦就被杀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明朝历史上最大变化,当属“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成功,这场政变改变了明朝历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英宗朱祁镇在夺门之变后杀于谦,是一件不太容易让人理解的事情。他杀于谦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历史上并没有说。《明史》也就是这么一句记载:“下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锦衣卫狱。”这句记载只是...

花蕊夫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她的生平如何?

花蕊夫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她的生平如何?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花蕊夫人费氏在历史上是一个名声很响,却又语焉不详的人物。说她名声很响,是因为她一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述国亡诗》,大家都很熟悉。说她语焉不详,是因为这个人物究竟有没有,其实并不确定...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是南明与清朝发生的最后一次决战。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众所周知,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死里逃生,主要是由于南明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吴三桂在磨盘山死里逃生。一、南明的“劫数”随着清军入关,明朝气数消失殆尽。明朝共传16帝,历时276年。历经洪武之治、仁...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人。陆康是吴郡陆氏子弟,忠于东汉朝廷,有相当显著的政绩。汉末乱世,陆康为朝廷抵抗孙策。城陷后,去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所在称之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

张德胜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结局如何?

张德胜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结局如何?

历史上的张德胜是明初朱元璋麾下的一个名将,死后配享太庙,他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元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江淮地区更是乱成了一锅粥,涌现出了很多盗贼,为了应对这种混乱的局面,张德胜和俞通海、廖永忠、廖永安等盘踞在巢湖一带,训练了一支十分强劲的...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太后如厕时,为何要让宫女嘴含温水在旁等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慈禧太后作为清王朝最后的实际掌权者,她的一生可以说榨干了清朝最后的一滴血,不仅拿着国家税收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还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堪称民族罪人。慈禧的奢靡生活是民间热议的焦点...

郑颢: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郑颢: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郑颢(817年~860年),字奉正,郑州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人。唐朝大臣,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荥阳郑氏,幼而爽悟,博闻强识。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考中状元,累迁右拾遗。唐宣宗即位,迎娶万寿公主,拜驸马都尉,授银青光禄大夫,充任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