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4)102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太后如厕时,为何要让宫女嘴含温水在旁等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慈禧太后作为清王朝最后的实际掌权者,她的一生可以说榨干了清朝最后的一滴血,不仅拿着国家税收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还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堪称民族罪人。

慈禧的奢靡生活是民间热议的焦点,自从慈禧掌握了清王朝的统治以来,她几乎把清朝国库当成了自己的私人钱袋子,把六部当成了自己的仆人驱使,让这一切都为她的欲望服务。

除了在吃穿用度上的铺张浪费以外,慈禧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一点就是上厕所了,每次出恭,慈禧都要让一名宫女嘴含温水在一旁等候,其目的实在是让人难以言状。

慈禧的奢靡生活

慈禧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享尽了清朝皇帝们都没有享过的福,作为叶赫拉娜氏的一员,慈禧选秀入宫,一开始只是一个贵人。在为咸丰皇帝生下皇子之后,短短四年时间就被封妃,这样的升迁速度放眼整个大清朝都难得一见。

母凭子贵的慈禧,得到了咸丰皇帝的独宠,在22岁的年纪,又被加封为了贵妃,宠冠后宫。可是慈禧的福气还未真正到来,没多久咸丰皇帝日薄西山,国家大事在这一时期都由慈禧太后代劳。

所以慈禧名义上是贵妃,可已经是内阁的实际掌权者了。咸丰皇帝驾崩之后,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直接夺取了清朝的更高统治权,并将自己的儿子载淳扶上了皇帝位,是为同治皇帝。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从这个时候开始,慈禧就已经是满清的更高统治者,面对当时中国内外交困的处境,慈禧并没有用自己的智慧将这个国家扳回正轨,而是利用整个王朝的资源为自己的私欲服务。

慈禧的生活奢靡到一种怎样的程度呢?她每天要吃三顿饭,早餐一共是36道菜,其中面点和糕点就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12道菜为汤品,另外12道菜为炖菜。

12道汤品都是用高汤熬制,慈禧太后的早餐,一般要提前一天进行炖煮,这样才能熬出浓厚的高汤。慈禧太后的口味非常刁钻,要是熬制时间少于12小时的高汤,她一口就能尝得出来。

午餐的标准是一百多道菜,几乎是以满人的传统膳食为主。但受制于胃口有限,慈禧最多也就碰七八道菜,剩下的100多道菜直接倒掉,晚餐也按照这个标准执行,慈禧太后短短的一天就会浪费两百多道菜。

大部分菜慈禧一筷子都没有动,御膳房也不能随意处置,而是必须倒掉。想来晚清时期,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在遭遇饥荒,慈禧太后竟然堂而皇之地浪费粮食,实在是骄奢淫逸之一人。

私生活方面,慈禧更加放纵自己,她当时宠幸太监李莲英,据传闻,李莲英此人在净身的时候没有割干净,这也是他能够得到慈禧重用的真正原因。

在慈禧的寝宫——储秀宫内有一条秘密通道,这条秘道从慈溪的床沿后边一直通到跟储秀宫一墙之隔的侧房。这侧房之中,居住的人就是李莲英,每到午夜时分,患有头疼病的慈禧要是不舒服了,她会拉响挂在自己的床头上的铃铛。

李莲英那边听到铃铛响,就会从密道过来给慈禧进行 *** 服务。据统计,围绕在储秀宫周围伺候慈禧的宫女太监加起来有600余人,慈禧的生活已经达到了史上很多皇帝都达不到的巅峰。

难以启齿的癖好

除了在衣食住行上的极端奢侈之外,慈禧在一些生活细节上的讲究,也让人难以接受。北京的冬天特别干燥,慈禧打小就非常的不适应,这也是她为什么经常到承德或江南等地游玩的原因。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温润的气候是慈禧非常喜欢的,但是在平时她又不得不住在紫禁城里面。平日里还好,慈禧经常命人准备热水放在寝宫之中增加湿度,这样可以舒缓鼻腔中的干燥之感。

可是在如厕的时候,别人可就帮不上忙了,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慈禧饱受便秘的困扰,再加上自己身体肥胖,如厕完毕之后的清理工作对于慈禧来说很难进行。

这时候李莲英为慈禧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当慈禧上厕所的时候,选一名宫女,而且必须是16岁左右的宫女,先后两名太监对她的口腔进行清理,一定要做到吐气如兰,再让她在口中含上一口温水。

等慈禧如厕完毕后,将这口热水吐在草纸上,待草纸被泡软之后,慈禧再用这张纸进行擦拭。这其中的缘由是慈禧的便秘导致的严重痔疮。

清朝时期由于造纸技术不先进,其中的纤维很大,擦拭到娇嫩的皮肤会让皮肤破损。只有被温水泡软以后才方便使用,用现在的话说,其实就相当于是湿巾纸了,可是用宫女的口水来擦拭,不知道慈禧有没有洁癖。

不过,根据清朝的野史记载,关于慈禧让宫女伺候自己如厕的传闻,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认为,慈禧的痔疮极其严重,已经到了每一次出大恭都会出血的程度,如果再用草纸擦拭会加重流血的程度。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因此慈禧会让三名宫女在自己如厕完毕之后用舌头清理干净,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的话,那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

慈禧的一生

纵观清朝的皇帝,无论是之一位顺治,还是最后一位宣统,这12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承担了国家的重任。最可怜的可能就是溥仪了,上台没多久,清王朝就覆灭了,自己背着皇帝之名,却没有皇帝的权利。

慈禧太后完全不同,作为国家的实际掌权者,她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个人享乐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完完全全把老百姓当奴役的对象。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慈禧太后一年一个人的生活费就可以抵上北洋水师一年的军费,想来帝国主义对中华大地的入侵如此顺利,都是因为晚清有这么一位掌权者啊,慈禧虽然在后期兴办女学,提升了女性地位,可是她依然是过大于功。

慈禧去世之后葬在东陵,她还将自己生前的所有财富带到了坟墓之中,有王羲之的书法,也有唐伯虎的绘画,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可最后却被孙殿英盗走,精心打造的墓葬也付之一炬,不知道这是不是因果轮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026.html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的相关文章

孙权的位置是孙策传的 孙权称帝后为何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

孙权的位置是孙策传的 孙权称帝后为何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为何不愿追尊孙策为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大家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一定是三国鼎立的魏蜀吴三国。魏蜀两国自不必说,因为这俩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主角。而大部分人了解三国历史,基本上是通过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自然有他通俗易懂的好处...

子婴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子婴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子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秦三世子婴是秦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为人有勇有谋,铲除了赵高集团,使得秦朝重新回到正轨。那他为何未能挽救秦朝,使得秦朝避免灭亡呢一,秦朝宗室子婴是秦始皇弟成蛟之子(依据子婴的年龄及秦二世没有杀他推断而出),其父因为背...

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了3位皇子,为什么还要殉葬?

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了3位皇子,为什么还要殉葬?

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了3位皇子,为什么还要殉葬?其实阿巴亥本身没什么罪过,但是她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宠幸,这就是最大的过错。皇太极容不下她,她就得死。一、阿巴亥得宠,可能掌握遗嘱。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努尔哈赤年老以后,一直是阿巴亥陪在他身边。由此可见,阿巴亥相当受宠。本来这也没啥,老皇帝都喜欢小媳妇儿...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名字不详,祖籍长乐郡信都县,北魏王朝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辽西郡公冯朗之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北燕王室长乐冯氏。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

孙权当初多次北伐中原 最后为什么没有效果存在

孙权当初多次北伐中原 最后为什么没有效果存在

三国时期,孙权同样多次北伐中原,为何没有效果?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其中,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时斩杀了曹魏将领王双,第三次北伐时夺取曹魏的武都、阴平二郡。至于第四次和第五次,则是迫使司马懿只能坚守不出。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的孙权也曾多次进...

九子夺嫡雍正艰难上位 雍正的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的

九子夺嫡雍正艰难上位 雍正的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的

对清朝的九子夺嫡,雍正上位的艰辛路,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他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你们要是问我大清历史上同一个生母但关系最不好的一对兄弟是谁的话,那不用多说一定就是胤禛和胤禵了!我们都知道其实这两位阿哥的母亲都是德妃,按道理来讲他们两个人之间应该比和别的皇子更亲...

李世民一共有多少个老婆 最爱的人是谁

李世民一共有多少个老婆 最爱的人是谁

还不知道:历史上唐太宗到底有多少个老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一生共有十五个,一位长孙皇后,十四位后宫妃嫔。这里只说他的两位老婆:一位是长孙皇后,另一位是武则天。长孙皇后是李世民最爱的老婆,她是隋朝将军长孙晟的女儿,她13岁的时候,嫁给了李世民。长孙皇后有德...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时运不济,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