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娶蒙古女子 皇帝有什么迫不得已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7-19)430

还不了解:清代皇帝和蒙古妃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清代皇帝爱娶蒙古妃子?是审美不同,还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

大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有没有很好奇为啥清代皇帝后宫里,有那么多蒙古妃子呢?像是如懿传中的颖妃恪嫔,美人无泪中的大玉儿和海兰珠,她们都是来自蒙古的妃嫔,是蒙古妃子都长得特美?还是皇帝有啥迫不得已的原因?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娶蒙古女子 皇帝有什么迫不得已的

清宫剧中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满蒙联姻,满蒙联姻是明清时期满族与蒙古族之间,保持了近三个世纪的和亲活动,在努尔哈赤逐步一统女真各部的同时,还要做好和明代对抗的准备,此时蒙古的科尔沁便走进了他的视线,于是努尔哈赤娶了科尔沁贝勒明安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想要通过联姻达到团结蒙古各部,共同打击明代的目的,但努尔哈赤为什么会选择蒙古呢?明代是推翻元代后建立的,而元代的后裔就组成了当时的各个蒙古部落,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俩人能走一块就不起奇怪了。

这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满蒙联姻活动,此后便开启满蒙联姻的热潮,几乎每任皇帝后宫都有蒙古妃嫔的身影,在清初时期,蒙古贵女更是几乎把后宫给包揽了,皇太极皇后是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宠妃是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顺治的老妈孝庄太后,是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清代之一废后”孟古青,也是博尔济吉特氏,哪怕后来顺治闹离婚,为了利益转头还是得娶博尔济吉特氏,怎么样,看多了是不是连这几个字都不认识了,清初需要倚仗蒙古的地方比较多,联姻自然也就频繁了,但在乾隆驾崩后,清代后宫几乎再也没了蒙古妃子的身影,这又是为什么呢?

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娶蒙古女子 皇帝有什么迫不得已的

从清军入关前至清末,满蒙联姻次数共有595人次,平均下来每年就有两次联姻活动,而联姻的高峰期,就在康熙中期到乾隆时期的106年间,但此时的联姻活动,从娶,变为了嫁,仅这106年间,嫁到蒙古的宗室女子就有246人次,反而皇帝迎娶的蒙古妃子越来越少。

康熙的妻妾少说都有50来人,但其中只有两位来自蒙古的妃子,一个还没等到册封就已经过世,被追封为慧妃,另一个在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在康熙十六年入宫,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封为宣妃,这两人在康熙庞大的后宫团中,可谓是小透明一般的存在,到了乾隆时期,蒙古四十九部已经依附于清代,那找媳妇自然是找自己喜欢的了,所以乾隆后宫只有三位来自蒙古的妃子,位份更高的也仅是妃位。

而主要造成清代后宫蒙古妃子减少,有这两个原因,之一是因为到了康熙时期,清代在ZZ上对藩部的依赖减少,不需要皇帝再出卖身体来拉拢蒙古各部,而第二,就是因为顺治那不顺利的婚姻,顺治废后可是把大家伙给吓坏了,可不敢再包办婚姻了,再加上,清军入关后对汉文化的倾慕越来越深,皇帝的喜好也从豪迈的蒙古女子,变成了温柔的江南美人,那这些蒙古妃子的下场如何呢?

如懿传中的颖妃,是乾隆的颖贵妃以及忻贵妃的结合体,颖妃的家世和历史上的颖贵妃相似,两人都是来自蒙古的巴林氏,但是你了解吗?颖贵妃是蒙古人没错,可是她的父亲并不是巴林王噢,而且她也不属于蒙古藩部,而是属于蒙古八旗中的镶红旗,她和乾隆只属于旗内通婚,不在满蒙联姻的范围内,五阿哥的生母愉妃,也是来自蒙古旗的镶蓝旗,虽然巴林部没少和清代皇室联姻,但巴林王真的没有女儿嫁给了乾隆。

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娶蒙古女子 皇帝有什么迫不得已的

乾隆唯一一个妃位蒙古妃子,就是如懿传中娇滴滴的豫妃,豫妃,博尔济吉特氏,和剧中一样,豫妃入宫时已经27岁“高龄”了,豫妃不是通过选秀进宫,而是被当做一件礼物送给了乾隆,当时豫妃所在的部族被侵略者掠夺,他们只好将有“之一美人”之称的,博尔济吉特氏送给乾隆,以换得乾隆对部落的庇护,虽然是ZZ联姻,但乾隆对这位娇滴滴的蒙古妃子很是喜爱,不到四年时间,没生下一个子嗣的博尔济吉特氏,便从多贵人晋升为了豫妃,乾隆三十八年。

豫妃病逝,乾隆不仅为她辍朝三日,还命八阿哥、十阿哥,以及七公主为其披麻戴孝,虽然豫妃是被当做一件礼物送来了清代,但能被多情的乾隆宠爱多年,也不为是件幸运的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7/10834.html

“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娶蒙古女子 皇帝有什么迫不得已的” 的相关文章

蜀汉作为三国失败的一方 诸葛亮为何能够是流传千古正面人物

蜀汉作为三国失败的一方 诸葛亮为何能够是流传千古正面人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国明明是三国中的失败者,为什么诸葛亮能是流传千古正面人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作为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乱世,人们在提及那个特殊的朝代之时,往往会联想到属于每个不同人身上的标签,而对于诸葛亮,无论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赞美”还是别...

崔浩力赞征讨柔然北凉等国,最终为何引来杀身之祸?

崔浩力赞征讨柔然北凉等国,最终为何引来杀身之祸?

崔浩(381年-450年7月5日),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刘邦)令武士缚信(韩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不难理解,古代诸多王朝建立新政之后,那些曾经的开国功臣,都如“兔死狗烹”被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

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赵良栋的表现怎么样?

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赵良栋的表现怎么样?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乾隆评价说:“恢复四川,进剿云南,赵良栋立功为最。”乾隆所说的赵良栋是“河西四将”之一,他不仅治军严明,还骁勇善战。从清军入关开始,他便参与过多起战役。到三藩之乱时,他已是功勋卓越、威震四方的名将了。然而让人不解的...

赵光义在夺取赵匡胤皇位后 期间为何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赵光义在夺取赵匡胤皇位后 期间为何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对赵光义夺了赵匡胤的皇位后,为何没人出来反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史》中评价宋太宗赵光义:“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

孙权晚年执政下的东吴陷入内乱,是因为什么?

孙权晚年执政下的东吴陷入内乱,是因为什么?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孙鲁班是吴主孙权的长女。她是吴国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孙权晚年开始,吴国政坛一片混乱,正是因为有她在其中胡搅乱拌的结果。这是怎么回事呢?孙鲁班的生母步夫人是孙权最宠爱的女人之一。爱屋及乌,孙鲁班自幼便很得宠爱。所以...

康熙在位时期一共有35个儿子 九子夺嫡中为何其他26个人不参与

康熙在位时期一共有35个儿子 九子夺嫡中为何其他26个人不参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皇帝共有35位皇子,9位参与夺嫡,其余26位就不想争一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皇帝,清朝唯一一位能够够得上“千古一帝”称呼的雄主;身为“守成”君主,却依然能够拥有“圣祖”庙号;按照《清史稿》的说法,康熙皇帝“经文纬武,寰宇一统”,在顺治朝...

李陵和李广利都投降匈奴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李陵和李广利都投降匈奴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对李陵和李广利同是汉朝名将,投降匈奴后为何一个当驸马一个成祭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二李投降匈奴后其实都当了驸马,只是结局却截然不同,李陵不光安享天年,还在草原上开枝散叶,而李广利则成了祭祀台上的猪头肉。李陵是李广的孙子,飞将军虽然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李氏家族绝对是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