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崇祯临死前都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中的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7-02)470

对崇祯自缢殉国,生前也没有营建陵寝,死后是谁把他葬在十三陵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克了大明的都城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不愿落入农民起义军手中,因此以自缢的方式壮烈殉国,死时年仅34岁。由于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因此崇祯生前也没来得及营建陵寝,但是崇祯死后却还是葬到了明十三陵范围内,那么自缢而死的崇祯是被谁葬到了十三陵内?又是谁给他的陵寝定名为思陵?

崇祯的君王死社稷的殉国精神

其实公元1644年是很动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三个年号,分别是明末崇祯十七年和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大顺政权永昌元年以及女真族所建立的清朝顺治元年。

这一年国都北京历经了三次政权交割,先是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了大明的都城北京,明末帝崇祯皇帝朱由检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精神,他在景山上自缢殉国,也称之为甲申之变,而很快李自成败退,顺治入关,清朝入主了北京,这也导致了同一年内出现了三个年号的现象。

崇祯接手大明时已是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南有农民起义军,北有女真族建立的清朝虎视眈眈,大明常年陷入南北双线作战的局势,大明当时已经是穷到家了,崇祯连给哥哥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修建陵寝的尾款都是依靠王公贵族捐款才最终修建完成,因此崇祯在世时大明的烂摊子让他焦头烂额,腾不出空想修建陵寝的事,而起国库里确实也已经拿不出钱来给崇祯修建陵寝了。

崇祯临死前都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中的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随即在第二天对北京城发起了进攻,在三月十八日这一天早晨崇祯召不来官员上朝,这时候崇祯彻底绝望了,他知道大明要完了。

十八日晚起义军攻入京城,崇祯知道大势已去,于是他命人护送太子朱慈烺去找成国公朱纯臣,委任朱纯臣统领京城驻军并辅佐太子朱慈烺,将三子朱慈炯送到国丈周奎家中,将四子朱慈炤送到其外公田弘遇家中。

崇祯是希望保留皇家血脉以图东山再起,把三个儿子送走之后,随即崇祯召见了嫡妻周皇后和袁贵妃,他哭着与周皇后诀别,希望周皇后殉国以免受辱,因此周皇后和袁贵妃都投缳自缢。

而后崇祯又亲自砍杀了两个女儿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15岁的长平公主只被砍断一臂,崇祯以为她死了没有继续刺下去,因此她才侥幸存活,年仅6岁的昭仁公主则没有姐姐这么幸运,而是直接被父亲崇祯刺死。

之后崇祯又跑到了嫂子懿安张皇后的寝宫,他把局势跟嫂子张皇后明确交代,此时崇祯已经做好了殉国的打算,因此他与嫂子张皇后痛哭诀别,在临走时他希望嫂子张皇后能立刻殉国,以免受到起义军 *** ,于是张皇后当即也投缳自缢。

崇祯还打算最后一搏,他委任心腹太监王承恩为京城提督,希望王承恩能组织军队护送他杀出重围,可是王承恩也根本组织不起军队,没办法,王承恩只得组织了几十名东厂太监持刀护送崇祯前往朝阳门,希冀能杀出一条血路。

崇祯临死前都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中的

结果当时守卫朝阳门的正是崇祯信任的驸马成国公朱纯臣,他见到了李自成起义军势力强大,因此他知道崇祯跑不出去,所以他不敢接纳崇祯,而崇祯想依靠朱纯臣的军队杀出重围逃跑计划也失败了。

朱纯臣在朝阳门对崇祯闭门不纳,王承恩只得又护送崇祯前往东华门和安定门,结果其他两门起义军攻势猛烈,崇祯等人根本冲不出去。无奈之下王承恩只得护送崇祯回到紫禁城。

最后崇祯又命王承恩继续在前殿鸣钟召集文武百官入宫勤王,当然,他依旧还是召集不到任何人,崇祯也就彻底绝望,于是崇祯带着王承恩跑到了景山上,看着即将被攻陷的京城,崇祯在最后一刻高喊:“诸臣误朕也,君王死社稷,大明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崇祯决意君王死社稷以死殉国,崇祯在临死前写下最后的遗诏: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写下遗诏之后与王承恩诀别,然后解下腰带自缢于景山的树上。崇祯自缢之后,王承恩向其行了最后一个三拜九叩大礼后,也随崇祯自缢殉葬。

而李自成却并不知道崇祯已经自缢殉国,在凌晨时分攻入北京占据了紫禁城后,李自成还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一直到三天之后,起义军才在景山上找到了崇祯和王承恩的尸体。

崇祯临死前都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中的

崇祯的殉国精神让李自成和顺治敬佩

李自成在得知崇祯自缢殉国之后,也不由得赞叹崇祯的骨气,于是李自成命人收敛崇祯和周皇后以及王承恩的尸体,并在东华门为崇祯和周皇后搭了灵棚以供京城祭奠吊唁。

明朝的成国公朱纯臣辜负了崇祯,他贪生怕死向李自成献出了朝阳门,并把太子朱慈烺也交到了李自成手中,李自成也是在紫禁城中的龙椅上接见了这位前朝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自幼就被崇祯立为皇储悉心栽培,虽然不过十五六岁但他本身就十分有气度,因此他见到李自成后不卑不亢,坚决不跪李自成,一个少年有如此胆魄,这让李自成对他刮目相看。

崇祯临死前都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中的

李自成为了磨一磨朱慈烺的锐气,他故意问朱慈烺:“你们老朱家为何失了江山?”

朱慈烺则对曰奸臣误国,并恳请李自成保全明朝历代帝王陵寝,并以帝王之礼厚葬父亲崇祯,以及勿伤京城百姓一人。

李自成听后哈哈大笑,他告诉朱慈烺自己十分钦佩崇祯的殉国精神自然会以帝王之礼厚葬他,他本是吊民伐罪,怎会破坏明朝皇陵和伤害无辜百姓。李自成就这样对朱慈烺唱了一番高调,然后下令封朱慈烺为宋王。

接下来就是李自成下令命人以帝王之礼厚葬崇祯,但是崇祯生前没有营建陵寝,其实也不是没有营建陵寝,崇祯曾经派刘伯温的后人刘孔昭和张天师的传人帮忙选择万年吉地,他们替崇祯选择了万年吉地昌瑞山,但是由于国库经费紧张,崇祯一直没有开始动工营建。

所以崇祯生前并没有正式营建陵寝,那要把他以帝王之礼安葬的话,那就相当于李自成要掏一大笔钱出来从零开始给崇祯修建陵寝,李自成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也很缺钱急需军费,因此即便李自成再佩服崇祯的殉国精神,他也根本不可能掏这么多钱帮崇祯修建陵寝。

在没有钱的情况下,李自成就把这个难题推给了那些投降的前明官员,没有钱咋以帝王之礼安葬崇祯,这不是难题嘛,因此这些前明官员一合计,就建议李自成把崇祯和周皇后埋葬进崇祯生前的宠妃田贵妃墓中。

崇祯临死前都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中的

于是李自成就把安葬崇祯的这个差事交给了投降过来的前明礼部主事许作梅,并将安葬任务摊派到顺天府。

田贵妃是崇祯生前的宠妃,她在崇祯殉国前两年就因三个孩子连续夭折而悲痛去世,崇祯为其修建坟墓,但是地面建筑还未完全建好,崇祯就已经殉国了。

许作梅和顺天府吏目赵一桂负责安葬崇祯,也只得硬把崇祯和周皇后的遗体硬塞进没有完全建好的田贵妃墓中。

但是即便不修建田贵妃墓,也得需要给崇祯买棺材发丧,但是李自成连这笔钱都不舍得拿出来,只是让办事的许作梅和赵一桂自行想办法解决,两人一合计,只得贴出告示号召富户捐款为崇祯夫妇买棺材发丧。

最后依靠民间捐款得到了大约233两银子,许作梅和赵一桂才得以给崇祯和周皇后买了棺材发丧。就这样壮烈殉国的崇祯仅233两银子就解决了他的葬礼经费,被李自成的大顺军草草埋进了田贵妃的墓中。

李自成在占据北京42天后就惨败于山海关一片石,他被前明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被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清军夹击惨败于一片石大战中,之后李自成仓皇放弃北京向西逃跑,由此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扶持年幼的侄子顺治皇帝入主北京,开创了清朝对中国的统治。

清朝入关之后,摄政王多尔衮为了收买和拉拢汉族人心下令以君王之礼改葬崇祯,并要重新为崇祯修建正规的帝陵。

崇祯临死前都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中的

但是多尔衮的命令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光喊着要为崇祯重修帝陵,却始终没有行动起来,后来还是前明太监曹化淳看不过去,给顺治上书催促尽快落实重修崇祯帝陵的事。

虽然当时年幼的顺治倒是同意为崇祯重修帝陵,但是决定权却掌控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多尔衮当时忙着收拾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哪有空管这个事,因此多尔衮并不用心过问这件事,而当时负责重建帝陵事务的工部和户部官员也都能推就推,毕竟给崇祯修建帝陵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没有人愿意积极去干。

还是曹化淳再三催促,才使得工部和户部的人终于行动起来,但是户部一核算要给崇祯重新起一座帝陵花费太大,清朝当时也正值开国之际,打仗需要钱,哪可能拿一大笔钱给前朝皇帝重修帝陵,那也太亏了,因此在权衡再三之后,多尔衮还是下令在田贵妃墓的基础上把地面建筑按照帝陵规格重新修建,这样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崇祯临死前都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中的

即便如此多尔衮也不想完全由清朝掏钱,清朝只负责掏一半的钱,剩下一半就摊派给前明投降清朝的大臣,靠这些前明投降的大臣捐款给崇祯修建陵寝,其中投降清朝的吴三桂捐款最多,已经被清朝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捐款数千两银子以资崇祯帝陵的修建。

就这样清朝拿了一半的钱,又靠着前明大臣的捐款总算是把田贵妃墓改造成了帝陵应有的规模,当然,崇祯的帝陵规模也是十分寒酸,只是初具帝陵的规格而已。

多尔衮去世顺治亲政之后,顺治也十分钦佩崇祯的殉国精神,因此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时,顺治下旨重新翻修崇祯陵寝,并且顺治亲自为崇祯撰写碑文还率领文武大臣到崇祯陵前哭祭。

顺治翻修崇祯陵寝后,并将其命名为明思陵,后来顺治更是在翻修好之后率文武百官哭祭崇祯,在哭祭崇祯时顺治曾高呼:大哥大哥,我与若皆有君无臣。

此后清朝统治者为了收买人心,宣布对明朝皇陵实施保护措施,因此有清一代明朝皇陵都得到了妥善保存,还会不定期被翻修。

崇祯的明思陵在乾隆时期就得到过两次翻修,一次是在乾隆初期,一次是在乾隆晚年,因此明思陵在清朝被保存得非常好。

直到清朝灭亡民国时期,在民国时期先是军阀混战毁坏了明思陵一部分地面建筑,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明思陵的地宫又先后两次惨遭当地土匪盗挖,再后来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 *** 物资匮乏,因此又拆掉了明思陵的地面建筑用于修建炮楼。

崇祯临死前都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中的

可以说明思陵后来被盗得很惨,可怜一生刚烈殉国的崇祯死后还不得安宁惨遭盗墓。

写在最后

因此崇祯虽然自缢殉国,但他的君王死社稷的殉国精神却赢得了对手的敬佩,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和清朝的顺治皇帝都对他的殉国精神十分敬佩,也因此李自成才会命人收敛他的尸体葬入田贵妃墓中,而后顺治又为他重修帝陵,并定名为思陵。

所以崇祯死后先是被李自成葬入田贵妃墓中,后又被清朝改田贵妃墓为帝陵,并由顺治起名为思陵告终,在清朝崇祯的思陵一直都得到了妥善保护和不定期翻修,不过很可惜崇祯的思陵在民国时期被盗毁的很严重,也让这位生前壮烈殉国的皇帝在死后受到了盗墓之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7/7912.html

“崇祯临死前都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中的” 的相关文章

俞通渊是谁?蓝玉案他为何没有被清算?

俞通渊是谁?蓝玉案他为何没有被清算?

蓝玉案为明初四大案之一,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历史事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朱元璋性格如何,是豪放大度还是小肚鸡肠?我们先来欣赏一首他写的诗: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所谓言为心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宫中的女人那么多 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宫中的女人那么多 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对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可六国后宫中的女人该何去何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巩固统治,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功绩流传千古。但有一件事情却让他很头疼,那就是六国后宫中的众多美女该如何处置呢?全部处死太过残忍,全纳入后宫...

董仲舒是如何走上儒学道路的?他的学说为何被推广?

董仲舒是如何走上儒学道路的?他的学说为何被推广?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人,西汉哲学家。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说一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发出的政令,并不是董仲舒提出的。董仲舒提出的是“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儒家理论,推崇以儒...

张温: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为何遭到孙权忌恨?

张温: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为何遭到孙权忌恨?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李善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李善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李善长从朱元璋刚发迹时就跟随他,更是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李善长,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元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时开始辅佐朱元璋,成为朱元璋麾下的首席文臣。吴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吴王是在公元1364年,直到小明王...

陈式为何会被杀?他做错了什么?

陈式为何会被杀?他做错了什么?

陈式,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兴八年秋七月,曹真上表魏帝曹叡,要求和司马懿一起领兵伐蜀,进攻蜀汉,诸葛亮命令魏延、张嶷、杜琼、陈式出箕谷;马岱、王平、张翼、马忠出斜谷,然后在祁山会师。在这期间,魏延和陈式不听命令,擅自进兵,邓芝苦劝,两人就是不听,陈式说...

周勰:东晋时期官员,因父亲遗言而谋划起兵叛乱

周勰:东晋时期官员,因父亲遗言而谋划起兵叛乱

周勰,字彦和,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东晋时期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南豪强义兴周氏,西晋平西将军周处之孙,吴兴太守周玘之子。因父亲遗言而谋划起兵叛乱,但由于叔父周札不支持且向太守告密,叛乱失败。晋元帝因周氏家族名望未做追究。周勰归家后自我放纵,终于临淮太守...

张齐贤:北宋时期名相,为北宋初期各方面都作出极大贡献

张齐贤:北宋时期名相,为北宋初期各方面都作出极大贡献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人,后徙居洛阳,北宋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