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和刘备之间有什么过节吗 张鲁为什么会说出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鲁和刘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鲁和刘备之间有什么过节吗?张鲁为什么会说出那句话?
一个是顶着仁义名头刚刚起步的小公司,一个是有着缺德名声的上市公司大老板,你会选哪个?既然已经决定要卖,肯定要把价格卖得高一点了。
“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出自《华阳国志》,在张鲁被曹操击败后,面对属下劝说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鲁勃然曰: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张鲁的确是嫌弃刘备,没办法,刘备的本钱实在是太小了,现在的汉中可是个香饽饽,张鲁权衡利弊之下,自然要卖个好价钱。
汉中虽不大,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能入关能入蜀,人口还多,妥妥的大肥肉。
张鲁在汉中经营了二十多年,汉中的统治方式是“政教合一”。
汉中的法律就是道教的教规。
比如民众不可以欺骗他人,如果得了病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缺德事了,要先改正自己。
罪名不大,只需要修一百步的路就可以赎罪,而且事可过三,犯法者可以被宽容三次,第四次再进行处罚。
在万物复苏的春夏两季禁止屠杀,汉中有“义舍”,里面放有食物,行人可以免费吃喝,但不准浪费。
汉中绝对是三国时代的桃花源,汉中人口之所以那么多,主要就是关中地区逃荒,以至于一个汉中就有十万户,足足几十万人口,在三国时期简直不可思议。
也正是因为张鲁的“政教合一”搞得很不错,所以有很多信徒,也让张鲁成为挺到最后的割据势力之一。
张鲁的这个教派叫“五斗米”,是道教的分支,现在依然存在。
有地又有人,张鲁曾经是有过想法的,后来汉中百姓发现了一块玉印,想劝张鲁为汉中王,张鲁是心动了的。
不过被属下阎圃劝住了,阎圃说:咱们汉中,有十万户人家,又有钱,四面还都是天险,咱们要是匡扶天子当个霸主,那绝对是上选。
但还有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把汉中直接送给朝廷,咱抱着大腿,也会富贵一辈子,但现在要是称汉中王,那可是把后路都断了,咱先等等,不着急。
上匡天子,则为恒、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今乘制署置,势足斩断,不烦於王。愿且不称,勿为祸先。
张鲁选择听取了阎圃的意见,后来张鲁被曹操打败,张鲁准备投降的时候,阎圃又站出来了:
咱现在不能投降啊,咱们现在投降那是被迫投降,那咱们公司价格肯定卖不上去啊,咱们不如先跑,成立个流亡 *** ,等他们主动找我们,我们再投降。
张鲁觉得很有道理,带人前往巴中,临行前见手下人要烧仓库,上去就是一顿骂:
你傻啊,我本来就想投降,现在东西烧了,投降之后,不得被曹老板骂死啊,别烧,都留着。
这件事让曹操赋予了张鲁高度赞许,在曹操主动找张鲁后,张鲁投降了。
张鲁被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的五个儿子也全被封了侯。
张鲁归降之后,离开汉中,大量的信徒(约八万)跟着张鲁北迁,“五斗米”从此开始走向中原。
在刘备从江陵赶回来之后,发现曹操已经在汉中坐着了,气的直接暴走。黄权说,我去把张鲁找来,以后可以用张鲁的名义反攻汉中。
刘备说,那你赶紧去找啊。
结果张鲁听说刘备的人来了,撒丫子就跑,人家不搭理刘备。
曹操可以给张鲁万户侯的待遇,还能让张鲁在中原有一个安心办教的环境,刘备能给张鲁什么?
刘备就两个地方,一个荆州,还只有三分之一,益州是刚刚抢来的。张鲁投降刘备万户侯肯定没有,办教更不可能。
开玩笑,刘备一共这么大点地方,一共才百万人口左右,刘备能让张鲁掌控小十万的教徒数量吗?
所以张鲁压根就没想搭理刘备,投降刘备,基本上等于被刘备空手套白狼。
总结
刘备的本钱太小,张鲁已经富有汉中,更有大量的信徒跟随,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张鲁自然要权衡利弊。
刘备的本钱,决定了他可以给张鲁的待遇高度。
刘备不仅不能给张鲁万户侯的待遇,更加不会给张鲁一个办教的环境,而这些曹操都能满足。
这才有了“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毕竟在一个小公司,天天叫你张总,兜里比脸还干净,在一个上市公司,天天叫你小张,手里却有大把的钞票,你怎么选?
虽然现实中不可能如此极端,但张鲁当时所处的环境,就是如此。
一切不过是“利益”二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