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有顾虑吗?为何会推行这个制度?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04)520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自古以来,分封制容易造成国家内乱,这已经是近乎是常识了,对此从贫民一路爬上皇帝高位的朱元璋不可能不清楚。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还是毅然决然地分封诸子为王,其中的缘由是什么?难道不怕汉代的七国之乱,在他辛辛苦苦创立的大明王朝上重演吗?

对于朱元璋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其实他本人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就是为了要“藩屏帝室”。

对此在洪武三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讲得很清楚了: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有顾虑吗?为何会推行这个制度?

“昔者,元失其驭,群雄并起,四方鼎沸,民遭涂炭……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汉晋以来,莫不皆然……”

“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这句话就足够说明,朱元璋推行分封的目的就是要让大明王朝像周朝那样国祚长点。

然而熟知春秋战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周朝自中后期以来,根本指挥不动各个诸侯,自己犹如一个吉祥物一般,只能看着各诸侯国互相征伐,使得中国饱经历数百年之久的战乱,而这一切都可算到分封制上去。

对此,朱元璋不可能不清楚,他很清楚分封制的弊端,然而对于这些弊端的看法,却同平常人有些不一样。

比如有一次,朱元璋询问太子朱标称对于汉代七国之乱的评价,朱标表示七国之乱错在七国。

但朱元璋却得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他认为汉代之所以会发生七国之乱,不是因为分封制的弊端所导致的,而是因为天子的薄情寡义,才导致了七国的叛乱。

他认为当时的汉景帝由于听信了晁盖的谗言,对于诸侯国过于苛刻,一点点错误就削夺他们的土地,七国完全就是被逼反的。

朱元璋的言下之意,只要皇帝本人对于这些诸侯国好一点,他们就没有必要造反,就好好地藩屏帝室,所谓分封制的弊端也就不存在了。

除了对于分封制弊端理解不同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促使了朱元璋去分封诸子为王。

一是,当时北方的残元势力依旧不可小觑,是大明王朝更大的潜在敌人,需要分封几个诸侯王去好好地防卫一番;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有顾虑吗?为何会推行这个制度?

二是,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这些功臣们,老实让他们手中握着军权是不太好的,所以他便想要让他的儿子们去将这些功臣的兵权给接过来,为后来大肆屠杀功臣做足铺垫;

三是,当时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所有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可一旦将来出现皇帝年幼或智商不高的情况,就容易被权臣所操控,为了防止将来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好应对,便分封诸子为王,并赋予了他们在紧要时刻“清君侧”的权力。

可是令朱元璋万万想不到的是,在他死后,燕王朱棣正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顶替了他心爱的皇孙朱允炆。真就应了那句老话,人算始终是比不过天算的!

朱元璋通过《皇明祖训》针对诸王都做出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其好几个儿子的不法行径,也屡屡感到失望和痛心,但对于推行分封制,他朱元璋可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9/18846.html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有顾虑吗?为何会推行这个制度?” 的相关文章

胡善祥是如何被废的?背后有何原因

胡善祥是如何被废的?背后有何原因

洪熙年间,胡善祥随朱瞻基太子身份的确定,被封为皇太子妃。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宣德三年2月,明宣宗朱瞻基下诏,废黜了皇后胡善祥,册封皇贵妃孙氏为皇后。胡善祥随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郁郁寡欢地开始了自己的废后生涯。胡善祥的被废,引起了朝野一片哗然。时人都对她的遭遇很是同情,就...

牵招: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安抚境内,坐镇北疆

牵招: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安抚境内,坐镇北疆

牵招(?—231年),字子经,安平郡观津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牵招早年师从乐隐,与刘备成为刎颈之交。投靠冀州牧袁绍,担任冀州从事,统领乌丸突骑。袁绍死后,跟随冀州刺史袁尚,受到并州牧高干加害,投奔丞相曹操,授军谋掾。从平乌丸,出任护乌...

关羽到底输在张飞哪里 蜀汉灭亡后两家后人为何完全不同

关羽到底输在张飞哪里 蜀汉灭亡后两家后人为何完全不同

对蜀国灭亡后,张飞家族无人敢动,关羽却满门被杀?关羽输在哪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63年,司马昭制定三路伐蜀计划,当时姜维迅速提出战略防御措施,但是刘禅呢?却听从宦官黄皓的意见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最终蜀国被曹魏所灭。在刘禅宣布投降之后,张飞家族没有人敢动,...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之时,商鞅就没想过主动起兵造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制定的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国君(当时还没有皇帝)的最高权利。要维护国君的最高权利,一个内容就是杜绝“造反”事件的发生。商鞅制定法律的时候,穷尽心血,把一切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上了...

徐盛: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曾获得君主大壮

徐盛: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曾获得君主大壮

徐盛(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地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

三国时期曹丕杀曹洪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三国时期曹丕杀曹洪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曹魏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曹洪是曹氏宗族大将,深受曹操喜爱,并且多次救过曹操,曹洪家里很有钱,但是很吝啬,曹丕年轻的时候,曾向曹洪借钱,曹洪居然不借,因此得罪了曹丕,曹丕怀恨在心。曹洪也是要钱不要命的...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对为什么韩信会被宫女用竹竿戳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主流的说法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曾经给了韩信一份“三不杀”的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在看得见天地的地方都不能杀韩信、金属兵器也不能用来杀韩信,这不等于就是黑了韩信一块“免死金牌”吗?到底是谁要杀韩信史...

王钦若:北宋时期宰相,促成封禅泰山,深得宋真宗信任

王钦若:北宋时期宰相,促成封禅泰山,深得宋真宗信任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人。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宰相,“五鬼”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 。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