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高煦为何没能继承皇位?朱棣选择朱高炽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12)400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高炽 登基,是为洪熙,明朝第四位皇帝。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朱高炽因身体肥胖(疑似肥胖症)行动不便,故而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次子朱高煦则孔武有力,故而生性凶悍、更加好武。由于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多次立功,且至少两次救过朱棣性命,因而朱棣对其更加偏爱一些,甚至暗中许诺将来立其为储,反而对行动不便的长子颇为不喜,可为什么最终还是立朱高炽为太子了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朱高煦为何没能继承皇位?朱棣选择朱高炽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一:立嫡立长的传统,不可轻易废长立幼

在中国历史上,为了确保皇位的传承有序,不至于像少数民族政权那样经常发生夺位之事,“立嫡立长”便成为了议立储君的最重要标准,在嫡长子没有过失的情况下,很难打破这种桎梏。

基于“立嫡立长”的传统,朱元璋为了确保大明江山的稳固,不至于出现“主少国疑”的现象,对于明朝的皇位传承也进行了规范,《皇明祖训》明确记载“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毋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

有了朱元璋这条祖训,朱高煦想要获得储君之位实在太难,就算朱高炽因故无法继承皇位,他也只能在没有皇太孙的情况下才能成功,可事实上当时皇太孙朱瞻基已经出生了。这种情况下,朱高煦就很难获得朝臣的支持,反之朱高炽却获得了大量朝臣的支持。

如果朱棣是为不计后果的昏君倒还罢了,或许凭借喜好便废长立幼了,奈何朱棣乃是为雄才大略的雄主,他不得不为大明后世考虑,自然不敢轻易开“废长立幼”这个口子。

原因二:朱高炽性格仁善,颇得朝臣支持

朱高炽虽然因为身体原因,行动极为不便,但他却并不是好吃懒做的无能自主,反而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再加上靖难之中表现出的超常政治才能,使得他获得了大量朝臣的认可。

靖难之役爆发后,世子朱高炽奉命留守根基之地北京,一方面以万人之军成功抵挡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进攻,另一方面还通过妥善调集粮草,有力支撑了朱棣主力在外征战。靖难四年期间,由于朱棣经常在外作战,后方的政务基本都是由朱高炽负责,而他也的确处理的井井有条。

可以说,朱高炽虽然在靖难四年中不如朱高煦那般屡立战功,但其所表现出的政治潜力,却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再加上其性格仁善的原因,获得了当时大量朝臣的支持。朱棣在立储方面也曾有过犹豫,因而征求内阁首辅解缙的建议,解缙便说,“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明史·解缙传》)

朱高煦为何没能继承皇位?朱棣选择朱高炽的原因是什么?

可见,朱高炽虽然为朱棣所不喜,但他在朝臣中的声望却很高,朱高炽能够坐稳储君之位,离不开解缙、杨士奇、杨荣、杨溥和黄淮等大量朝臣的支持。

原因三:朱高炽不受待见,朱瞻基却讨喜

不知道是不是“隔代亲”的缘故,朱棣对朱高炽这个儿子不是很喜欢,却很喜欢这个嫡长孙,甚至给出了“此乃大明朝之福也”的评价,不仅亲自挑选当时的著名文臣对其进行教导,甚至在远征漠北之际还经常将其待在身边,亲自教导其带兵打仗的知识。

在翰林学士和朱棣的教导之下,朱瞻基可以说是文武双全,朱棣对于这个嫡长孙可以说是相当满意,经常带起离开京城去狩猎和军事视察。永乐三年(1405年),在解缙明确表示支持“立长”之后,朱棣还面有不悦之色,仍然犹豫不决,而当解缙说了一句“好圣孙(朱瞻基)!”两人却相视而笑。

可以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有一定程度是因为这个自幼便极为出色的嫡长孙。也正因如此,在永乐九年(1411年)时,年仅十二、三岁的朱瞻基便被确立为了皇太孙。

原因四:仁孝徐皇后和诚孝张皇后的影响

这是大家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点。事实上,由于朱棣不喜欢朱高炽,但却喜欢朱瞻基,并对儿媳张氏很满意的原因,诚孝张皇后便经常带儿子入宫去觐见朱棣和徐皇后,一方面可以尽力弥补父子之间的裂痕,另一方面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朱棣的决定。

朱高煦为何没能继承皇位?朱棣选择朱高炽的原因是什么?

同时,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样,徐皇后对朱棣的影响同样十分巨大,在朱棣意图废长立幼之时,正是由于徐皇后和大臣们的一致阻拦,才使得朱棣没有最终下定决心。

可以说,正是有仁孝徐皇后和诚孝张皇后的影响,才帮助朱高炽稳住了太子之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9/20335.html

“朱高煦为何没能继承皇位?朱棣选择朱高炽的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封离他最近 刘封为何不救关羽

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封离他最近 刘封为何不救关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兵败樊城,刘封为何见死不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有名的古典文化小说,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三国这一时期的历史变幻、金戈铁马。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关羽...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的武宗南巡又称之为正德南巡之争、明武宗南巡之争。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是年二月,刚从北部边地太原、宣府巡视回来的朱厚照,又决意南巡,并于二月二十五日正式...

历史上赵云咋蜀汉真的是个杂号将军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赵云咋蜀汉真的是个杂号将军吗?真相是什么?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各方政权为争得霸主地位,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在这其中武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原,在各种较量制衡中,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也就是历史上...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办过一起非常大的案子,就是空印案,涉案人数多达几万人,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一起冤假错案,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朝初期,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向当时的首都南京报告地区的财政收入。但是朱元璋发现,所有的地方官员都是带着...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历史上雍正为何对十三弟胤祥那么好?他们俩关系好到了哪种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更何况陪伴的还是在历史上向来以对待兄弟刻薄出名的雍正,别看雍正对待其他兄弟动辄夺爵圈禁,甚至将八弟胤禩和九弟胤禟折磨致死,连同母的亲弟弟胤禵都被...

吕蒙: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

吕蒙: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年时随孙策为将,累封别部司马,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

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六国国君的

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六国国君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了解历史学的人都知道,历史学和社会学上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定律:那就是时代的进步,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会受益。因为时代进步的同时,许多逆着时代潮流的人,会在时代前进的大趋势下被击打、被摧毁。——...

历史上关羽被围困麦城时,为何没有突围?

历史上关羽被围困麦城时,为何没有突围?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关羽是汉末三国名将,被称为万人敌,在巅峰时期,解白马之围,于万马军中斩杀了勇冠三军的河北名将颜良,后来,又秒杀了河北名将文丑,战斗力爆表,袁绍的河北四庭柱被他干掉了两个,无人可敌。然而,关羽兵败麦城时,却被东吴潘璋和朱然欺负,关羽为何杀不了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