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慈禧为什么能成为独掌清王朝大权的太后?她为什么能成功?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14)550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她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是晚清时期的实际统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虽然各个朝代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底蕴存在着差距,但是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是相同的。自秦始皇建立秦朝以来,封建王朝的皇帝手中的权力越来越统一集中。如果我们将秦朝统一六国看做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阶段,那么清朝末年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最后阶段。

不仅皇帝的权力变得越来越集中,清朝末年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慈禧太后掌握朝中大权,而两位皇帝手中的权力并不大,皇权旁落。按道理来讲,慈禧太后只能起到辅佐皇帝的作用,为什么她能够获得凌驾于两位皇帝之上的至高权力呢?

这还得从慈禧太后的人生经历聊起。大约在1852年二月份,慈禧还不是太后,她还是待嫁闺中的叶赫那拉氏,即将成为一名秀女。17岁那年,她按照清朝的相关规定进入内廷,完成选秀过程并且成为了兰贵人;两年之后,兰贵人获得晋封机会,变成了高高在上的懿嫔;又过了两年,她顺利生下了同治皇帝,并取名为爱新觉罗·载淳,最终成为贵妃。

慈禧为什么能成为独掌清王朝大权的太后?她为什么能成功?

此时,咸丰皇帝的身体因为患有太多的病症,再加上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外国军队攻入清朝管辖的范围,使得咸丰皇帝出现心力交瘁的状况。身为贵妃的慈禧乘机在咸丰皇帝的身边学习到更多的治理方案,咸丰皇帝甚至将批阅奏章的权力全权交给了她。在此之前,清朝从来没有出现一位妃子能够获得批阅奏章的权力,这也使得在朝廷任职的大臣非常不满慈禧的行为。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离开人世。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咸丰皇帝的葬礼以及选择一位能够担当大任的人继承皇帝的位置。咸丰皇帝去世之前,选择了八名大臣辅佐小皇帝的工作,即顾命大臣。咸丰皇帝早已预料到皇权旁落的危险,所以他准备了两枚印章,一枚交给了皇后,另外一枚交给了即将成为皇帝的爱新觉罗·载淳。

既然已经交代完后事,咸丰皇帝以为就此没了后顾之忧,但他却忽略了成为皇太后的慈禧拥有着别人无法预料到的野心。原本顾命大臣和慈禧皇后存在着权力制约的关系,顾命大臣可以辅佐皇帝的政务,慈禧太后也可以发表个人观点。然而,顾命大臣的所作所为却严重制约了慈禧太后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慈禧太后联合奕訢发起了政变,从此刻开始,慈禧太后便成了紫禁城中最有权力的女人。

爱新觉罗·载淳成功继承帝位,并且正式被人们称之为同治皇帝。在位期间,同治皇帝重用贤臣,从而让清王朝出现了少见的繁荣;其次他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为手中的权力添砖加瓦;最后,他还制定了发展海军和陆军的各项方案,史称同治中兴。可是繁荣的局面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此时慈禧太后越来越贪图享乐,皇帝和慈禧太后正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中,同治皇帝渴望获得统一的权力,而慈禧太后决不可能答应儿子的要求。

慈禧为什么能成为独掌清王朝大权的太后?她为什么能成功?

于是慈禧太后想了一个阴招,那就是让儿子为自己修缮已经被烧毁十分严重的圆明园。众所周知,外国军队掠夺了园内的金银珠宝后,还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使得其修复的难度特别大。恰逢清王朝并没有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此时并不是修缮圆明园的好时机。

但同治皇帝早已经对权力渴望已久,他不可能放过一丝一毫的机会。既然大臣不同意,那么就将反对的大臣全部革职。就在同治皇帝坚决开工的时候,慈禧太后扮演了老好人的角色,不仅成功阻止同治皇帝修建圆明园,还在朝廷内外树立了负责任大家长的形象,可谓是一箭双雕。

1875年到1881年间,发生了三件大事。之一件事情是同治皇帝没能全部收回权力就撒手人寰,光绪皇帝顺利顶上;第二件事情就是清王朝和沙俄在伊犁的归还问题上进行谈判,并且成功收回了大部分的 *** ;第三件事情就是慈安太后离开人世,慈禧一家独大,而光绪则沦为了傀儡皇帝。官方给出的慈安太后离世原因为脑瘀血,但史书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不少人认为慈安太后的离世与慈禧有关。1884年,军机处被罢免,慈禧顺利地掌握了全部的权力。

反观从兰贵人到独自掌握清王朝权力的慈禧太后,她之所以能够成功,还存在着两个重要的原因。

慈禧为什么能成为独掌清王朝大权的太后?她为什么能成功?

之一个原因:皇帝并没有特别多的远见和判断能力。

众所周知,皇帝缺乏大量的实践经验。即便皇帝能够通过教书先生,了解到大量的知识,但对于皇帝来说,缺乏实践就等于纸上谈兵。事实上,光绪皇帝曾参与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一方面是因为光绪皇帝只有知识,缺乏实践的经验,做事 *** 太激进;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朝廷中的官员是慈禧太后的亲信,朝堂本质还在慈禧的掌控之下。

第二个原因:慈禧作为宫斗冠军,她早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反观历史上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太后和女皇帝,她们都拥有着特别多的经验和魄力,这些都是能力尚浅的小皇帝比不了的。无论是西汉时期的吕后,还是唐朝时期的武则天,她们都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后人对其褒贬不一,但这可以体现女子当自强。清朝的慈禧是宫斗冠军,她早已经明白朝廷内外的尔虞我诈,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获得权力和培养亲信简直就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

慈禧的人生经历使得她能够获得凌驾于两个皇帝之上的权力,再加上社会动荡不安,此时慈禧当政更能够凸显出大时代的背景。所以无论慈禧太后到底能力如何,她都可以成为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权力集大成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9/20750.html

“慈禧为什么能成为独掌清王朝大权的太后?她为什么能成功?” 的相关文章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满州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三任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提起康熙的皇后,几乎所有人想起的都是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弥留之际生下的孩子,被康熙在幼年的时候,就封为了皇太子,被康熙抱在怀里长大。由此可见,皇太子是子凭母贵。更让所有人相信,康熙的...

三国时期夏侯惇曾被吕布挟持过,是怎么回事?

三国时期夏侯惇曾被吕布挟持过,是怎么回事?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绑架、劫持是我们小时候看的港片里最常出现的镜头,在群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也曾经发生过一次有意思的“绑架事件”。吕布派人把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惇绑架了,到底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让我给家娓娓道来……曹操最信任的“二号首长”我们简单说一下夏侯惇在...

诸葛亮死后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死后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仁义,赈济灾民。起家奋威校尉,参与讨伐山越。募兵守卫牛渚,迁偏将军。参加洞口之战,加号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授九江太守。参加石亭之战,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

六国后宫中的女人那么多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她们又是怎么处理的

六国后宫中的女人那么多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她们又是怎么处理的

还不知道: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可六国后宫中的女人该何去何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巩固统治,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功绩流传千古。但有一件事情却让他很头疼,那就是六国后宫中的众多美女该如何处置呢?全部处死太过残忍,...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时期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何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扑朔迷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八阿哥胤禩给康熙进献了一只海东青,结果康熙看到的却是一只死鹰,于是康熙勃然大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并当众说出了要与胤禩断绝父子关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