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怎么成为死对头的?
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怎么成为死对头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人,都是在明末崛起的农民将军,他们两个人有着同样低微的出身,也有着同样高的作战天赋。仅仅几年的时间,就将已经建朝几百年的明朝弄得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两个人一起从卑微时开始奋斗,名声不相上下,一度齐名。在抗明的过程中两个人还成为了好友,如此相似的两人为何会从之前的并肩作战的队友一步步反目成仇成为死对头的呢?
在小编看来,主要原因还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双方在各方面都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尤其两人作为当时最负声望的起义军领袖,都想着能最终一统华夏,入主中原,作为势均力敌的两支力量,当然谁也不肯让步。两个人岁数相同,而且在起义之前的生活经历也很相似,一个人曾经是驿卒,另一个人则是当过捕快。都算处于社会的中下层,而在起义后都投奔到了高迎祥的手下。可以看出,他们二人的成功前的经历基本上一致。那么这两个人之间都发生过什么矛盾呢?
双方的之一次重大矛盾发生在武昌战役中。
公元1643年初,李自成在占领了孝感、汉川和汉阳府后,兵锋直指武昌。明朝大将左良玉望风逃窜,直接躲到了池州(今安徽贵池)城内。这样,湖北境内的官军非常薄弱,李自成攻取武昌可谓是探囊取物。然而,李自成部恰巧发生了罗汝才和贺一龙火并一事,李自成忙于处理此事,无暇东顾。这样一来,给了张献忠攻占武昌的机会。此时的张献忠驻军于安徽潜山一带,他看到李自成忙于处理内部事务,湖北守备空虚之机,挥师西进,进入湖广。一路连克黄梅、广济、蕲州、蕲水、黄州、麻城,并于公元1643年五月二十九日占领了武昌。
平心而论,张献忠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攻占武昌,于李自成将左良玉大军吓走以及在武昌西面摆出一副大军压境的形势是密不可分的。毕竟是李自成帮他牵扯住了武昌一方大部分的注意力,他才可以趁机将其拿下。而当李自成听说他攻占武昌,并且在武昌建立政权的消息以后,非常不满。他感觉到了来自李自成的不满,由于他此时拥有的兵力远不如李自成强大,为了避免与李自成产生冲突,他决定放弃武昌,挥师湖南。
然而,当张献忠放弃了武昌后,李自成却由于需要北上对付刚刚出关的明军孙传庭部,也没有向武昌进军,而是选择向河南用兵。这样一来,武昌反而重新落入了左良玉官军手中。双方的之一次矛盾就这样过去了,虽然没有发生正面冲突,但是在两方的心中都积攒了怒气和怨气,并且留下了一颗刺。最后在第二次矛盾中彻底爆发出来,发生了正面冲突。
双方的第二次重大矛盾发生在川北之役中。
张献忠初入四川时,曾在名义上奉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为正统地位,遵用永昌年号。但实际上,张献忠的入主四川就是准备与李自成裂土而治。不久,李自成被清军击败,为了进一步拓展起义军的生存空间,李自成派黎玉田和马科统兵收取川北一些张献忠尚未收取的州县,这样一来,直接触犯了张献忠的利益。张献忠忍无可忍,亲率大军来到川北,一举击败了马科部,把李自成的大顺军赶回了陕西。川北之役标志着张献忠与李自成的公开决裂。
根据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当时的李自成并没有想要于张献忠争夺四川的野心,因此,他出兵的地方都是张献忠尚且没有收取的州县。其实他是在可以避免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但即便如此,这种行为仍然严重伤害了张献忠的感情和双方的和气。而张献忠的心里始终憋着这口气,所以才会在川北之役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大军进攻李自成占领的陕西汉中府,结果被守将贺珍击败。这个行为将双方矛盾进一步恶化,彻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不死不休。
在小编看来,他们双方都没有想到一件事情,就是双方的自相残杀只能便宜一个势力,就是清军。两方只顾着互相争斗,正好给了清军一个各个击破的好机会。在汉中之战不久后,李自成就在清军的进攻下放弃了陕西,而近在咫尺的张献忠却见死不救。这样一来,大西政权就失去了北满的屏障,他占领的四川也就直接暴露在清军的威胁之下。张献忠见死不救的时候或许没想到自己下场会是这样吧?他也终于为自己的见死不救吞下了覆亡的恶果。
后来他们双方的死都和清兵有关,双方只顾着互相争斗却都轻视了清兵。李自成在吴三桂表示投降并且带兵进京的时候,没有派自己的嫡系重要力量去山海关驻防,结果最后失败了。而一路逃亡到了南方的时候,在湖北这个地方还是因为他性格中的自大,自己轻易带着几十个人就在前方探路,结果却被地主武装所杀。曾经攻占北京城的他,最后却死在了地主的武装手中,这可真不是死得其所啊。
而张献忠最后死亡的原因是因为轻视清八旗,虽然在初期听到旗兵攻入四川打过来,张献忠觉得守不住就烧了成都而撤走。但是撤退过程中,对于斥候回来报告说清军八旗先锋已经追上来还不相信,就亲自前去查看,但张献忠又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居然只带着少数随从出营观察,也没有作任何战斗的准备。双方隔着一条水沟相遇。张献忠由于走得太近被清兵一箭射中左胸,坠马而死。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明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李自成与张献忠的同室操戈绝对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整个汉族人民面临清军剃发易服的民族压迫面前,二人不以拯救民族大业为己任,反而为了一己私利大打出手,最后只能最后身死也只是为私利,而不是为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