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没有防备赵高?原因是什么呢
秦始皇为何没有防备赵高?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赵高一直是后世比较有争议的一个人物,骂他的人说他是祸国殃民的宦官太监,可又有人说他是为赵国复仇的“义士”。其实,这主要缘于他的身世之争。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也就是说,他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卑贱的烙印,这或许就是他日后要争权夺势、出人头地的动机。
但有些史学家却认为,赵高是赵国的公子,其父当年在长平之战后被秦国作为质子,在隐宫中认识其母亲,生下了赵高。
而赵高之所以不惜伤残自己的身体,自宫后进入秦宫,引发秦朝内部一系列争斗,杀尽秦朝宗室,最终导致秦朝灭亡,其目的就是要为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死去的45万将士报仇雪恨。
基于这一点,赵高不愧为是一位英雄,应该受到称赞和敬仰。但我们所学到的历史中,赵高就是一个“指鹿为马”的祸国乱臣,手段残忍,心狠手辣,为人阴险狡诈,令后世不齿。
实际上,赵高是秦国宫廷中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型人才,而且是一个底子比较干净的宦官,之所以能得到秦始皇和秦二世的信任,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
赵高从小就知道自己出身低微,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努力学习本领。他发奋读书,聪敏好学,又懂得审时度势,看到秦朝急需大量的懂法律的人才,就积极学习法律知识,为自己的从政之路打好基础。
除了精通法律外,赵高的文采也出众,书法更是一流,可以与丞相李斯媲美,以至于后来秦始皇统一文字时,让赵高和李斯分别用小篆书写《爰历》六章和《仓颉》七章,作为全国规范字帖。
而且,赵高体格魁梧,身体强壮,熟弓剑兵器,武艺非同寻常,善骑术,车技也精湛,很快就在宫中渐露头角。
当秦始皇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时候,就想着为自己所用,尤其知道赵高精通法律就更加赏识,让赵高做了“中车府令”,掌管皇帝车舆,并负责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
从此,赵高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与秦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他服务的对象是两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秦始皇和胡亥,为他以后涉足秦国政治权力的核心和中枢打开了大门。
虽然赵高做了“中车府令”,不算是什么大官,就是给皇上管车的,但赵高这个“中车府令”有些特别,史书中对秦官都以“车府令”记载,唯独赵高在“车府令”前加了一个“中”字。
这个“中”字,实际上是秦始皇给赵高的一个特权,可以自由进出宫廷,可见赵高一开始就受到了秦始皇的器重。这个职位至关重要,不仅要负责皇上车马管理和出行随驾,不是皇帝信得过的人,是绝对不能担当的。
根据秦朝法律规定,中车府车士,至少需要十年的驾龄,而且体格健壮,身手灵活,车技熟练,武艺高强。而这些赵高都基本具备,但这些都不是秦始皇喜欢的主要因素,秦朝八百中车府卫各个都是能手,并非赵高一个。
秦始皇之所以赏识赵高,主要还在于他的聪明才智和个人能力,其文学和书法的造诣,法律的精通,以及为人勤奋,做事认真,果断敢行,这些才是秦始皇喜欢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他的法学知识,堪称为法律专才。
不过,赵高的命运也差一点断送。他曾触犯过法律,获罪入狱,大臣蒙毅审理此案,依照法律要判赵高死刑,是秦始皇惜才,赦免了赵高的死罪,还让赵高官复原职。赵高从此就对蒙毅记下仇恨,后来借胡亥之手除掉了蒙毅。
赵高经过这件事后,深知伴君如伴虎,做事就更加小心翼翼,对秦始皇也感恩戴德,鞍前马后服侍,对公子胡亥更是尽力尽心教授法学知识,逐渐赢得了秦始皇的充分信任,以至于让赵高兼管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可以代拟诏书。
这么重要的事情让赵高来做,可见秦始皇已经把赵高当成了心腹。据史记载,赵高“管事二十余年。”也许在秦始皇心目中,赵高就是一个干净的没有任何背景的宦官,秦始皇不担心赵高能谋反篡权。
况且,秦始皇也没有给他更高的职位,一直就是一个“中车府令”,多年的相处也印证了赵高的兢兢业业,说他能翻起大浪,秦始皇绝对不相信。
虽然赵高在朝廷政治舞台上没有位置,但他却有两个介入权力中枢的秘密武器:一个是胡亥,一个就是掌管着皇帝符玺,可以发布命令。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他不敢,秦始皇死后,他的这两个武器都用上了,从此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
从“沙丘之变”,再到陷害李斯,最后杀死胡亥,赵高手握大权,铲除忠良,打击异己,让秦朝宗室互相残杀,导致天下大乱,秦朝灭亡,自己也不得善终,死在子婴手下。
不能不说,赵高这个隐患是秦始皇亲自埋的,也正是秦始皇,开启了灭亡秦王朝的宦官干政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