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追封父亲,嘉靖帝受到朝臣反对建文帝却没有?
追封,在古代是一件常见的事,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开国皇帝即位后,都会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比如曹操至死没有称帝,所以曹丕即位后,追封曹操为“魏武帝”。再比如孙权登基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当然,也有不是开国皇帝,同样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的情况,比如本文所要说的建文帝朱允炆,就在即位后自己的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不过,朱棣即位后,又将其复称懿文太子)。
与此相对应的是,明朝中期的嘉靖皇帝,则将自己的父亲追封为“兴献帝”,庙号睿宗。不过,嘉靖皇帝的这一举动,遭到了当时众多朝廷大臣的反对,乃至于在明朝历史上形成了“大礼议”事件。那么,问题来了,建文帝朱允炆追封父亲为皇帝,无人反对,为何嘉靖帝追封其父却有很多人反对?
一
首先,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5月17日,朱标病死。朱标死后朱元璋痛哭不已,将他祔葬在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公元1398年,朱允炆即位后追尊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对于建文帝朱允炆来说,追封父亲的行为,没有遭到什么反对。究其原因,在于朱标生前被朱元璋确立为太子,而且在朝廷的文臣武将中颇有威望。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朱标立为世子。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明朝刚刚建立时,朱标就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子,正式确认了他是明朝皇帝的继承人。再加上朱标性格仁慈宽厚,获得了朝廷文臣武将的支撑。因此,建文帝追封朱标为皇帝,可谓理所应当了。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想要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则不是理所应当的,这是由朱厚熜继承皇位的形式所决定的。
二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死后无嗣,也没有亲兄弟。于是,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不是来自于他的父亲,而是属于兄终弟及的情况。并且,朱厚熜和明武宗还不是亲兄弟,而是堂兄弟,也即在血缘上不是一个父亲。
与此相对应的是,建文帝之所以能够成为明朝第二位皇帝,表面上是直接继承朱元璋的,实际上还是因为他的父亲朱标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不然的话,朱元璋完全可以册立朱标的兄弟为太子,而不用将皇位传给年轻、缺乏经验的朱允炆。对于嘉靖皇帝朱厚熜来说,即位之初就琢磨着怎么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尤其是让嘉靖恼怒的是,内阁首辅杨廷和等大臣,更是要求嘉靖认明武宗朱厚照的父亲为礼法上的父亲。
三
对此,嘉靖皇帝自然不愿意了,要求追封自己的父亲兴献王为皇帝。但是,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等大臣看来,明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以明孝宗朱祐樘为父亲。并且,嘉靖皇帝的兴献王,只是一个藩王,更不能追封为皇帝。同时,在历史上,像嘉靖这样方式即位的皇帝,也很难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比如之前的南宋时期,那几位从旁支入继大统的继嗣之君,如宋孝宗、宋理宗、宋度宗的父祖,同样没有加任何帝、皇尊号。
其中,宋孝宗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对于宋孝宗赵昚这位皇帝,只是将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秀安僖王,不仅没有帝号,也没有庙号。因此,嘉靖既给自己的父亲追封为“兴献帝”,还追封其庙号为睿宗,这自然引起了众人的反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庙号的授予是比较严格的,比如西汉的皇帝中,只要汉高祖、汉武帝等少数几位皇帝才有庙号。
四
最后,综上,嘉靖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的行为,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激烈反对。不过,虽然杨廷和等众多大臣反对嘉靖,但是,也有人支持嘉靖。比如正德十六年(1521年)七月初三,新科进士张璁上疏支持明世宗,认为明世宗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经过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嘉靖帝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
通过大礼议之争,嘉靖皇帝不仅实现了追封父亲的目标,更借此掌握了明朝朝廷的大权。比如在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与明世宗意不合,杨廷和这位大臣罢归故里。嘉靖七年(1528年),杨廷和被削职为民,次年在新都逝世,年七十一。在此基础上,明世宗朱厚熜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