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在历史上都有何故事?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14)320

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是个群星汇粹的年代。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得益于北宋太祖赵匡胤提倡的“重文轻武”国策,我国北宋王朝在文化方面可谓十分繁盛。良好的文化环境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而要提到当时“文豪”级别的大人物,许多人都会想到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欧阳修、《资治通鉴》的编纂者司马光、以《临川先生文集》传世的王安石,以及有“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之称的苏轼。

上面提到的这四位大文豪曾经先后活跃在北宋的文坛,并且个个都堪称是领军级别的人物。巧合的是,这四位杰出人物还基本活跃于同一个时代,这就不免让人产生好奇——常言道“文人相轻”,那么这四位当时的文坛巨匠曾经进行过怎样的往来,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按照年龄排序,四人当中年纪最长的是生于景德四年(1007)的欧阳修,其次是天禧三年(1019)出生的司马光。司马光降生两年后的天禧五年(1021),王安石出生,而后直到景祐三年(1037),四人中最小的苏轼才终于姗姗来迟。

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在历史上都有何故事?

尽管欧阳修与司马光是最年长的两位,但从史料记载来看,他们二人直到治平四年(1067),也就是前者花甲之年时才有了初次交集。这一年,宋英宗病逝,宋神宗即位,而担任参知政事的欧阳修则向新皇帝表示司马光其人“德性淳正,学术通明”,应当予以重用。于是,很快司马光便被任命为翰林学士,不久后又升为了御史中丞。

欧阳修与王安石的初次相见是在嘉祐元年(1056),不过,此前他便多次举荐过这位思想独到、锐意进取的后辈。要说到他们两人的交往,就不得不提及欧阳修的弟子曾巩。景祐四年(1037),王安石来到京城,并很快与年纪相仿,且同样文采出众的曾巩结为好友。很快,曾巩便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而后者在看过王安石的文章后也“为之延誉”,认为其才华确实非凡。

后来,欧阳修先是举荐王安石为谏官,又考虑到他需要俸禄养家糊口而将其封为了群牧判官,颇有提携之恩。可惜的是,王安石主张进行较为激进的变法,这和欧阳修的观点背道而驰,即使如此,此后二人的关系仍然比较友善,王安石也始终保持着对前辈的感激和尊敬。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受过欧阳修提拔的司马光对王安石的主张全盘反对,以至于三次写信给他列举新法的弊端。不过,对此王安石也用书信的方式进行了反驳,甚至还对司马光代表的守旧派加以批判。另外,苏轼也并不完全认同王安石的变法,还因此遭到贬谪。可见,如果说王安石和其他三人的关系不太好,那恐怕就只是因为政见这一个因素。

仁宗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担任礼部贡举主考官,并录取了当时初到京城的苏轼。在这里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那便是欧阳修误以为苏轼的答卷是上文提到的曾巩所作,于是为了避嫌故意只给了第二名。总之,司马光、王安石、苏轼三人都曾经蒙受欧阳修的提携,可见四人中最年长的欧阳修确实颇有长者风范。

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在历史上都有何故事?

元丰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守旧派领袖司马光被起用为相,而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则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当初,苏轼曾经因为不认同王安石的许多政治观点而遭到其打压,被贬到黄州等地。司马光掌权后,很快便将苏轼调回京城,且让其一路升官到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不过,苏轼尽管不支持激进的变法,但也不认可对新法进行全盘否定的做法,甚至主动批判守旧派中存在的贪腐问题。因此,苏轼在被变法派排挤之后,又惨遭守旧派打压,彻底失去了在朝中的立足之地。不得不说,尽管苏轼失去了守旧派的扶持,但却贯彻了自己的信念,做到了彻彻底底的“对事不对人”,这是值得称赞的。

总的来说,欧阳修他唯才是举,提拔了与自己政见相似的司马光、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王安石,以及处于两种思想之间的苏轼,也因此得到了其余三人的尊敬。司马光与王安石因为一个主张节流,一个主张开源而走向了决裂。不过,司马光在王安石死后主动提出“宜优加厚礼”,且评价王安石道:“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可见二人并非不死不休。

司马光和王安石原本都对苏轼颇为欣赏,但苏轼坚持内心的想法,结果得罪了两方,换来了自己屡遭贬谪。作为四人中的晚辈,苏轼曾称赞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评价司马光“忠信孝友,恭俭正直”,也曾代表哲宗起草诰命表示王安石“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其实,这四人作为当时才华顶尖的人物,大体上还是相互敬佩的,只不过因为政见不同才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0/25851.html

“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在历史上都有何故事?” 的相关文章

明英宗都已经被抓了 最后为什么还能活着回到明朝

明英宗都已经被抓了 最后为什么还能活着回到明朝

对明英宗为什么能活着离开瓦剌,返回明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明英宗,很多网友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土木堡战神”:当然这个说法是一种调侃,意思是讽刺明英宗在土木堡一战中,导致明朝数十万精锐部队被瓦剌军队全歼,同时,导致了明朝面临亡国危机。不过,明英宗还是创造了一个...

历史上朱棣没有跟朱标争夺过太子之位,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朱棣没有跟朱标争夺过太子之位,是因为什么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回想我国封建王朝,曾给世人留下太多遗憾和无法弥补的创伤。比如在古代,明明某些人很厉害,可偏偏天妒英才,结果导致不错的局面瞬间变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比如大将霍去病,抗金英雄岳飞,秦始皇的太子扶苏,又比如朱元...

纪晓岚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纪晓岚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说起这位纪晓岚大人能被现代人认识,那就多亏了那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6岁的纪晓岚,被人们称为神童,从此一路神童。从乡试,到殿试。从解元,到进士出身。从平民到走进朝堂,这一路纪晓岚31岁。文采出众的纪晓岚,在仕途的路上却变得坎坷。因为他没有得到重用...

何进不死汉朝会乱吗 后面还有没有三国战乱

何进不死汉朝会乱吗 后面还有没有三国战乱

如果何进没有死,也许就没有三国之乱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三国,就不能不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何进,东汉最后一个外戚。正因为他的一个重要决定,使得风雨飘摇中的东汉王朝彻底土崩瓦解,变成了群雄割据一方互相混战的局面。引用曹操的一句话:“乱天下者...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198年-223年),字叔武,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建武将军。孙河第三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初擢为武卫都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参与由吕蒙指挥的袭击荆州行动,从讨关羽于华容,招揽...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顾荣:西晋末年大臣、名士,拥立司马氏政权南渡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