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被赐封三公后,为何会有人对此不满?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葬于高陵。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在此之后,曹丕开始笼络与扶持自己的政治势力,并打击与排除异己。为此,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同时还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虽然说夏侯惇没有什么军功,但他自曹操起势之初就一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在战争过程中甚至失去了一只眼睛,再加上他对曹操忠心耿耿,即便不做汉臣,也要做曹操手下的魏臣,因此夏侯惇深得曹操的喜爱。在曹操去世后,曹丕将忠于曹魏的夏侯惇晋位为大将军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曹丕同时还将贾诩晋位为太尉,就让人有些不服气了。
要知道太尉属于三公之一,地位尊贵,而且身为三公之人必须品性完美,是朝中无可非议的标杆型人物,因此三公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然而当年董卓在长安城中被吕布与司徒王允等人密谋诛杀后,西凉军群龙无首,郭汜等人本打算就此四散而归,然而此时贾诩的一句话改变了西凉军的命运,也让整个长安城成为了一片废墟。正因如此,贾诩的品行与道德不被世人认可,当孙权得知贾诩出任三公时,他甚至对曹丕的行为进行了嘲笑,可见曹丕当时封贾诩为三公的行为确实不受人待见。
但实际上,即便是曹丕分封的三公中的另外两个人,也就是是华歆和王朗,这两人的德行其实也不足以出任三公。虽然世人对华歆道德操守的评价还不错,王朗也因博学雅识而出名,而且在《三国演义》中,王朗出口成章,还曾出出言斥过诸葛亮,可见后世对王朗的能力还是认同的。然而华歆虽然号称颇有良好的品德,但在伏皇后串通自己的父亲伏完密谋刺杀曹操的事情败露后,就是这位号称有良德的华歆拉扯着伏皇后的头发将伏皇后拖出宫殿,而这位皇后可是汉室正经的皇后,华歆有如此做法,确实担不起道德楷模之名。王朗先投孙策,后降曹操,也不见得在道德上有多能拿得出手。虽然这两人曾经都是两千石太守,但就能力与品德来说,这两人确实没有资格担任三公。
相比华王两人,其实贾诩才是最配当三公的人。贾诩不贪不攀附,也不争权夺利。而在为世人诟病的西凉军问题时,当时贾诩等人是在弘农,两关之间,因此他们即便要逃回去,也必须要过长安,在这样的情况下,贾诩只能让他们放手一搏,毕竟等到王允准备充足,那就更没希望了。
后来贾诩劝张绣,也是出于对当时行事的考量,虽然在硬实力上,袁绍肯定是强于曹操,但当时曹操的地盘还是比较大的,那时如果张绣投降曹操,那么如此一来,曹操就可以有足够资本与袁绍对峙。而袁绍虽然前期兵力和物资准备充足,但后劲不足,以贾诩的眼光自然看得透彻。正因如此,贾诩给张绣的建议是正确的。在跟随这几个主公时,贾诩没有出过不利于自己主公的主意,而且他出的这些注意都很好,让他当时的主公都很好的躲避了风险,获得了更大的利益,这样看来,贾诩就是忠臣,因此在品德上,贾诩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也有足够的资本当太尉,从而他能位列三公没有问题。
笔者认为,贾诩虽然被后世诟病为“毒士”,但他每次出言都有他自己的理由,而且是为了他的主公着想,相对而言,贾诩对比华歆和王朗,他更有资格位列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