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退位?又为何传位给赵匡胤后人?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6)108

宋高宗,名赵构,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我们都知道,赵构是一个非常迷恋皇位的人。当年岳飞等抗战派正打得顺风顺水的时候,赵构却十二道金牌把岳飞召了回来,阻止他继续北伐。而且还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岳飞。

赵构杀掉岳飞,后世虽然有人评价说,他是害怕岳飞变成新军阀,做大拥兵自立。但作为历史定论的是,赵构其实是害怕把徽钦二帝(或者其中一个)迎回来后,夺了他的皇位。毕竟他们才是正牌的皇帝,而赵构是自立为帝的。如果他们回来,赵构似乎是应该退位的。就算赵构不退位,他要处理他们也是很难的。比如明朝的时候,瓦剌把俘虏过去的明英宗放回来,当时的明代宗就觉得相当棘手,对他严防死守,但是最终还是被他夺了皇位。

所以说,赵构担心徽钦二帝回来,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他之所以担心,也正是他非常迷恋皇位的表现。

然而,说赵构非常迷恋皇位,可是,他为什么却把皇位禅让给了宋孝宗呢?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退位?又为何传位给赵匡胤后人?

之所以说这件事奇怪。除了因为宋高宗很迷恋皇位以外,还有三个奇怪的地方。一是宋高宗当时只有56岁,身体还很好。如果是在一般的古人那里,56岁确实也已经不小了,而且差不多算是一个老年人了。但是考虑到宋高宗最终活了81岁,由此可见,宋高宗身体确实是很好的。

二是宋高宗是主动禅让的。古代有不少君王禅让的现象。但所有这些禅让,都是被逼迫的结果。李渊禅让皇位给李世民,是因为被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也是被逼迫。就算是历史上主动禅让的典范,比如说尧舜禅让,按照《史记》说来是主动禅让,但按照《竹书纪年》说来,其实是继位者逼迫的结果。所以说,真正主动禅让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三是宋高宗禅让的并不是自己亲儿子。宋高宗有过儿子,但夭折了,后来他再也没有生育。宋孝宗并非宋高宗亲儿子,而且甚至不是赵光义一脉的后代,而是赵匡胤一脉的后代。禅让给不是自己亲儿子的人,已经让人不理解了,宋高宗竟然还禅让给与自己血缘关系隔得很远的人,难道这还不奇怪吗?

有这么多奇怪的事,但是宋高宗竟然还把皇位禅让了。那么,宋高宗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有人可能会说,宋高宗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是希望宋孝宗帮助他去北伐。

这个话看起来不对,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实际上,宋高宗当初之所以要阻止岳飞北伐,既是因为害怕徽钦二帝回来后,抢了他的皇位。同时也是害怕岳飞等人拥兵自重,对他中央集权的统治不利。

不过等到他56岁的时候,那些将领们的兵权都纷纷被他夺走了,不会再担心诸侯割据的问题了。同时,徽钦二帝也已经去世了,没有人再回来抢夺他的皇位了。这时候,从国家的利益来讲,举行北伐是比较恰当的。因为,宋高宗让更加年轻有为的宋孝宗来主持北伐事宜,也是比较恰当的。

不过,这话似乎也说不过去。因为就算宋高宗想北伐,他也不一定让宋孝宗来主持,他完全可以自己主持。因为如果说他自己来主持的话,只要北伐成功了,他就可以洗刷自己投降卖国的骂名。至于当年杀岳飞的事,他完全可以推给秦桧,认为是秦桧蒙蔽了自己,因此才出现了这个错误。毕竟秦桧当时已经去世了,往他身上泼多少污水,他都不会回应。而且还会受到天下人的支持,他何乐而不为的。古代的皇帝都是很在乎身后名声的。有机会洗刷自己,为什么不洗刷呢?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退位?又为何传位给赵匡胤后人?

由此可见,说宋高宗是为了组织北伐才禅让皇位给宋孝宗,显然是说不过去的。那么,宋高宗当年究竟为什么要禅位呢?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宋孝宗去世后,他的谥号是“孝”,这样一个谥号,在历史上其实是比较少的。宋孝宗为什么谥号“孝”?就是因为他虽然不是宋高宗的亲儿子,但是对宋高宗非常孝道。宋高宗禅让以后,他给予了宋高宗非常优厚的个人待遇。宋高宗去世以后,他甚至立马就把自己的皇位也禅让给了儿子,去给宋高宗守陵。更重要的是,就算他当了皇帝,对宋高宗也是言听计从,早请示晚汇报,基本上和宋高宗没有发生过什么矛盾。

这样,宋高宗虽然禅位了,但他相当于还在位上,就像后来的乾隆皇帝一样。同时他还乐得轻松,不会去处理那些琐事。禅位以后,宋高宗有权力又轻松,他何乐而不为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1401.html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退位?又为何传位给赵匡胤后人?” 的相关文章

九子夺嫡中八爷党实力比四爷党还要强 八爷党是怎么输的

九子夺嫡中八爷党实力比四爷党还要强 八爷党是怎么输的

对清朝“九子夺嫡”,为何是实力强大的八爷党会输给更弱小的四爷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八爷党不是输给了四爷党,而是输给了康熙。“九子夺嫡”时,八爷党完全就是碾压四爷党的存在,那个时候胤禩从未输胤禛,他稳稳压着胤禛一头。只是,八爷一党的势力越来越大,锋芒也太过暴露,最终...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把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他能彻底解决内忧外患,实现复兴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一路上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其展现出来的魄力和眼光,是很多人都无法匹及的,而提到大明朝的覆灭,也会有不少人十分心疼崇祯皇帝,但是也有不少人说,如果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的话...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重兵...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还不知道: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为何不称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七年(1650年),清王朝中大权紧握的摄政王多尔衮不慎在打猎途中受伤,一个月后就因伤势过重而撒手人寰。这期间,顺治帝从多尔衮卧床养伤开始就不断派人前去问候,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更是极为哀悼。为了表示自己...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诸葛亮手中为何总是拿着一把羽扇,是怎么来的?

诸葛亮手中为何总是拿着一把羽扇,是怎么来的?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不论是出入庭院还是带兵打仗,手里都会拿着一把羽扇,那么这把扇子有何讲究和来历吗?坊间关于羽扇的来历说法不一:一说是师傅水镜先生送的。师傅给了诸葛亮两样宝贝,羽扇和八卦衣。 师傅也有交代,每遇...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对名将严颜在投降张飞后,为何就此“销声匿迹”了?他去哪里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名将严颜在归蜀后,之所以会毫无建树,给人一种“销声匿迹”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严颜严颜本是蜀中名将,在蜀汉内部非常有名气,再加上他资历老,能力强,所以不少蜀汉将领,都...

张公谨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公谨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唐太宗为了纪念一同打天下的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的二十四位功臣画像。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张公谨是唐朝名将,在玄武门之变与平定东突厥时立了大功,深受李世民重用与信任,得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公谨原本是王世充旧部,为何能获得李世民的大力信任一,投靠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