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唐太宗的孙女,百姓为何给她立碑?
她是唐太宗的孙女,百姓还为她立碑,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是纪王李慎,曾任封州刺史,任内政绩卓著,被皇帝嘉奖,百姓自发立石刻碑,颂扬其高尚的德行。
武则天当政时期,李氏诸王谋反,李慎拒绝参与,但还是被武则天流放巴州,病逝于途中。
李慎有个女儿叫李楚瑗[yuàn] ,被朝廷册封为东光县主,受父亲的影响,李楚瑗自幼知书达理,崇尚节俭,过平凡朴素的生活。
李楚瑗八岁那年,父亲李慎得了重病,她不肯吃饭,父亲爱惜女儿,就骗她说自己已经病愈了。
李楚瑗观察父亲,发现父亲脸色依旧很难看,就开始不睡觉了,人们都纷纷夸赞这个女孩孝顺。
李楚瑗长大后,嫁给了太子司议郎裴仲将,当时很多妃子及公主等宗室女子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唯有李楚瑗不事奢华,甘于清贫。
姐姐、弟弟嘲笑她说:“人生富贵在于得志,你独自过勤苦的日子,这是图个啥啊?”
李楚瑗回答说:“我从小就喜好礼仪,现在我过得不正是我小时候向往的生活吗?自古以来,女子恭顺节俭是一种美德,放纵奢侈是丑恶的行为,令父母蒙羞是我所畏惧的,富贵为无意间所得,没啥值得炫耀的!”
父亲病逝后,李楚瑗极为悲伤,“号恸,呕血数升。”
为父亲守孝期满,依旧拒绝涂脂抹粉,坚持了二十年素面朝天。
《资治通鉴》记载:李慎去世后,八个儿子“相继被诛,家徙岭南。”
李楚瑗在封地东光县兴修水利,教导民众大量种植桑麻,养蚕育茧,将长安的缫丝、织锦的技艺传播到渤海之滨。
数年之间,东光县及周边区域成为大唐十分重要的丝织品产业基地,当地的丝织品成为了地方特产,引来各地的商贾,丝绸贸易往来不断。
李楚瑗在丈夫去世后,一直孤身寡居。
临终前,唐中宗复位,她对儿子说:“为我谢亲戚,酷愤已雪,下见先王无恨矣!”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李楚瑗病逝。
唐中宗“为举哀章善门,下诏褒扬”。
东光百姓为纪念她,为其立碑,并把东光称作“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