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麾下之一猛将龙且对他到底有多重要?
龙且是项羽手下之一猛将,他死和与韩信对决的潍水之战,此时距离项羽自刎乌江,还不到一年。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项羽出身于楚国贵族,楚国执政向来有家族主脉当权、支脉辅政的习惯,这个习惯潜移默化间也影响了项羽的用人,那就是任人唯亲!
西楚高层将领几乎都是项家亲属。就连鸿门宴上千方百计保护刘邦,与汉军态度暧昧的项伯,也依旧被项羽所信任。而韩信、陈平这样有才能的将领,却得不到重视,纷纷转而投奔到刘邦麾下。
龙且是项家的家将,从项梁起兵之日起,他就一直跟随项家军的脚步征讨暴秦。而且龙且这个人作战比较勇猛,每次都冲锋在前,对项羽的十分忠诚。因此,龙且在项羽军中地位很高,官拜大司马。
而英布、季布、钟离昧等人,虽然与龙且同为项羽手下“五大将领”,却因为种种原因,和项羽产生了分歧。尤其是九江王英布,最终在项羽的猜忌和刘邦的拉拢下,走向了反抗西楚的道路。
这就导致西楚这边,能独当一面且又让项羽用着放心的将领,也就剩下龙且一人。不得不说,项羽在用人方面确实有很大问题。
除了用人外,项羽的战争策略也出现了偏差。分封十八路诸侯的格局定下来后,项羽并没有把刘邦视为之一对手,他首先要消灭的,是敢于挑战项羽分封权威的齐王田荣,用来震慑其他有异心的诸侯。
这就给了刘邦可乘之机,刘邦趁着项羽主力深陷齐地的机会,顺势出汉中夺取了关中广大地区,甚至还纠集诸侯联军50万攻占了项羽的大本营、西楚都城彭城!
但随后项羽的回首一击,就将刘邦赶出楚国地界。只是不知为何,项羽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彭城修整了近一年时间。等到项羽率兵奔赴中原地区时,刘邦已经在三秦大地站稳脚跟,还依靠荥阳、成皋等地的有利地形,和项羽玩起了持久战。
此时的项羽,一心只想在正面战场消灭刘邦,却不想正中汉军下怀。刘邦率领汉军主力,和项羽在正面战场周旋,而韩信却则另走一路从北方大举出击,一路向东消灭了赵、代、燕、齐等割据势力,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大包围。
收服齐地是对项羽战略包围的最后一环。田广、田横不敌韩信,于是倒向昔日敌手项羽一边,项羽也深知齐国的战略地位,于是派出龙且率领20万大军,前往支援齐国。
龙且自认为征战无数,而且不久前还战胜了倒向刘邦的九江王英布,自信心爆棚,心中就有些看不起新崛起的韩信。他认为韩信没有什么本事,早年间全靠他人救济过活,甚至还甘愿受胯下之辱,一定是个胆小怕事之人。
盲目轻敌是兵家大忌,韩信就利用了龙且骄傲自满的心理。两军隔着潍水摆开阵势,韩信稍作抵抗就向后退却,引龙且亲自率领先头部队前来追击。
没想到,在龙且渡河追击之时,韩信掘开上游的堤坝,大水直接将楚军拦腰截为两段。此时,龙且身边只有少量亲随,后面的大部队要么被水淹,要么就是隔在对岸过不来。
韩信看火候差不多了,于是立即调转头来,集中兵力将龙且斩杀。随后汉军一路追击,在城阳俘虏了全部楚兵,项羽分兵两线出击的作战计划全面 *** 。
前线战败的消息传来,项羽也感到恐慌。一向习惯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对阴谋诡计不屑一顾的项羽,这次也不得不放下身段,派使者武涉前往齐国去劝说韩信脱离刘邦,结果韩信不为所动。
此时,战争的天平已经开始向汉军倾斜。龙且20万大军的覆没,让项羽在兵力调遣上十分吃紧。此前,由于大将曹咎的冒进,让项羽失去了敖仓这个大粮仓。项羽不得不从后方楚地调遣军粮,却由于战线太长,后勤供应时常得不到保障。
韩信在潍水之战的胜利,也坚定了各地诸侯依附刘邦的决心。尤其是彭越,频频在项羽后方搞游击战,使项羽的粮草供应更加困难。在古代战争中,粮草供应往往直接决定胜负,比如官渡之战,曹操一把火烧了袁绍的粮草,结果占据优势的袁绍不战自溃。
由于项羽缺乏战略上的规划,再加上他对自己军事作战能力的超强自信,使得楚军的注意力始终全部摆在与刘邦对峙的正面战场。等到后来韩信平定北方,这就让项羽陷入了两线奔波的困境,使他无法对刘邦展开有力攻势,更无法消灭刘邦的主力。
拖延下去的结果,就是在这场拉锯战中,项羽的资源逐渐被消耗殆尽。而项羽的同盟们,也在刘邦的拉拢之下,开始对项羽形成包围。
龙且战死,齐地归汉,是楚汉争霸的一个转折点。20万楚军的覆灭,让项羽完全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在各条战线上都只能疲于应付,总体上已经是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