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弘时犯了什么罪,为何会被削除宗籍?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23)420

雍正是清朝极有作为的一个皇帝,甚至有评价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满清恐怕早已衰亡。”雍正仅在位13年,就连子嗣都没有多少。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雍正的女儿,在他即位之前就全部去世了,所以他后来只能收养了三个女儿。十个儿子中,又有六个夭折,剩下四个分别为弘时、弘历、弘昼和弘曕。然而在这仅剩的四个儿子中,雍正还将弘时削除宗籍,导致其郁郁而终。

弘时其实是雍正第四个儿子,序齿为皇三子。不过因为前面几个哥哥都夭折了,弘时又变成雍正实际意义上的“长子”。在《清史稿》中,关于弘时的记载仅16个字:“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雍正本来就子嗣单薄,弘时又是存活皇子中的长子,如果真是像《清史稿》中所说,他是因为“放纵不谨”,就被雍正削除宗籍,实在让人难以信服。那么弘时到底犯了什么错,雍正才会气得将其削除宗籍,史书为何无任何记载呢?

弘时是否受重视

虽然《清史稿》中,对于弘时的记载很是模糊,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其他史料中,找出关于弘时一生短暂经历的蛛丝马迹。

首先,他的生母是齐妃李氏,李氏很早就嫁给了雍正,在潜邸时为侧福晋。雍正即位后,将李氏封为齐妃,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和贵妃年氏。雍正本来子嗣就少,这时候弘时作为其长子,生母又得宠,自然是受到父亲重视的。

其次,弘时的嫡妻董鄂氏出身名门,是尚书席尔达之女。席尔达是清朝要臣,曾参与过平定三藩之乱,因立下大功得到康熙赏识,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等,是当时政坛上炙手可热的人物。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雍正对弘时是重视的,不然他不会为其找一个如此背景的妻子。

最后,弘时在成年娶妻之后,仍然与雍正住在一起。雍正即位从雍亲王府搬到宫中,还是带着弘时一家住进去的。按理来说,他应该为弘时另择府邸,可他并没有这样做,就完全可以证明,他对弘时是极其重视的。

从史料我们可以得知,至少到了雍正二年底,雍正与弘时的关系都还很正常。而且通过以上几件事,我们也可以肯定,作为雍正当时的长子,弘时是很受重视的。那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弘时到底犯了什么错

《清史稿》中说,弘时“放纵不谨”被削除宗籍,但我们看当初康熙之一次废太子胤礽,他怒斥胤礽:“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太子“越位处事”是相当严重的,等同于有了谋逆的心思,但康熙后来还是原谅了胤礽,恢复了其太子之位。而弘时因为“放纵不谨”就被削除宗籍,况且他还不是太子,这样的惩罚,看起来实在太过严重了。

那么弘时最可能做了什么呢?在其他史料中我们可以找到,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曾下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钦此。”

圣旨中主要提及几件事:其一,雍正要将弘时过继给允禩为子;其二,既然允禩已被撤去黄带,玉牒除名,那么弘时过继之后,也理应做相同处置;其三,撤去黄带后,弘时要交给允祹“约束养赡”。

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弘时在允禩与雍正为敌的时候,曾私下支持过允禩。所以雍正将他过继给允禩,意思是你不是站在他那边吗,那你干脆去给他当儿子吧。而且这件事,在后来庄亲王允禄给乾隆上书的一份奏折中,也看出端倪。

弘时犯了什么罪,为何会被削除宗籍?

允禄在奏折中这样说道:“总理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等谨奏,为钦奉上谕事。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月奉上谕,从前三阿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特加严惩,以教导朕兄弟等,使知儆戒。……臣等查三阿哥从前原因阿其那获罪株连,与本身获罪撤去黄带者不同,今已故多年,蒙皇上笃念兄弟之谊,欲仍收入谱牒,于情理允宜。应钦遵谕旨,将三阿哥仍载入玉牒。俟命下之日,交与宗人府办理可也。谨奏请旨。依议。”

这份奏折主要是请求乾隆念及兄弟之情,将弘时重新收入玉牒,不过却又提及关于弘时事件的几个要点:其一,弘时是受到允禩的牵连;其二,雍正曾对弘时小惩大诫,但弘时并未因此而改变立场,最终雍正不得不对他做了进一步处置。

从允禄等人的奏折也可以看出,弘时的确与允禩一事有所关联。而能够让雍正如此生气,唯一的解释就是,弘时曾站在允禩一边,与父亲在政治上产生了对立,甚至可能做出对雍正生命产生威胁的事。

当然,也有可能弘时并没有与父亲对立,而是有人刻意诬陷他。但不管弘时有没有支持过允禩,他受到允禩牵连倒是极有可能。不过关于这一切,史料中都不见记载。

史书为何无记载

弘时作为长子,不可能在史书上仅留下只言片语,就算他犯错之后的事没有记载,那么之前与雍正还很和谐的时候呢?

这就要从康熙时期说起了,都知道康熙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且他一生子嗣众多。但尽管如此,康熙在世时,也只有三个儿子被封为亲王,他们分别是:皇三子胤祉,封和硕诚亲王;皇四子胤禛,封和硕雍亲王;皇五子胤祺,封和硕恒亲王。

后来,康熙又亲自为亲王挑选了爵位继承人,其中胤祉的长子弘晟为诚亲王世子,胤祺的长子弘昇为恒亲王世子。按理来说,当时作为雍亲王长子的弘时,就该被封为雍亲王世子,可史料中并没有相关记载。

按照清朝制度,宗室年满15岁就可授爵,当时弘时已经17岁,却没有受封,这就很奇怪了。或许有人会说,弘时并非嫡子,但恒亲王胤祺的世子弘昇也是侧福晋所生,因此这便不是理由了。

弘时犯了什么罪,为何会被削除宗籍?

除此之外,雍正刚刚即位的时候,也进行了一次册封。其中,与雍正关系更好的兄弟允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这就不说了。但就连雍正的政敌允禩也被封为和硕廉亲王,还在幽禁中的废太子允礽都被封了郡王,可雍正偏偏没有册封自己的长子弘时。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雍正和弘时直到雍正二年底,关系都还很正常,所以这件事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康熙和雍正都没有理由,在当时不去册封弘时,如果弘时真有什么问题,大可以说出来,毕竟就连废太子允礽的罪名都可以说得清清楚楚。

康熙和雍正这里难以找到原因,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考虑关于弘时受封的事实,是否被某人下令删除了呢?至于可能被谁删除了,笔者再举一个例子,大家或许会有些想法。

众所周知,雍正即位后,确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清实录》中有记载:“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宫,密书上名,缄藏世祖所书正大光明扁额上。”

就是说雍正即位之后,立马就写了一份传位诏书,放在了“正大光明”牌匾之后。可当雍正驾崩后,众人拿出来的遗诏,上面却写着:“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稍微了解历史的朋友就知道,皇四子弘历,是在雍正十一年,才被封为和硕宝亲王的。既然传位诏书是雍正元年所写,为何会出现雍正十一年才有的“宝亲王”?

由此可见,最后拿出来的这份诏书,并非一开始雍正写的那份。那么开始那份传位诏书上,写的到底是谁的名字,就不得而知了。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写的是弘时的名字,后来弘时犯错被削除宗籍,雍正又重写了一份;一种上面始终是弘历的名字,只不过后来雍正可能觉得写得不太好,于是重写了一份。

也就是说,弘时在没有犯错之前,是雍正的长子,还很可能曾经占着雍亲王世子的名分。虽然弘时最终彻底失宠,被雍正削除宗籍,但他始终有过这些名分,因此乾隆才会刻意将一切都删去不存。

而且允禩、允禟、弘时这些人的宗籍,是雍正亲自下令削除的,但乾隆即位后,仍然决定恢复他们的宗籍。他还给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圣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结党妄行,罪皆自取。皇考仅令削籍更名,以示愧辱。……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意颇悔之,怨尤诽谤,亦情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之,若将有待……”

意思是为这些人恢复宗籍,实则是雍正的遗愿。但仔细想来,这到底是雍正的遗愿,还是乾隆的修辞,就不得而知了。如果只是乾隆个人决定,那他为弘时恢复宗籍,实在就太耐人寻味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0/27386.html

“弘时犯了什么罪,为何会被削除宗籍?” 的相关文章

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

寿梦让皇位兄终弟及,造成了什么影响?

寿梦,吴国第十九位国君。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春秋时期小国林立一派乱象,周部落的太子泰伯为了父愿,和弟弟仲雍上演了一出“千里奔吴”的历史大剧,在无锡的梅里建立了句吴小国,也就是后来古吴国的前身。句吴在泰伯的领导下与世无争,一直安稳于勤耕劳作之中,虽然谈不上强...

辛毗: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辛毗: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辛毗(?~235年),字佐治,颍川郡阳翟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陇西辛氏,早年投靠冀州牧袁绍,拒绝司空曹操征召。官渡之战后,跟随青州刺史袁谭。曹操攻下邺城后,历任议郎、相府长史、魏国侍中,支持曹丕成为世子。曹丕即位后,授侍中、广...

韩信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厉害 底层到将军只用了四年

韩信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厉害 底层到将军只用了四年

对历史上的韩信到底有多厉害?从流浪汉到大将军,他仅用了4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是木兰诗里面关于战场的描绘。我们从中可以感受战场的残酷,还有从中脱颖而出的英雄气概。面对那恐怖的战场,正如当年明月先生所说,我们大部分人看到残肢与鲜血头颅横...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约223年),字文仪,南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事刘璋,拜梓潼县令。刘备攻取成都后,加入麾下效力,所治地方都有政绩。迁司盐校尉,管理盐铁收入。识人有术,知人善任,提拔吕乂、杜祺、刘干等贤才,全部官居要职。经营有功,拜蜀郡太守。建兴元年...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还不知道:官渡之战,曹操如何打败袁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语:《三国演义》虽然七分虚、三分实,但罗贯中通过自己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战乱纷飞、鼓角争鸣的乱世。在三国时期,除了各位枭雄的雄才大略、各位战将的气吞山河,更少不了背后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谋士,在《三国...

清朝时期的王爷能够罢免知府吗 有没有特殊情况存在

清朝时期的王爷能够罢免知府吗 有没有特殊情况存在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的王爷可以直接罢免知府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的王爷理论上不可以罢免知府,但是特殊情况下是可以罢免知府的。要明白这个问题,可以先说明一下清朝的官制和宗室爵位制度。清朝的宗室爵位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

有哪些与吕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吕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细阳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范年轻时为汝南县吏,后避难寿春,结识孙策,此后便为东吴效力。先后随孙策攻破庐江郡 ,攻克陈瑀,平定七县;随周瑜征战赤壁,因功拜裨将军,领彭泽郡太守。吕范对稳固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