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的原因是什么?对他有何好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25)370

东汉末年,几经动乱,经过数次兼并之后,天下最强的诸侯当属袁绍莫属。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当然,对于袁绍来说,是以冀州作为基础,这才攻占四州之地的。而就冀州来说,原本是韩馥这位诸侯的地盘。韩馥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当然,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参与者,也即韩馥站到了董卓的对立面。在东汉末年,韩馥与袁绍也曾经有意立刘虞为皇帝。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的原因是什么?对他有何好处?

当时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于是袁绍便用计夺取冀州,韩馥被迫投靠张邈。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冀州牧韩馥来说,是被迫将冀州让给袁绍的。换而言之,就后者来说,冀州不是自己一城一地攻占下来的,而是采用计策夺取的。对此,可能很多人要感到疑惑了,在东汉末年,各个诸侯之间为了地盘而展开激烈的较量,比如为了荆州之地,曹操、孙权、刘备这三大诸侯可谓你追我赶,而韩馥却将冀州拱手相让,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东汉末年,韩馥是颍川郡人,为袁氏门生,担任御史中丞。中平元年(189年),凉州诸侯董卓入主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封韩馥为冀州牧。袁绍因废帝问题与董卓决裂,逃往渤海,被董卓封为渤海太守,受韩馥节制。不过,到了公元191年,韩馥就在袁绍的软硬兼施之下,选择让出了冀州牧的宝座。对此,在笔者看来,韩馥之所以将冀州拱手相让,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也即不止一个原因的影响。一方面,韩馥作为袁氏门生,很难和袁绍彻底决裂。

众所周知,在东汉末年,袁绍、袁术都出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这也是他们一开始势力强于曹操的重要原因。《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炟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所以,就韩馥来说,作为袁氏门生,自然不好和袁绍彻底决裂,也即在袁绍夺取冀州的时候,韩馥缺乏势不两立的底气。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袁氏对韩馥有提拔、举荐的恩情,更因为袁氏的门生故吏所组成的势力,让韩馥感到忌惮。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的原因是什么?对他有何好处?

另一方面,初平二年(191年),韩馥的部将麴义反叛,韩馥与麴义交战,结果失利。袁绍既已准备夺取冀州,就与麴义结交。对于鞠义这位武将,虽然名气不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吕布等人。但是,在东汉末年,鞠义的勇猛却是不应该质疑。在投靠袁绍后,鞠义曾率军和公孙瓒作战,为袁绍击败公孙瓒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笔者看来,鞠义的韩馥,显然让韩馥深受影响,也即韩馥要和袁绍决战的话,手底下自然要有勇冠三军的武将。

可是,鞠义作为自己的手下,已经背叛自己,从而和袁绍结交了,这不仅震慑到了韩馥,也对韩馥麾下的将士士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说鞠义的背叛是内忧的话,那么公孙瓒的进攻,无疑是韩馥面临的外患了。在鞠义背叛韩馥后,逢纪对袁绍说:“可与公孙瓒相闻,导使来南,击取冀州。公孙必至而馥惧矣,因使说利害,为陈祸福,馥必逊让。于此之际,可据其位。”至此,袁绍谋取冀州的行动正式开始。

《三国志·袁绍传》中所载的“馥军安平,为公孙瓒所败。瓒遂引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也即公孙瓒的节节胜利使得冀州内部逐渐分崩离析,部分郡县投靠开始背叛韩馥。而这,逐渐压垮了韩馥的心理防线。对于冀州牧韩馥来说,一开始自然不愿意让出冀州,毕竟在东汉末年,冀州人口充实,加上较少受到黄巾之乱的影响,拥有争夺天下的基础。不过,在内忧外患之下,冀州牧韩馥逐渐无计可施了。

在这一关键时刻,韩馥阵营中两大势力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也即出现了倒戈的情况,其中,就以荀谌为首的颍川势力开始倒向袁绍。《三国志·袁绍传》中记载了一段荀谌与韩馥的对话,内容就是力劝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荀谌,字友若,荀彧之兄(一说荀彧之弟),荀绲之子,颍川人。因此,荀谌的倒戈,无疑会对韩馥麾下的颍川士人造成直接的影响。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的原因是什么?对他有何好处?

最后,在荀谌倒戈袁绍的时候,以田丰、审配为首的冀州本土势力因为一直受到韩馥的打压,所以对于此次冀州危机采取了冷眼旁观的态度。不过,在笔者看来,保持中立的态度,实际上就已经偏向于袁绍了。由此,正是因为内部势力的倒戈,加上公孙瓒的步步紧逼,促使冀州牧韩馥放弃了抵抗。值得注意的是,在韩馥决定向袁绍投降的时候,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得知后劝阻韩馥说:“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袁绍现在仰我鼻息,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补给,立刻可以将其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也即在韩馥麾下,虽然出现了不少倒戈或者中立的势力,但是,依然有一些文臣武将忠心耿耿,不愿意归降袁绍。

不过,韩馥和公元214年的益州牧刘璋一样,都缺乏顽强抵抗的勇气。所以,对于麾下将士的劝谏,冀州牧没有听从。接着韩馥让出官位,搬出官邸到中常侍赵忠的旧宅居住,派其子给袁绍送去印绶从而让位。不久之后,袁绍接管冀州后,封韩馥为奋武将军,但既没有兵,也没有官属。后来,韩馥离开冀州,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在厕所中以刻书用的小刀自杀。因此,作为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韩馥以一种让人不可思议的方式,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对此,你怎么看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0/27859.html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的原因是什么?对他有何好处?” 的相关文章

王畅:东汉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畅:东汉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畅,字叔茂,东汉时期大臣,王龚之子。大将军梁商辟王畅为茂才(即秀才),曾先后任齐王刘喜之相、司隶校尉、南阳太守之职,并四次征拜尚书令。任职期间,均以守正严明著称。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人物生平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皇室亲贵多仰仗权势横行当地。地方官...

韩林儿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韩林儿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韩林儿,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韩山童之子,曾被推为大明王。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小明王韩林儿的身份可是非同一般。准确地说起来,他算得上是红巾军的开国君王。为什么说他是开国君王呢?红巾军起义能够发展起来,韩山童是功不可没的。韩山童在元末的时候发动农民起义,他的做法,和历史上的那些农民起义领袖的做法,都是...

吕常: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为官清正俭朴,深得民心

吕常: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为官清正俭朴,深得民心

吕常(161~221),荆州南阳博望人,三国时期曹魏横海将军、章陵太守,为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常以中勇,显名州司,试守雉长,执戈秉戎,慎守易,兵不顿于敌国,坠不侵于四邻,拜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王师南征,与充军从,奄有...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好皇帝,他一心为民,想要杀尽天下贪官,但是朱元璋有个缺点,就是特别的暴躁,就比如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朱元璋却要阉掉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曾秉正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南昌,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他通过别人的举荐被授予为海州学正。到了洪武九年...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办过一起非常大的案子,就是空印案,涉案人数多达几万人,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一起冤假错案,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朝初期,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向当时的首都南京报告地区的财政收入。但是朱元璋发现,所有的地方官员都是带着...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还不知道:汉文帝和汉景帝为什么那么短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孝文帝(简称汉文帝,以下全部用简称)、汉景帝40来岁就驾崩了,这就会让您强烈的认为,他俩怎么这么短寿?其实并非如此。短不短寿要看跟谁比。1、跟历史上的盛名显赫的明君令比,他们的确短寿。开创“文景之治”...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还是坏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虽然颇具才能,但在其父汉灵帝采纳宗室之狼刘焉设立州牧的建议后。东汉的灭亡已经大势所趋,即使光武再世也难以挽回。因此汉献帝做了数十年的儿皇帝后,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东汉王朝至此灭亡...

汉朝皇帝在和匈奴和亲的时候 汉朝为何只嫁不娶

汉朝皇帝在和匈奴和亲的时候 汉朝为何只嫁不娶

对汉匈和亲,为何汉朝皇帝从来不娶匈奴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别说汉朝皇帝不娶匈奴女子,就是放眼整个中国五千年封建社会,中原皇帝娶夷狄女子为正妻的也是非常少见的,中原与夷狄和亲,几乎全部都是中原王朝把女子嫁给夷狄君主,不觉得奇怪吗?《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凤阁舍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