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张飞之死的真相是什么?因为白旗白甲难以筹备?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27)310

大家好,说起张飞之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程昱郭嘉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陈寿

蜀之诸将,惟飞最雄。——祖龙图

关羽张飞是刘备左膀右臂,这二位辞世,蜀汉集团基本上被废掉了一半武功。正如曹操所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尽管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注定北伐是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关羽之死,有人说是关羽擅自发动战争,有人说是刘备诸葛亮坐视不救,有人说是关羽没搞好内部团结,就连关羽牺牲地点和方式,正史中也是记载不一。比关羽牺牲更扑朔迷离的,是张飞之死,所谓范疆张达因为“白旗白甲难以筹备”只是一个难以自圆其说的借口,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汉朝的印染技术,探寻其中的阴谋:罗贯中的春秋笔法,留下了众多谜团,而这谜团一一破解之后,幕后元凶就原形毕露了。

谜团之一:范疆张达何许人也?

范疆张达何许人也?他们刺杀张飞之后,为何没有得到孙权的封赏?这都是问题。

在三国正史中,范强(为了方便,下文还是称之为疆)张达就露了一面:张飞遇刺之前,他们是“帐下将”,成功刺杀张飞之后,两个人就消失在了东吴,而降将糜芳则一直替孙权带兵征战——那厮被关羽骂了一顿就叛国投敌,在东吴被虞翻骂了两顿,也没见他逃回西川。

历史上张飞之死的真相是什么?因为白旗白甲难以筹备?

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在《三国演义》中,范疆张达是“帐下两员末将”。

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都证明了一点:范疆张达并不是高级军官,手下有没有直属部队都是个问题,即使有,也没有多少。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范疆张达为什么要当这个出头鸟找揍?

张飞部下,总共才有一万人,范疆张达顶天也就是个“百人将”,有几个人有铠甲,两只手就能数过来,至于旗帜,更是可能只有一面,别人可能完不成任务。他们却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到老百姓家抢几床被子就解决了。

综合分析,范疆张达也就是张飞帐下的一个无名下将,按照法不责众、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原则,即使白旗白甲难以筹备,板子也打不到范疆张达 *** 上,他们跳出来叫苦,很可能是受人指使要拖延张飞出兵时间。

在出兵时间问题上,张飞是不可能妥协的,因为刘备给他下的也是死命令:“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

时间紧任务重,张飞只能拿范疆张达这两个不知趣的家伙杀鸡儆猴。张飞怒鞭范疆张达,属于中了激将法,但是范疆张达敢跳出来叫唤,一定是有人幕后主使的,这个主使者是谁,咱们最后再说。

谜团之二:在汉朝是制造白旗白甲难,还是制造黑旗黑甲难?

大家都知道,汉朝崇尚的颜色,一般是黑红黄三色,对应水土火三德,大汉朝堂上一般是文东武西黑红两色,军装也基本是黑红两色,这一点在严谨的历史剧中都有所展现。

不管刘备麾下张飞军中的将士们穿红穿黑还是穿黄,要变成蓝的绿的或许有困难,但要变成白色的,那就是一顿饭的功夫——放进大锅里煮一下就行了。这就是我们要说的问题关键点:后汉三国年间的纺织品和印染技术。

汉朝是没有棉花的,衣料以麻布和丝绸为主,张飞可以穿绸缎,小兵只能穿麻衣,至于被子,张飞可以盖“绵被”,小兵可能就是布被。

请注意,是“绵被”而不是“棉被”,其中用于保暖的,是叠压成片的蚕丝——基本相当于现在的蚕丝被。在春秋时期,达官贵人就可以盖绸缎里子面子的蚕丝被了:“渍茧擘之,精者为绵,粗者为絮。”

历史上张飞之死的真相是什么?因为白旗白甲难以筹备?

话题回到军装和旗子上来:军装是麻布,铠甲多为牛皮,旗帜有麻布和丝绸,在当时的生产工艺下,颜色都是用矿石或者植物煮出来的。

不管是蜡染还是扎染,布料的底色都是白的,时间长了,布料掉色,最后也会泛白甚至全白——这就是露出了麻布的本色。

事实上古代的孝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即五服),这五种孝服,以斩衰为更高规格,是没缝边的原色粗麻布衣服,一直到最寻常的缌麻,古代孝服都是黄不黄白不白的原色麻布衣。

我们翻阅史料得知,古代的染坊,都是“热染”,在1856年铂金发明合称染料之前,都是把石青、石绿、朱砂、雄黄、岱赭、黄土、白土、白垩、黄赭石或者靛蓝、茜草、红花、、槐花、姜黄、栀子、黄檗、紫草、紫苏、薯莨、五倍子、苏木等矿物植物染料,跟纺织物一起房子大锅里煮。

咱们看电视剧,刘罗锅自己吃荔浦芋头,给乾隆吃的修仁薯莨,就是染棕褐色常用的染料——荔浦芋头属于天南星目,修仁薯莨属于百合科。

因为古代印染技术和礼仪规定,张飞要求的所谓白旗白甲,就是没染色的麻布,制造起来极其容易,甚至不用去采购什么染料,只需把原有旗甲水煮褪色就行了。

这样看来,范疆张达跳出来唱反调,实际是给张飞添堵,这就难怪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大发雷霆了:你们是不是拿我当大傻子了?

谜团三:司隶校尉相当于特务头子,中军宿卫为何如此驰废?

张飞是汉昭烈帝刘备钦封的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按照《后汉书·百官志》的记载,这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官职:“司隶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职在典京师,外部诸郡,无所不纠。封侯、外戚、三公以下,无尊卑。”

也就是说,张飞除了当位比三公的车骑将军,还兼着类似后来都察院锦衣卫东西厂的差事,等于多半个特务头子。

历史上张飞之死的真相是什么?因为白旗白甲难以筹备?

从张飞这个职务来看,他应该并不是一个粗人,而且应该是具有相当才学的,否则刘备也不可能在委任状中特别强调:“以君忠毅,侔踪召虎,名宣遐迩,故特显命,高墉进爵,兼司于京。其诞将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称朕意焉。”

张飞干的,就是得罪人的差事,他的中军大帐,不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明里暗里,贴身护卫一定不少,范疆张达两个无名下将轻松潜入帐中,不但成功刺杀,还割走了首级,拎着带血的大包成功逃出军营,一路顺风顺水跑到东吴。

要说范疆张达没有幕后主使和接引者,恐怕狄仁杰是要问一问“元芳,这事你怎么看”的。

请读者诸君暂时客串一下李元芳,看看这张飞遇刺案中是否存在阴谋。

谜团四:张飞遇刺前后,他的副将是谁,在干什么?

一个并不存在的由头,导致了张飞遇刺,这一点令人疑窦丛生,以至于我们有理由相信张飞死于一场阴谋,至于主谋是谁,咱们还是先看看他的副将是谁吧。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时有张飞部将吴班,向自荆州来见先主,先主用为牙门将,使佐张飞守阆中。当下吴班先发表章,奏知天子;然后令长子张苞具棺椁盛贮,令弟张绍守阆中,苞自来报先主。”

张飞之死,颇像史太林(他还有另外一个译名)驾崩:都是跟部下一起喝大酒一醉方休,第二天早上才发现他已经挂了。

张飞遇刺,吴班象征性的追了一下范疆张达,然后就有条不紊地安排后事——很奇怪范疆张达进去的时候自称有机密要事禀报,浑身是血拎着首级出来,却没人盘问了。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罗贯中说吴班是从荆州来找刘备,这就是春秋笔法,让人们对吴班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那么这个吴班是不是从荆州来的呢?当然不是,他是国舅吴懿的弟弟!

历史上张飞之死的真相是什么?因为白旗白甲难以筹备?

张飞遇刺时是驻守在阆中的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国舅吴懿是“关中都督”:(吴懿)陈留人也。随刘焉入蜀。刘璋时,为中郎将,将兵拒先主於涪,诣降。先主定益州,以壹为护军讨逆将军,纳壹妹为夫人。章武元年,为关中都督。

吴懿早就跟随刘璋的父亲刘焉入蜀,已经通过联姻成了蜀中望族,他的弟弟吴班,也水涨船高当了大官:“以豪侠称,官位常与壹(懿)相亚。先主时,为领军。”

结语:张飞死于阴谋,主谋是谁?

读者诸君都知道,刘备伐吴,是在一片反对声中进行的,正史中没有记载诸葛亮反对,所以诸葛亮并没有谋杀张飞的动机——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荆州是丢不得的。

赵云是反对伐吴的,刘备没听,但也没处分赵云。

赵云是刘备心腹嫡系,有啥说啥,不管对错刘备都不会翻脸,但是对其他人,刘备可就不客气了:“宓为从事祭酒。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

这个“宓”就是只比父、许由、商山四皓的广汉绵竹人秦宓,他既是刘焉的老相识,也是蜀中名士的领军人物,说话比许靖还好使。

秦宓代表蜀中门阀世家站出来妄言天意,差点被刘备砍了脑袋,要是刘备不驾崩,他花多少钱也保不住命——让刘备愤怒的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劝谏,而是拿老天爷来说事儿,等于唱衰刘备,说他逆天而行。

为了阻止刘备伐吴,蜀中门阀世家当然是无所不用其极,而他们的做法似乎也有情可原:刘备帐下的赵云魏延一个护卫成都一个坐镇汉中,带的都是刘备荆州嫡系,跟着去伐吴的,基本都是蜀中儿郎——你们妹夫舅哥窝里斗,凭啥让我们川军当炮灰?

历史上张飞之死的真相是什么?因为白旗白甲难以筹备?

吴班在张飞遇刺之前无防范,张飞遇刺之后放任范疆张达轻松出逃,吴班本人也没有承担任何责任,后来还升任骠骑将军、绵竹侯,他哥哥吴懿当了车骑将军、假节、领雍州刺史、济阳侯。

不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故意弄错了吴班身份,就是陈寿作《三国志》,也没有给吴家兄弟作传,只是在“邓张宗杨传”中杨戏所做《季汉辅臣传》中简要介绍了吴家兄弟,并且说:“失其行事,故不为传。”

当朝两大国舅,一个骠骑将军一个车骑将军,生在同时代的陈寿居然说对他们的事迹不了解,这话谁信?

陈寿不为吴懿吴班立传,是不了解还是不好说?他们是不是刺杀张飞的主谋?这一点,想必读者诸君有应该有一个明断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0/28078.html

“历史上张飞之死的真相是什么?因为白旗白甲难以筹备?”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程咬金一生是什么样的 程咬金到底活了多久

历史上的程咬金一生是什么样的 程咬金到底活了多久

对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到底活了多久?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活到了七十七岁,并没有演义小说里一百二十岁那么夸张。而程咬金的真实经历,也和演义小说里描述的形象相去甚远。当然,真实的程咬金,一生也是相当传奇的。程咬金本是山东东平县人...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颍川人,王浑之妻。生卒年不详,约魏末晋初间前后在世。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父亲钟徽。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的妻子钟琰,是颍川人,她平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因此几岁的时候就能撰写文章。她聪慧弘雅,善于啸咏,她的礼仪法度,为中表所推崇,她写有文集五卷。人物...

朱高炽的弟弟敢争夺皇位 朱瞻基的弟弟们为何都很安分

朱高炽的弟弟敢争夺皇位 朱瞻基的弟弟们为何都很安分

还不知道:为什么朱高炽的弟弟敢夺位,而朱瞻基的九个弟弟皆安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很多网友看《大明风华》还以为朱高炽就朱瞻基一个儿子,张氏一个妃子,但是其实历史上,朱高炽有八个妃嫔,十个儿子。张氏是朱高炽的妻子,所生子女为嫡出,他为朱高炽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朱...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崇祯一杀了魏忠贤,大明就垮了?太监王承恩说了一句中肯的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心思细腻、想法繁多、权力欲极强的人。他草根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至于个中原因,并不是朱元璋...

杜夫人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杜夫人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自古美人配英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封建社会的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在家从父,嫁人从夫。那个时候属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而这个特殊的标签,也成了压在女性身上的一把沉重的枷锁。所以,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很多女性会在战争当中为了洁身自好而选择以死明志,换句话说,她们成了...

历史上李隆基为何不放过上官婉儿?一定要杀她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李隆基为何不放过上官婉儿?一定要杀她的原因是什么?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第一位女宰相,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凡事皆有因果。李隆基执意要杀才女上官婉儿,源于她的野心和欲望。上官婉儿的祖父名叫上官仪,龙朔二年(公元662年)被拜为相,可谓位高权重。上官婉儿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小姐。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本可以收获一个完美幸福的人生,...

汉昭帝刘弗陵是什么样的皇帝 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汉昭帝刘弗陵是什么样的皇帝 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还不知道:汉昭帝刘弗陵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何存在感那么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西汉的历代皇帝,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以雄才大略著称的汉武帝,然后就是草根翻身做皇帝的第一人:汉高祖刘邦。如果再让大家更深入的想一下,或许还有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汉景帝,...

华核: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曾劝谏孙皓不要牢门商才

华核: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曾劝谏孙皓不要牢门商才

华覈(hé)(219年—278年五月),字永先(唐代《建康实录》误记为永光),吴郡武进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覈先后担任上虞尉、典农都尉,后因文学而迁任秘府郎,后升任中书丞。孙亮即位后开始与太史令韦昭、薛莹等,编写《吴书》。孙皓即位后,封徐陵亭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