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和李耳原本是相交莫逆 两人最后为何分道扬镳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31)32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李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都知道刘邦在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小混混,不仅仅没有任何实在的事业,同样也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甚至一直到了30多岁,还是处于当时社会的底层。而此时的李耳呢作为在反抗秦国暴虐统治的过程中,重新建立赵国的人,被人们称之为赵王。他们两个人不仅仅在生活教育等各方面差距悬殊,同时在社会地位上也可以看得出明显的差距。然而就是这样代表着贫穷与富有的两个人,为何相交莫逆,最后又分道扬镳呢?

刘邦和李耳原本是相交莫逆 两人最后为何分道扬镳

两个身份地位差距如此悬殊的人,却在生活中产生了如此多的交集我们都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但细思我们不难发现,张耳应该是看中了刘邦的生活策略,刘邦虽然没有举世无双的才华,但他管理人的办法是一流的,这也是他作为市井之间的小混混锻炼出来的。而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并不罕见,刘备不也因为诸葛亮的才能而选择去三顾茅庐吗?要知道诸葛亮当时也只不过是一个农民,所以刘邦和张耳之间有交集也并不是十分奇怪的事情。

刘邦和李耳原本是相交莫逆 两人最后为何分道扬镳

他们两个人的交集,还有着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都和当时的信陵君有着密切的关系。刘邦非常的仰慕这个人,而李耳却是以这个人的后代而著名。李耳在生活中效仿信陵君的仗义疏,在财富上非常大方。而刘邦虽然没有钱,但是也追求这样的处事 *** 。由于有着很多的共同点,所以两人很快结识并互相欣赏,关系急速升温,而且后来两人共同反秦,同创西汉,这使得他们的情义十分坚固。

就是这样性格相近的两个人,为什么最后分道扬镳了呢?其实也很简单,当时的李耳作为开国功臣,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但是却不懂得如何保全自己。一方面他大肆的搜刮财富,给刘邦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面他又在当时的天下有着很好的名声,这就对刘邦的统治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再加上刘邦本身就对于自己的大臣有着非常强烈的猜忌之心,所以两个人虽然在年轻时相信相知,终于还是在最后产生了太大的间隙。

刘邦和李耳原本是相交莫逆 两人最后为何分道扬镳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使这两个人真正走到一起,与其说情投意合,不如说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同样的当他们对彼此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进入了冰点。再加上刘邦作为帝皇本来就不能用平常人的想法去评判,李耳到最后也没有摸清楚自己的身份,以皇帝的兄弟自居,我认为这是两人走向不同方向的重要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0/28893.html

“刘邦和李耳原本是相交莫逆 两人最后为何分道扬镳” 的相关文章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对项羽手握十万精兵强将,面对围困时,他为何要选择抛弃大军跑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楚汉争雄中,项羽在鸿门宴上没能杀掉刘邦,让刘邦潜逃回大本营,开启新一轮的天下皇位争夺。双方的拉锯战越拖越久,项羽逐渐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最终围困在垓下。此时的汉军和其同盟的势力就已经...

襄樊之战的前后都发生了什么?关羽都经过了什么?

襄樊之战的前后都发生了什么?关羽都经过了什么?

襄樊之战以关羽率兵进攻曹仁据守的樊城拉开序幕,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北攻樊城,一开始非常顺利,打了很多胜仗,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俘虏于禁三万多人,后来,曹操和孙权勾结起来,关羽战事屡屡受挫,开始节节败退,直至孙权偷袭荆州成功,关羽兵败被杀...

张辽和张郃都投降曹操 两人的官职为何完全不同

张辽和张郃都投降曹操 两人的官职为何完全不同

张辽投降曹操,只被封为中郎将,张郃为何被封为偏将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将投降之后享受的待遇,跟武将投降前的名气,武将投降后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张辽和张郃在投降曹操之前,分别是吕布和袁绍帐下的大将,因此张辽和张郃在投降曹操之后,都受到了曹操的...

曹丕即位后七年就驾崩了 曹丕为何如此短命

曹丕即位后七年就驾崩了 曹丕为何如此短命

还不知道:曹丕在位7年就驾崩?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争霸的历史中,魏国毫无疑问是历史的主流,因为这个国家在三国之中最像一个国家,而且有了基本的国家构架。正因如此,这个国家虽然故事比较少,但是却是发展势头最好的一个,未来统一天下的希望也都在这里。不过可惜,在曹...

朱据: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善于论辩诘难,乐于施舍

朱据: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善于论辩诘难,乐于施舍

朱据(194年-250年),字子范,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官员及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吴郡朱氏。朱据仪表堂堂,体格健壮,善于论辩诘难。黄武初年(222年),担任五官郎中、侍御史。孙权以朱据文武兼备,授任他...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千古一帝,谁更胜一筹?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千古一帝,谁更胜一筹?

秦始皇一统六国,汉武帝打的匈奴闻风丧胆,这两位都是千古一帝,那么到底谁更胜一筹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大家并不陌生,他统一六国,奠定中华基本版图。其自觉功过三皇、德盖五帝,故始创皇帝尊号,其施行车同轨、书同文,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格局。秦始皇...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

朱仙镇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李自成为何能赢?

朱仙镇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李自成为何能赢?

朱仙镇之战是明末时期农民军与明军之间的作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四月,在关外辽东战场,历经两年时间的松锦之战结束,明军完败。这一仗把明军最精锐的部队打掉了八成多,仅剩下吴三桂所属部分关宁军退至宁远孤城,整个辽西走廊不再有制约清军的意义,彻底成为清军的跑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