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玄宗为什么一日杀三子 说到底还是手里的权力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01)38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玄宗杀儿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权力面前,亲情显得微不足道。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政权,给后世树立了很坏的榜样。李世民成为野心家们的偶像,唐朝频频发生武力夺权的事变。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成功的效仿者,他通过政变夺权后,对权力看得很重,对于胆敢挑战他权力的人,他都会毫不留情地消灭,哪怕是亲生儿子也毫不手软。为了手中的权力,唐玄宗就曾经在一日之内连杀三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唐玄宗为什么一日杀三子 说到底还是手里的权力

对于此事,《新唐书》是这样记载的,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武惠妃派人通知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以宫中有盗贼为由请三人带兵入宫护卫皇上。

太子李瑛不辨真伪,贸然与李瑶和李琚带着卫队披甲持剑入宫。

武惠妃此时跑到唐玄宗面前说太子三兄弟谋反,唐玄宗派人核实,发现太子三人果然带兵入宫,唐玄宗大怒,下令将太子三人逮捕,并于当日将三人贬为庶人。

唐玄宗随后召集大臣们,商议如何处置太子三人。宰相李林甫对唐玄宗说:“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

唐玄宗为什么一日杀三子 说到底还是手里的权力

李林甫这句看似“公道”的话,将三位皇子彻底推向了深渊。唐玄宗看出宰相并无保护三位皇子的意思,半个月后,唐玄宗将太子李瑛等三人赐死,上演了一日杀三子的人间惨剧。

武惠妃为何要害太子三人?这个要从武惠妃和太子李瑛的身世说起。

唐玄宗继位后,册封原配夫人王有荣为皇后,由于王皇后并无子嗣,庶长子李琮本应被立为太子,不幸的是他年幼打猎时被猎物抓伤了面部,因此次子李瑛幸运地当上太子。

李瑛的生母赵氏,是潞州的倡伎,因为能歌善舞和美貌,被担任潞州别驾的李隆基娶为侧室。

李隆基继位后,封赵氏为丽妃,对她非常宠爱,因此李瑛有幸被立为太子。

但是,随着武惠妃的到来,一切都变了。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她长得高贵迷人,很快获得了李隆基的专宠,先后为他生下四子三女。

随着武惠妃的日益得宠,原本受唐玄宗宠爱的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等妃子逐渐失宠。这三名妃子的儿子李瑛、李瑶(皇甫德仪之子)、李琚(刘才人之子),由于母亲的失宠,也失去了父皇的欢心。

三位失意的皇子由于同病相怜而惺惺相惜,三人经常聚集在一起,数落武惠妃。三位缺心眼的皇子不知宫中险恶,他们的言行被武惠妃的女婿杨洄得知,杨洄立刻向武惠妃汇报。

此时武惠妃正在谋划将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扶上太子之位,于是她立即向唐玄宗哭诉,声称太子结党,并且要谋害她们母子俩。

唐玄宗为什么一日杀三子 说到底还是手里的权力

唐玄宗勃然大怒,准备处置三位皇子,幸亏当时的宰相张九龄据理力争,认为太子并无重大过错,同时他引经据典,列举了历史上几次由于无故废掉太子而引发的动乱。唐玄宗被张九龄说服,三位皇子逃过一劫。

按理说,经过此事后,太子李瑛应该吸取教训,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但是年轻气盛的李瑛却再次犯下大错,触动了唐玄宗多疑的心。

据张九龄的神道碑记载,太子李瑛曾经索要两千兵甲,最后被十三弟颍王告发。

太子私自索要兵甲,这在皇帝看来,无疑是要造反的信号,唐玄宗龙颜大怒,准备处罚李瑛,幸亏张九龄再次出手,为李瑛说好话。由于张九龄两次出手保护,李瑛才得以大难不死,保住太子之位。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在武惠妃的帮助下,李林甫成功地将张九龄排挤出朝廷,作为回报,李林甫答应帮助武惠妃实现拥立李瑁为太子的愿望。

于是,开头的一幕出现,在武惠妃和李林甫的共同策划下,李瑛等三位皇子被唐玄宗处死。

然而,对于唐玄宗杀三子一事,《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却有不同的记载,“杨洄又谮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云与太子妃兄驸马薛锈潜构异谋。”

《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应该更符合真相,《新唐书》里关于唐玄宗杀三子的记载显得不符合逻辑。

一是在此之前,武惠妃曾经陷害过三位皇子,李瑛三兄弟虽然年轻气盛,不知宫中险恶,但是还不至于愚蠢到听信宿敌武惠妃的一面之词,就贸然带兵进宫。

唐玄宗为什么一日杀三子 说到底还是手里的权力

二是李瑛身为太子多年,不可能不知道,没有圣旨就带兵入宫意味着谋反。

因此,唐玄宗杀三子的真相是武惠妃的好女婿杨洄再次使坏,诬陷太子李瑛等人谋反,由于李瑛早已失宠,再加上他的政治情商不高,私自索要兵甲事件,已经触动了唐玄宗多疑的心,杨洄的火上浇油更加坚定了唐玄宗的猜疑,而且此时太子李瑛的保护伞张九龄也不在朝中,以上的种种原因,成为李瑛的催命符。

武惠妃尽管成功扳倒太子,但是她却没有成为赢家。开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杀当年)六月,唐玄宗召集大臣议立太子,李林甫力荐寿王李瑁,但是被唐玄宗否决,最终皇三子忠王李玙(后改名李亨)成为幸运儿,被立为太子。

开元二十五年十一月,武惠妃病逝,有人说她是因为害死太子三人后,做贼心虚,不堪心理重负而死。

其实根本不是这个原因,从武惠妃多次蓄意谋害太子来看,她和武则天有相似之处,为了权力处心积虑地将绊脚石铲除,这样的人心理不会那么脆弱。

真正的原因还是武惠妃处心积虑地为儿子李瑁谋夺太子之位,最终却宣告失败,让李玙摘取了自己的果实,这样的结果让心高气傲的武惠妃如何忍受?

而且武惠妃当时已经38岁,年老色衰,自己的儿子没当上太子,她很可能会步赵丽妃的后尘,被多情的风流天子唐玄宗冷落,这些原因才是让武惠妃怒火攻心,最终英年早逝的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1/29031.html

“唐玄宗为什么一日杀三子 说到底还是手里的权力” 的相关文章

年羹尧追随雍正长达三十多年 两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年羹尧追随雍正长达三十多年 两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雍正与年羹尧,关系怎么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跟雍正的关系有点类似于鳌拜跟皇太极的关系,年羹尧追随雍正长达三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雍正王朝的巩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功高震主向来为人君所忌讳,年羹尧的下场是很惨的,死前被罗列了九十二条罪状。一般人...

历史上孝庄真的下嫁给多尔衮吗 历史上有没有证据证明

历史上孝庄真的下嫁给多尔衮吗 历史上有没有证据证明

对历史上,孝庄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有没有明确的历史根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是清宫最著名的谜案之一。而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也成为直到现在,依然被热烈讨论的话题。认为孝庄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有这样一些证据。一是南明官员兼诗人的张煌言写的组诗《建...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一顶一的英杰之才,为孙权坐断东南与曹刘相抗贡献了很多。那么在孙权心目中,他对于周瑜、鲁肃、吕蒙是如何评价的呢,谁的地位最高?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

司马炎最后继位给司马衷与贾南风有何关系?

司马炎最后继位给司马衷与贾南风有何关系?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晋武帝司马炎并非昏君,他儿子众多,为何非得立一个智力堪忧的儿子当继承人呢,主要是封建帝制不容随便推翻,加之他为了稳定自己的长久统治,所以才把司马衷推上王座。一、关于“嫡长子继承制”众所周知,古代帝王传...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对沮授为何不一脚踢开袁绍另谋出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沮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少有大志,多谋略”,曹操曾感叹说,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则天下不足虑。东晋史学家孙盛甚至认为,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沮授之谋是否能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和陈平相提并论,我们暂且不说...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历经二百多年,锦衣卫从设置始期开始,其权力逐渐发挥着演变,对其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时期。在此六个不同的时期,锦衣卫的权力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时而递增,时而递减。而随着权力的变化,在行使运...

崇祯要是没有诛杀魏忠贤 崇祯能利用魏忠贤挽救大明吗

崇祯要是没有诛杀魏忠贤 崇祯能利用魏忠贤挽救大明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崇祯没有诛杀魏忠贤,并用魏忠贤制衡东林党,能否挽救大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忠贤多重人格,这位被国人骂了三百多年大太监有其隐形一面应该予以肯定。明熹宗这位木匠皇帝在临死前曾专门叮嘱他的弟弟朱由检(后来的崇祯皇帝),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胤禔和胤礽的?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胤禔和胤礽的?

雍正皇帝是清盛世承前启后的大政治家,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康熙去世前,在传位给雍正的时候,曾对雍正交代说,让他要善待皇长子胤禔和废太子胤礽。不过,雍正当了皇帝以后,却只是对胤礽稍微好一点,对胤禔却没有任何“善待”的举动,这是怎么回事呢?雍正“善待”废太子胤礽,主要表现在,他上台后,立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