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张居正为什么只是宰相?他为何没能成为曹操和霍光那样的权臣?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08)420

张居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提起霍光和曹操,那绝对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牛人,前者因废立皇帝而成名,后者因“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妇孺皆知,同时,他俩也因自己的“壮举”而令自己成为了督促历代帝王勤政的绝佳教材。

一千多年后,大明万历初期的某一天,皇帝朱翊钧领着几个小宦官在宫中玩乐,恰巧被路过的母亲李太后撞见,李太后为了督促他好学、勤政就拿出一本教材翻到其中一页让朱翊钧好好读读。

这本教材的名字叫做《汉书》,而皇帝朱翊钧需要好好读读的那一页详细的记载了霍光废皇帝刘贺为昌邑王的整个过程。

读完这页后,朱翊钧顿时冷汗直流,他赶忙向母亲李太后保证以后一定不再贪玩。而他之所以会如此,皆因他认为朝中也有一个类似于霍光的人物存在。

张居正为什么只是宰相?他为何没能成为曹操和霍光那样的权臣?

这个人叫张居正,他是明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将完整相权(军权、行政决策权、监察权)集于一身的“真宰相”,他还是明代历史上单独柄政时间最长的权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确实拥有成为霍光和曹操的潜质。

然而,张居正却始终无法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霍光和曹操那样的人物,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内阁不是明代法定的行政机构

明代内阁设立之初只是一个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临时机构,不仅阁臣群龙无首,而且还是翰林院的一个下属机构,就连专属的办公场所都没有。

其后,虽然经过历代阁臣的努力,内阁拥有了专属的办公场所、也从翰林院中分离了出来、还确立了首辅制,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阁臣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并没有任何法定保障,更加严重的是,内阁也不是明代法定的行政机构,它的地位、职权等没有任何明确规定。

这些情况导致了明代内阁始终无法成为朝廷中枢级别的行政机构,而阁臣的进退得失也要凭着皇帝的宠信与否来实现,若阁臣能获得皇帝的宠信,他的地位和职权就能获得极大的提高,反之,阁臣就什么也不是。

据此,我们也能明白,张居正之所以能独自柄政长达十年之久,不是因为他的内阁首辅之位,而是因为他获得了李太后和皇帝的充分信任。

这种情况下,张居正不要说成为霍光和曹操那样的人物了,只要他有一点类似的倾向,皇帝一纸诏书就能把他给换了。要知道在他之前的首辅高拱就是被一纸诏书给赶回家的;要知道嘉靖朝的首辅夏言就是因“勾连边帅”的罪名被杀掉的。

张居正为什么只是宰相?他为何没能成为曹操和霍光那样的权臣?

二、司礼监的存在

司礼监设立之初仅能干些洒扫之类的杂活,不能读书识字,更不能干预政务。之后,伴随着内阁权力的一步步提升,司礼监也被明代皇帝赋予了更多的权力。

明宣宗登基后,为了回报在国本之争中大力支持父亲朱高炽和自己的文官集团,只能进一步提高内阁的权力和阁臣的品秩。但是,深通帝王权术的他自然也明白,内阁权力的一步步扩张,最终肯定会影响到皇权,所以他决定要扶持一支新的可掌控的势力来制衡内阁。

这支势力的名字叫做宦官集团,其中被明宣宗重点扶持的就是原本属于内廷宦官十二监的司礼监。

明宣宗扶持司礼监的 *** 具有相当的政治智慧,他不是简单得通过加权来提高司礼监的权力,而是通过让司礼监代替皇帝行使批红与掌印之权的方式来赋予其足以制衡内阁的实力。

可以说,从明宣宗时期开始,司礼监与内阁就成了一对“冤家”。本来,内阁在获得票拟之权后,已经拥有了行政决策权,可谁能想到半路杀出个司礼监,硬是从内阁手中分出来了一部分行政决策权。

这种情况下,如果张居正要想成为霍光和曹操那样的人物,就得先过了司礼监这一关再说。

张居正为什么只是宰相?他为何没能成为曹操和霍光那样的权臣?

三、内阁拥有的相权并不完整

张居正接任内阁首辅后,虽然成功的将包括军权、行政决策权和监察权在内的相权集于一身,并且还成功的将六部变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是他拥有的相权却并不完整。

首先来看看行政决策权。前文中已经说过,内阁的行政决策权被司礼监分走了一部分,所以张居正只是掌握了剩下的一部分行政决策权;

其次来看看军权。明代京师禁卫军的控制权在兵部手里,而各地驻军的控制权则掌握在隶属于监察系统的巡抚都御使手中。张居正虽然通过考成法的实施将禁卫军和地方驻军的军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由于明代是将军队的人事升迁、后勤保障、训练、征调、作战等权分散到了各行政机构中,所以张居正手中的军权不过只有人事升迁和后勤保障两项而已;

最后再来看看监察权。张居正就任首辅的万历时期,明代掌握监察权的都察院和六科早已沦为了朝中各派势力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有些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还会将自己的弹章明码标价,也就是说只有有钱就可以瓦解张居正手中的监察权,所以他掌握的监察权同样也不完整。

这种情况下,虽然有着大量的官吏对张居正俯首帖耳,但他们真正臣服的对象却不是张居正,而是在背后支持张居正的皇帝。

如此一来,张居正不要说成为霍光和曹操了,就连发展一些完全听命于自己的亲信文武大臣都不可能。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张居正仅仅只是表面上看起来风光而已,无论他柄政时间再长,只要皇帝不再信任他,一纸诏书就能令他黯然离场,所以张居正根本就成不了霍光和曹操那样的人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1/30201.html

“张居正为什么只是宰相?他为何没能成为曹操和霍光那样的权臣?” 的相关文章

陈平生前说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陈平生前说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对陈平生前为什么感叹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179年,陈平的人生在这一年永远的定格。陈平生前,却说了一番引人遐思的话,他称自己犯下了道家禁忌,阴谋使用过多,担心会祸及子孙。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以吾多阴祸也。”——《史记》陈平...

自从武则天当上女皇之后 中国为何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女皇

自从武则天当上女皇之后 中国为何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女皇

还不知道:武则天之后,中国历史为何再无女皇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结束了她的统治。在武则天之后,仍然有些女性想要成为女皇,但她们都没有成功,有人甚至已经穿上龙袍,但仍然没有称帝。...

都说清承明制 清朝皇帝为何不像明朝皇帝一样个性十足

都说清承明制 清朝皇帝为何不像明朝皇帝一样个性十足

还不知道:清承明制,为何明朝皇帝多是个性十足,清朝皇帝多是自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清是我封建王朝史上的最后两个王朝,是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及君主专制的集大成者。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立,后因宦官当道朝臣腐败而轰然倒塌,自之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朝,清入关后几乎全程...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还不知道:刘备取益州时,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只选用中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后,刘备之所以只选择中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上中下三计刘备前半生,一直颠沛流离,虽然他有关羽张飞这种绝世猛将相助,但苦于没有长远的规划,所以他...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

对刘禅已经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刘备因听闻汉献帝刘协遇害(实际上是谣传)而愤愤不平,但群臣却劝谏他自立为帝。刘备开始还不太愿意,但在诸葛亮的极力劝谏下,刘备这才于221年登基称帝,建立蜀汉政...

三国时期孙权基本熬死了所有劲敌 孙权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三国时期孙权基本熬死了所有劲敌 孙权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还不知道:三国的此人几乎耗死所有劲敌,为何没有一统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搅动了天下风云,其中曹操的军事能力最强,刘备次之,孙权最差。也就是说,单纯看军事能力,其实孙权是毫无机会一统天下的,真正有机会一统天下之人只有曹操,然...

汉献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东汉灭亡和他有关系吗

汉献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东汉灭亡和他有关系吗

还不知道:汉献帝到底是个怎样的皇帝?东汉因他而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汉朝最后的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很罕见的并不是一个昏君。相反,历史上真实的汉献帝,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不过,汉献帝遇到的情况,难度实在太大,从母胎开始,就一直是地狱级难度。以至于不管换谁到他的...

樗里疾:不仅是秦国宗室大将,也是丞相,擅长外交、军事

樗里疾:不仅是秦国宗室大将,也是丞相,擅长外交、军事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秦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有着无数先辈为之奋斗,不管是宗亲还是外戚,都有着十分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这次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