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阿哥胤祹有夺嫡之力为何不争不抢?最后的结局如何
胤祹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若是说起康熙王朝,那么其后期的夺位之争不可不提。九子夺嫡的结局不仅惨烈,而且让人唏嘘不已。这场卷入了众多皇子的夺储之争最终以四阿哥胤禛的胜利落下了帷幕。胤禛即位后,其他夺位的皇子日子过得有多凄惨不言而喻。可有这样一位皇子,他拥有夺嫡的实力,却始对皇位不争不抢,最终活到了78岁的高龄,得以善终。他就是十二阿哥胤祹。
我们先来说说胤祹的出身,他的亲生母亲是定妃万琉哈氏,属满洲正黄旗。这个家族算不上十分显赫,一开始的万琉哈氏甚至都没能坐上嫔位,她封为嫔的时候已经是58岁了。再加上定妃的父亲拖尔弼仅仅是个五品郎中,所以胤祹的母家并没有非常显赫。而胤祹并没有在生母膝下长大,而是交给了苏麻喇姑抚养。
苏麻喇姑是孝庄的陪嫁侍女,出生于草原一个贫苦牧民的家庭中,但从小机敏活泼,美丽善良,深得孝庄喜爱,手把手的教授她满语满文。后来顺治帝即位,孝庄迫于多尔衮的压力一直是过得战战兢兢,内心凄楚唯有向苏麻喇姑倾吐,久而久之,苏麻喇姑不仅仅是她的仆人,更是她的朋友甚至是亲人。并且苏麻喇姑和康熙关系也十分亲厚,康熙小时候身患天花无人敢接近照料,唯有苏麻喇姑挺身而出,悉心照料,直至康熙痊愈。康熙甚至直接称她为“额娘”,他的儿女也叫她为祖母。
虽然如此,但苏麻喇姑毕竟是出生于贫苦人家,与皇家关系再亲厚,那也终究出生低微,虽说很能在康熙面前说上几句话,但终究还是能力有限。十二皇子本身母家就并不显赫,再交由苏麻喇姑抚养,基本是没有什么成功夺嫡的可能。
而且苏麻喇姑对胤祹也是百般劝解,一再提醒他务必要忠君爱国,不可卷入党派或夺嫡之争,明哲保身才是最重要的。
苏麻喇姑去世后,胤祹也牢记她的嘱托,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守好本分,从不不居功自傲。真正贯彻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宗旨。
正因如此,康熙对他很是喜爱,并对他委以重任。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胤祹被任命主持正白旗事务,不仅如此,《清史稿》中还记载到:其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之事著十二阿哥办理,足以证明他对蒙古和汉的事务上也有着不小的发言权。而且到了康熙末年,胤祹还被委任了镶黄旗满洲都统。这个职位可了不得了,镶黄旗一直是八旗之首,向来都是由皇帝直接统领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现在康熙把这个职位给了他,胤祹有多受宠信由此可见。
照理说,身处如此高位,对皇位心生向往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那个时候,胤祹不仅有能力,更有实力,最重要的是他还深受康熙宠信,不管是辅佐其他阿哥等上位或是自己角逐帝位,胤祹无疑都颇有分量。但他做出了非常理智的选择,他从不站队,也不争权夺势,从来都是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本职任务,也和诸位兄弟保持着相对良好又不至于太过亲密的关系。
就这样,一方面得益于胤祹的与世无争,另一方面雍正也不愿背上连一个手足兄弟也不愿放过的残暴名声,最终胤祹得以在雍正即位后保全性命。
但历来君王多疑心,更何况是雍正帝这般历经明争暗斗方登上帝位的君主。雍正登上地位后,虽然没有处死胤祹,却也明里暗里对他进行了一番打压,借此试探他的态度。雍正将胤祹封为履郡王,而且还找了一系列的由头将他降职,由贝勒到贝子,直至后来的镇国公。但即使如此,胤祹仍是不卑不亢,也从不抱怨,仍是老老实实做着一名“忠臣”。如此这般隐忍退让,才真正让雍正放下了芥蒂。
幸运的是,乾隆皇帝即位之后,对这位叔叔还是尊重有加的。不仅恢复了胤祹的爵位,还封他为亲王,并且对他加以重用。因为胤祹能力突出,年过七十,乾隆仍是连皇族中重要的丧葬之礼都交付给他管理。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谢灵运这句话大概是不假的。胤祹一生不争不抢,虽说也有过跌宕起伏,但终究是有惊无险,而且可能是他的不争不抢为他提供了愉悦的心境,他也格外长寿,活到了78岁善终,算是康熙的所有皇子中结局最为圆满的一位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生母定妃同样很高寿,活到了足足97岁,堪称清朝一代后妃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