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自立为帝的王莽,最后是什么结局?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12)541

封建中国的文人难以成就帝业,或因政治道德理想过于超前;或因处于社会中级而缺乏号召力和决断力;或因勇气不足以实践。总之,书生总是帝王的附属,这两个词似乎永远找不到交点。

古时候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当然,亦有隐逸的高人不愿陷于流俗,乐得吟哦诗歌,钓鱼野炊,感受梅妻鹤子的快乐。历史发展到西汉末年时,经验式的结论遭遇特例,这就是王莽及其建立的新朝。

结交名士,受人尊崇

王莽是西汉末年的外戚,其父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庶弟,王皇后诸兄弟都以外戚封诸侯。王莽早年生活节俭,谨事老母及寡嫂,素以德行著称,伺候病中的伯父王凤更是数月不解衣,后因王凤临终之前推荐,王莽得拜黄门侍郎迁射声校尉,后迁为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等职。

这个早年生活节俭的文人深知招纳名士、结交公卿的重要,周遭人缘颇佳,因揭发外戚定陵侯淳于长之罪,被视为忠良,此后顺利当上大司马。

爵位的尊崇并没有使他居家奢侈,据说他的妻子见客时“衣不曳地”,衣料都是粗布,人人以为奴婢。在汉哀帝时期,他为彰显气节,甚至罢官“杜门自守”又遇其子杀死家奴,王莽不为袒护,命其子自杀谢罪时人以为难得。

自立为帝的王莽,最后是什么结局?

势力崛起

汉平帝即位后,王莽复任大司马且总揽朝政。权力缠身的他欲望日盛,为能有机会荣登大宝,他培植党羽,诛杀异己,此后接受安汉公的爵位,加号宰衡。

为了进一步培植力,他指使大臣上书,把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此外他还出钱解救灾民。吏民上书颂其功德者达五十万人,他因此获得“直臣”的美名。

王莽的做法有时候非常拙劣,他的儿子王宇恐日后出事,屡次加以劝谏,王莽从不在乎,他将努力都放在收买人心上,由于笼络了很多渴望发迹的南来北往之人,家中门庭若市。

自立为帝的王莽,最后是什么结局?

王宇不愿看到这种虚假的繁荣转眼间成为悲剧,派人在王莽门前洒血迹,王莽恐遭天谴,处事有所收敛,可是洒血的人后来被发现了,被逮捕之后供出王宇,王莽回报儿子一片苦心的是屠刀,王宇及其同党出乎意料地被赐死,他的父亲依然如故。

篡汉称帝

名声的背后掩藏着邪恶,尽管已经成为皇帝的老丈人,但女婿的江山毕竟不是自己的,为扫平夺权的阻碍,王莽毒害平帝,追杀平帝之子,拥立两岁的孺子婴,以摄政名义居天子之位,朝会称“假皇帝”,臣民称“摄皇帝”,改元“居摄”。

当女儿成为寡妇,王莽实现愿望的努力进展顺利。此后他又费了一番周折,为了名正言顺,他买通塞外蛮夷进奉白雉,秘密派人献瑞,伪造符命称“假皇帝应做真天子”,其意路人皆知,只是谁都不敢揭穿,直至他自立为帝,建立新国。

改制革新

称帝后的王莽依符命将其中提到的11人分封,封建中国的官吏中从来不缺乏会办事的人,有炎附势者找到城门令史王兴和卖饼小贩王盛,王莽即拜为大将军。王莽的很多做法过于重视形式,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文人“文过饰非”的毛病。

诸多错误做法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为了缓和矛盾,王莽托古改制颁令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皆不得买卖,凡男丁不满8人而土地超过900亩者分余田于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百亩制授田。

这个有帝王瘾的书生还屡次改变币制,禁止使用五钱,另铸各种各样的货币,甚至把早已失去货币功能的龟、贝拿出来使用,造成农商经济大混乱,其不懂经济而胡乱指挥的状况可见一斑经济才能如此,军事才能亦乏善可陈,王莽强迫个别少数民族统治者更换汉朝封增的印绶,毫无意义地贬各族的王为侯,引起对方强烈不满。

当高句丽、匈奴等族起兵反抗时,王莽派兵远道征伐,加重人民负担。其改制导致声势浩大的赤眉、绿林起义,贵族和豪强也打出反莽旗帜,王莽为此两次派兵讨伐,都遭到大败。

政局摇摇欲坠,绿林军继而分兵进攻,在长安附近掘毁了王莽的祖坟,长安城人民攻入皇宫,败落的王莽在战乱中被杀。

王莽失败的原因

王莽为什么会一错再错?以他的才干、智商而言,这似乎很难理解。事实上,王莽之前的封建中国并非太平盛世,王莽悲惨的命运并非全由己过,地主阶级维护既得利益亦是重要原因。

从某种角度来说,王莽提出的均田制实际上是代表多数农民利益的,这是一种进步的政策,但遗憾的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不是农民,而是各地的诸侯王。

这些诸侯王在民间购买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地主阶级的受到了打击,因此他们必须要推翻王莽政权,随后他们以刘玄等人为领袖,在南阳发动起义,王莽的新朝军队被击败了。

王莽毕竟是书生,如果放弃对迁腐“仁义”的追求,权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可能成为不乏佳绩的开国君主,但沽名钓誉的他不懂得征战与治国,难以有大作为。

王莽处事注重托古而信命,试图通过福瑞实现他篡位的目的,很多举措矫情,有的事情做得令人皱眉。

毒害平帝、追杀刘秀之举超越了起码的人伦规范,还有什么声誉可谈?封建中国的书生眼大肚小,很多政治家只想成为权力的持有者,关键的时候对才情、名声一类的东西是断然放弃的,书生着恋才情、名声的同时,还眼巴巴地看着权力,结果什么都得不到。

费尽苦心的王莽到头来被识破计谋,他的行为和行为之间的矛盾为人们识破其机关提供了解读线素,很多事情都要通过时间来证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1/30907.html

“自立为帝的王莽,最后是什么结局?” 的相关文章

李勣:唐朝初年名将,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李勣:唐朝初年名将,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李勣[jì](594年-669年12月31日 ),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

年羹尧死后年遐龄是什么结局?雍正为何会放过他?

年羹尧死后年遐龄是什么结局?雍正为何会放过他?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正对年羹尧的处罚是很严厉的,他给年羹尧列举了九十二项大罪。虽然是九十二条大罪,但是雍正想表现自己是个宽宏大量的君王,没有凌迟砍头之类,而是赐他一条白绫,让他自杀。年羹尧死后,雍正并没有饶过年羹尧身边的人。...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弑君,在中国传统社会虽然被视为最大的罪过,但在历史上却并不鲜见。比如彰显史官秉笔直书的“崔杼弑君”,东汉末年董卓毒杀弘农王刘辩。但司马昭弑君却显得尤为不同,因为在曹髦的“努力下”,首都洛阳...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睿究竟为何会断子绝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睿字仲元,既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长子,曹魏第二位皇帝,黄初三年,曹睿被封为平原侯。226年,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并立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辅政大臣,曹睿在位期间,攘外安内,发展生...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被记录在册的宦者令。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这位宦者令可不简单,他推荐了后来是赵国上卿的蔺相如。因为推荐了蔺相如这个大才,导致了这位后世的名声十分的高。当然了,他做过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在历史上他的评价并不低,评价他是一个好宦官。那个时代的宦...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项羽自刎乌江记叙的是项羽一生中的最后阶段,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很多人至今为项羽痛惜不已。因为项羽一生无敌,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一次失败,也就是垓下之战。而垓下之战,虽然刘邦军团(包括韩信、彭越、英布及刘邦自身的军队)用三十万大军围攻项羽的十万大军,其实,如果项羽与刘邦军团拼...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说起明朝的于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于谦之死,乃是明朝政治潜规则使然,更是于谦作为官场边缘化、信奉儒家文化而导致的孤立和格格不入,最终,明朝第一国士冤死于刀下。一、从“土木堡之变”说起公元1449年,在土木...

评论列表

月华
月华
1个月前 (10-04)

王莽作为封建中国的文人,虽具备德行和才智的一面但终究难以成就帝业,他过于依赖政治道德理想而忽视现实利益平衡的做法导致了失败结局的产生。书生误国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沽名钓誉、矫情行事的行为最终被人们识破机关而身死人手之患亦警示后人治国理政需权衡各方利益和注重实际成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