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吕后在刘邦死后能顺利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5)101

吕雉,汉高帝刘邦之皇后,我国历史上之一个皇权独揽的女人。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刘邦死后,吕后立刻在朝廷中一手遮天,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节制她。她对刘邦的那些儿子肆意打压,对朝中不满的大臣任意调配。整个朝廷,都由她一个人说了算。

吕后在刘邦死后能顺利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对这件事,我们似乎是不太理解的。吕后再厉害,她也只是太后。刘盈再弱,也是皇帝。而且,刘盈在当了皇帝以后,还有过试图把权力从吕后手中拿过来的想法。比如他责备作为宰相的曹参整天喝酒不干事,遇到事情,也不先向他汇报(当然曹参肯定是先向吕后汇报)。他这样的抱怨,其实就是他对手中无权的不满。作为大臣来说,曹参也好、陈平也好,这些人都是人精,他们自然能够体味到刘盈的想法。能体味到刘禅的想法,他们肯定会积极帮他夺回权力。这是古代大臣最常见的做法。毕竟只要帮刘盈夺回了权力,他们就能够获得权力,谁会不愿意做呢?

还有一点,刘邦在临死前,确实表现出打击吕后的样子。一是他试图撤换刘盈的太子之位,二是他试图杀掉樊哙。这些举动,也被后世的学者们认为,刘邦想把吕后拿下来,甚至废黜吕后的皇位。

只不过,因为刘邦没熬得过来,因此结果是,他既没有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也没能杀掉樊哙。既然这两件事都没有完成,自然废黜吕后的皇后之位,也就没办法做了。

刘邦在临死前打击吕后,大臣们自然看在眼里,因此刘邦死后,他们联合刘盈和吕后斗争,就是一定的。

但是,为什么刘邦死后,大臣们却毫无动作呢?不但毫无动作,而且似乎还在为吕后独掌权力推波助澜。比如前面的曹参,当刘盈主动联络他,想要向吕后夺权的时候,他还拿刘邦吓唬刘盈说,你不如你爹刘邦,我不如萧丞相,我们为何要改变呢?

还有张良的儿子和陈平。当刘盈去世的时候,吕后在那里干嚎,但是没有眼泪。于是张良的儿子对陈平说,你知道吕后为什么没眼泪吗?因为兵权不在吕家人手里,吕后心里担心呢。照理说,陈平明白这一点,就要想办法阻止吕后获得兵权。但是陈平刚相反,他不但没有阻止,反而主动对吕后说,请吕产和吕禄掌控南北二军。因此,吕后把兵权从周勃手里夺过来,交到吕产、吕禄手里、

有大臣们在有意地推波助澜,吕后想不把持朝政,都不容易啊。

那么,大臣们为什么是这样的表现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大臣们明白一个道理:刘邦在临死前所做的那些事情,并不是在夺吕后的权力。刘邦不但不会夺吕后的权力,还加强了吕后的权力。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要明白,刘邦在临死前,最担心的是什么。

很显然,刘邦临死前,最担心的问题,是自己的江山会不会被大臣们夺去。他这个担心,和后世朱元璋的担心,是一模一样的。刘邦生前诛杀了非常多的功臣,就是害怕这些功臣夺了他的江山。

吕后在刘邦死后能顺利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他能够一直坐江山,显然不担心这一点。但他毕竟是要死的,江山毕竟是要往后传的。他当年为什么一定要夺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因为他说了一句:“(刘盈)不类我。”刘盈究竟有什么地方不类刘邦的?就是刘盈性格太荏弱,他把大臣们控制不住。控制不住大臣,大臣们就有可能夺了老刘家的江山。因此,刘邦无论如何,要选“类我”的刘如意为皇帝。

不过,刘邦最终打消了换太子的想法。他为什么打消呢?史书上说的是刘邦看见刘盈把商山四皓请下山,帮助他,觉得刘盈翅膀硬了,不好换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根本的原因,是刘邦发现自己已经非常衰老,身体扛不住了。他没有办法活到慢慢地等刘如意长大。如果把皇位传给还是个孩子的刘如意,那会更加麻烦。

而且,比较一下吕后和戚夫人,显然吕后要杀伐果断得多,要“类我”得多。如果他死后,由吕后来把持朝政,大臣们就不敢造反了。

这一点,实际上大臣们也看得清清楚楚。明白刘邦去世时,实际上是把权力传给了吕后(《史记》中记载了刘邦去世前,把吕后找去,对她交代谁适合当宰相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刘邦把权力传给吕后的表现)。既然刘邦把权力传给了吕后,何必还要去惹吕后呢,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由此可见,吕后能够独掌朝政,其实这些权力都是刘邦给她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203.html

“吕后在刘邦死后能顺利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的相关文章

说说清朝紫禁城那些秘闻 清宫四大谜案是真的还是假的

说说清朝紫禁城那些秘闻 清宫四大谜案是真的还是假的

对清朝四大宫廷谜案是真是假?乾隆帝的生母,真的是宫女李金桂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爱新觉罗,一个专出恋爱脑的姓氏,满清12帝在近300年的时间里,忙着谈恋爱的同时,也在偌大的清宫留下了无数谜案。太后下嫁、皇帝出家,甚至工作狂雍正都是死于非命,乾隆自诩为十全老人却生...

刘谌: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他为何先杀妻与子,然后自杀?

刘谌: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他为何先杀妻与子,然后自杀?

刘谌(chén)(?—263年),涿郡涿县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景耀二年(259年),刘禅封其为北地王。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的军队攻取绵竹关,其父刘禅决定在魏军攻来前投...

诸葛亮要是选择孙权的话 诸葛亮会取得什么成就

诸葛亮要是选择孙权的话 诸葛亮会取得什么成就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诸葛亮当初选择孙权,他会取得怎样的成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和刘备,可说历史上最知名的将相CP组合。刘备说过,遇到诸葛亮使他如同鱼得水!,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刘备才有诸葛亮的成就,如果不是刘备,诸葛亮是无法发光发亮的。诸葛亮当初如果选择孙权...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李贽(1527年~1602年),汉族(一说回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掌握大权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刘禅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掌握大权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刘禅

对刘备死后,为什么诸葛亮独揽国家大权,而不是辅佐刘禅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三国谁的谋略最高,恐怕首推诸葛亮了在,这个绝对没有人会反对的吧。然而公元223年,刘禅登基,蜀中大权全部落入诸葛亮手中。在诸葛亮的政策之下,蜀国的国力日益昌盛,仓库的粮食储备粮已经达到...

合肥对东吴真的很重要吗 孙权为何要死磕这个地方

合肥对东吴真的很重要吗 孙权为何要死磕这个地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为什么要死磕合肥,对于东吴来说,合肥和荆州孰重孰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短时间失去主动进攻的能力,这无论是对于刘备还是孙权而言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如刘备就趁机以荆州为跳板一路入川得益州、攻汉中,从一穷二白的流亡军阀转...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189年-217年或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凌统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在从征黄祖时,他作为先锋,阵斩张硕。在逍遥津之战,他拼死保护孙权逃生,自己则是最后一个逃生的将领。官至偏将军。凌...

宋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宋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宋琪(917年-996年10月25日),字俶宝(一作叔宝),幽州蓟县人,北宋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琪自幼长于契丹治下,是契丹会同四年(941年)进士,在契丹灭后晋之战中随军进入中原,后成为赵赞的幕僚,随其历仕后汉、后周、北宋三朝。他担任幕职近三十年,直到五十岁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