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为何要故意为难田文镜?他们之间有何恩怨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廷玉为何要故意为难田文镜?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清朝康熙、乾隆两位帝王在位时间较长,雍正皇帝夹在中间,虽然雍正只在位13年,但他的存在感一点都不低于康熙和乾隆。雍正从即位开始,大力改革,革除时弊,整顿吏治,让“康乾盛世”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雍正朝,有一大批能臣干吏,例如胤祥、张廷玉、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等人。其中张廷玉作为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在清史上地位较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张廷玉和田文镜之间,也有一段恩怨。
张廷玉出身于安徽桐城张氏,名门出身,其父张英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中进士,从此开始踏入官场。张廷玉学识渊博,得到康熙重用。雍正登基时,张廷玉作为张英(雍正老师)的儿子,被雍正提拔,任吏部尚书。从此进入朝廷中枢。雍正在位13年,张廷玉恩宠不衰。雍正临终前,特意交代,张廷玉之功,应该配享太庙。
田文镜是雍正朝的另一位大员,官至河南总督、兵部尚书等职。但田文镜一直是地方督抚,并没有进入朝廷中枢,他和张廷玉在政务之外,很少有交集。但是,张廷玉并不喜欢田中丞,田文镜也没有刻意巴结张中堂。
田文镜在雍正朝是个非常特立独行的人,他敢说实话,干办实事,但他却不善于处理同僚之间的关系,对待下属十分刻薄,因此被人称为“酷吏”。例如,两江总督尹继善就曾说:“我当学田文镜之勤,不学其刻。”
田文镜在官场人缘不好,是出了名的,他甚至被雍正誉为“孤臣”。和田文镜同为“雍正三大模范督抚”的浙江总督李卫,对田文镜非常不屑。另外,雍正朝的年羹尧、李绂、谢世济等大臣,无不对田文镜嗤之以鼻。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绂和田文镜之争,史称“李、田互参”事件。
田文镜初任河南巡抚时,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清理了一大批河南官员,并且多有讥讽。这些官员大多是科举出身。时任直隶总督的李绂认为田文镜是刻意针对科举官员,说田文镜“污蔑天下人”,最后田文镜和李绂相互弹劾,闹得沸沸扬扬。众所周知,田文镜是监生,属于“捐官”。因此,虽然雍正刻意维护田文镜,但田文镜最终还是把读书人都得罪了。而张廷玉作为内阁中枢成员,进士出身,从读书人的角度来看,张廷玉无疑是站在田文镜的对立面的。
雍正二年,田文镜初到河南,为雍正推行“官绅一体当差”新政,损害了人的利益,河南封丘县发生 *** 事件。田文镜为了推行新政,强行镇压考生,但时任河南学政的张廷璐却没有支持田文镜,让田文镜十分恼火。田文镜弹劾张廷璐支持 *** 的考生,张廷璐因此被雍正罢官免职。张廷璐是何许人也?他是康熙五十七年的榜眼,他的亲哥哥,是雍正身边的大红人张廷玉。实际上,田文镜不尊重读书人,就是不尊重张廷璐,张廷璐肯定不会支持田文镜的。但田文镜扳倒了张廷璐,已经把张廷玉得罪了。
第二年,江南发生水患,江苏巡抚何天培请求从山东调粮赈灾。张廷玉却建议雍正下旨从河南调粮,理由是河南在田文镜的治理下粮食多有富足。实际上,这时候张廷玉在为难田文镜,他强行将赈灾的压力都加在田文镜身上。田文镜比张廷玉在官场多混了近20年,他自然知道张廷玉的用意。
张廷玉句句说在理上,田文镜只能上书对雍正说:“河南多产小米,江南地区以大米和小麦为食,恐怕河南的小米,不及山东的小麦管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江南”,是指现在的安徽 江苏。田文镜所言,实际上有道理。但张廷玉驳回田文镜的奏折,对雍正说:“赈灾从急,小米未尝不可。”雍正最终同意张廷玉的意见,让田文镜速速将河南小米运往江南赈济灾民。田文镜只好硬着头皮筹备小米赈灾。但是,到了灾区,江南人果然对河南的小米不感冒,田文镜运送的粮食大多烂在了灾区。
据《雍正朝朱批奏折》记载,雍正事后给田文镜的奏折回文说:
“田文镜办事尽心,张廷玉不过因张廷璐之事归怨田文镜,欲使(田文镜)所奏不行耳。”
雍正认为,张廷玉是因为弟弟的事情,故意为难田文镜。所以说,按照雍正的说法,张廷玉虽然身居高位,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大公无私。
雍正批评了张廷玉,夸奖了田文镜。田文镜十分激动,写了一份很长的谢恩奏折给雍正,表示自己一定肝脑涂地,为雍正效力。雍正也十分激动,给田文镜写下来一句著名的语录: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也不负尔等也,勉之!
经过此事,田文镜因祸得福,深获雍正信任。他虽然缺点很多,但他一直为雍正办实事,因此雍正处处护着田文镜。当然,也不能因为此事而否定张廷玉,毕竟,张廷玉在雍正一朝做出的贡献,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