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朱祁钰在位期间有何成就?
今明代宗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他的人生经历比较坎坷,在国家危难、前皇帝被俘之际,他挺身而出,即位称帝,并且在位期间能励精图治,重用贤臣,且渐开中兴,可称得上是一位英明之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由于朱祁钰私心太重,做皇帝的欲望不断增强,导致他没能善终,并饱尝了被明英宗复位篡夺皇位、最终又不明身亡的苦果。
下面就来说说明代宗朱祁钰,所经历的人生坎坷故事。
一。国难之际即位,成功保国图治
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初三朱祁钰出生,他的母亲吴氏本是明宣宗为皇太孙时的宫女,因生下他后被进封为贤妃。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1月31日),明宣宗驾崩,长子朱祁镇继位为明英宗。
二月初九(3月8日),明英宗册封其唯一的弟弟朱祁钰为郕王,并奉藩京师。正统二年(1437年)四月初二(5月6日),年仅10岁的朱祁钰就举行了加冠典礼。成为了王爷。
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想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原先朱祁钰还比较犹豫,后在大臣的劝说与太后的首肯下,他决定挺身而出,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初六日(9月22日),朱祁钰正式登基为明代宗(明景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临危上阵的明代宗,首先下诏边关守将不得听信瓦剌的借口,使得瓦剌意图用明英宗的名义骗取财物、骗开关门失败。
瓦剌气急败坏,发兵攻打北京。朱祁钰又大胆任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并整肃内部,调集重兵,安定人心,最终在同年十一月成功击退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保障了明朝江山没有丢失。
由于连年的征战和瓦剌的劫掠,再加上内地的水患,造成全国灾区连连,饥民遍地,朱祁钰即位后,针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有效地巩固了大明江山。
由于连年的征战和瓦剌的劫掠,在加上内地的水患,全国灾区连连,饥民遍地,朱祁钰针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采取了积极措施。政治上明代宗广开言路、招贤纳士、清除阉党势力,稳定了局面;还对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推动了当时明朝政治由乱而治。
明代宗还重用于谦等贤臣,使得吏治为之一新,让当时的明朝渐开中兴,他称得上是位英明之主。
二。因私欲强,埋下苦种
随着明代宗的成功即位,被俘的太上皇朱祁镇失去了利用价值,瓦剌人将其送回了国,而这时的朱祁钰私欲强、气度不大的毛病表现了出来,他首先不愿意主动去接朱祁镇回国,在太上皇回国后,又立即将他软禁了七年之久。
接着,明代宗又私欲膨胀,为了让皇位能延续给自己的后代,他竟然想方设法废除了原太子:明英宗之子朱见深(在他即位前还曾承诺过不更换太子),改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可能是由于朱祁钰的私心杂念太重,或者是他做事太绝、太过分吧,之后遭到连续的报应:首先是改立太子的第二年,只当了1年多皇太子的朱见济就夭折了。朱祁钰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然后是到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朱祁钰又突然得了重病,这不仅让皇储的问题再次摆上桌面,而且给那些别有用心的权臣,想拥立太上皇复位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更是给朱祁钰自己埋下了后来遭难的种子。
三。遭夺门之变后,离奇身亡,还背骂名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徐有贞等人看到时机成熟,便领军打开长安门,接着迅速赶到南宫,请明英宗复登大位。五更时分,当百官在午门外朝房等待朱祁钰升朝时,忽然听到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出来高声宣布:“太上皇复位了。” 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在徐有贞的催促下,匆匆整队入宫拜贺。
这场事变史称为“夺门之变”。而朱祁钰就在这场事变中,糊里糊涂地丢掉了他的皇位。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初一(2月24日),明英宗废朱祁钰为郕王,将其软禁到西内永安宫。二月十九日(3月14日),朱祁钰就逝世了,而且死因不明,有人说是被人杀害了。
死后的朱祁钰恶运还没有完,在明英宗复位后,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且只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朱祁钰因此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仅有的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明代宗朱祁钰,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他的人生经历比较坎坷,在国家危难、前皇帝被俘之际,他曾挺身而出,即位称帝,并且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用贤臣,推动了当时明朝的政治由乱而治,且渐开中兴,可称得上是一位英明之主。
然而,由于朱祁钰私心太重,做皇帝的欲望不断增强,导致他没能善终,并饱尝了被明英宗复位篡夺皇位、最终又不明身亡的苦果,且身后还背负骂名。
朱祁钰在国难当头之际,能挺身而出,敢于担当并为国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值得人们称赞;但他不能称得上是一位贤明之君,其私欲强、度量不大的缺点,造成了他后来必得的恶果。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学习他勇于担当,以国家与人民利益为重,踏实做事的品德;批判他私利重、目光短浅的陋习,争取做一个宽容大度、善解人意、随时准备为祖国与人民的宏伟事业奋斗终身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