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发动潼关之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马超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角色,他不仅武艺高强,忠孝两全,还有一副好相貌——“见马超生得面对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他战许褚、斗张飞的英姿;他年仅十七岁,便随父亲攻长安平叛的风采;他为报仇时的悲愤,都令读者动容不已。然而,只有熟读汉末三国史的人才知道,这样的马超,仅是拥刘反曹的罗老爷子,塑造出的一个假象。
真实历史上,马超同样骁勇善战,甚至同样拥有一副好相貌,可是他并非什么忠义之士,甚至连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他之所以发动潼关之战,并非是为了替父报仇,毕竟这个时候马腾还没死。公元211年,曹操命钟繇率军,与夏侯渊会和,征讨汉中张鲁,要从西凉借道,这才起兵反曹。他战败之后,曹操才收捕并处死了,在许都的马腾,及其二百家小。《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张鲁据汉中,三月,遣钟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是时关中诸将疑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宣等叛。”
《三国志·马超传》注引《典略》曰:“是岁,曹公西征,与超等战於河、渭之交,超等败走。超至安定,遂奔凉州。诏收灭超家属。”也就是说,马超发动潼关之战,并非为了给马腾报仇,反而害死了马腾。当时马超明知父亲家小都在许褚,也能够料到此举的结果,为什么他还是不计后果的发动了这一战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认为主要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一、对曹操的误会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马超之所以联络韩遂等人,发动这一战,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曹操发兵征讨张鲁,要从西凉借道的时候,他们都误以为曹操攻打汉中,仅是一个借口,实际上是为了平定西凉。这种情况下,难免会产生危机感,设法保住自己的势力。毕竟作为一个上位者,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安危,还要考虑盟主,考虑属下,等等。因此,在对曹操怀有这种误解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选择,先下手为强。而马超又是西凉更大的割据势力之一,这种事情他不仅要参与,还要起来带头作用,否则的话,很可能会被群起来攻之。
二、受到的教育
说到此处,可能很多人对马超的行为,依旧无法接受,毕竟将要被牺牲的,是自己的亲人,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兄弟。但是,这与我们深爱儒家思想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可马超受到的教育,与我们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他祖上是汉韩的伏波将军马援,但是他的父亲马腾,却是一个奸诈小人的形象,曾为了得势,不惜卖国求荣。他的母亲则很有可能,是未开化的羌人,再加上他生长的环境,多有羌人聚居,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忠义的观念,也没有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想法。所以,其他人做出这样的事情,可能还会有顾虑,有负罪感,马超却没有。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马超之所为不顾家小安危,发动了潼关之战,不仅自己战败,还导致了一家二百余口,全部被曹操杀害,这不仅体现出了,他本身素质差,还与他当时面对的实际情况,以及他的生长环境,和从小受到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