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商鞅被车裂后,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为何会留下来?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22)350

商鞅被车裂后,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为何会留下来?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战国时代各国相互绞杀了几百年,主战场的中原豪强群起,各国文化武功灿烂,非凡者数不胜数,但最终的胜利者却是之前没人看得上的秦国,这确实有些出人意料,秦孝公上位时的秦国已即将沦落为“二流国家”,还经常遭到魏国的打压,在这样的危急形势下,秦国队却终于等来了自己的c罗,秦国得到了这个人,真的可以说是得一人而兴邦,秦国最终能够一统天下,和他也是密不可分的。#商鞅#

他就是商鞅,商鞅出生于卫国公族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淤15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里、吴起的影响很大,后来投在了魏国宰相公叔痤手下。

商鞅被车裂后,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为何会留下来?

此时的商鞅就表现出了他的才能,深得公叔痤重视,公叔痤病重时曾向魏惠王极力推荐商鞅,称商鞅虽然年轻,但胸有奇才,可堪重任,魏王对此则不以为然,公叔痤一辈子阅人无数,他已经从惠王的表情中读懂了含义,当惠王还在沉吟时,公叔痤清退了惠王身边的随从,对他说,大王如果不打算用它,请马上杀掉他,此人若投敌国,他日必成为国大患。

魏王听后认为老宰相已病入膏肓了,刚说让我用他,现在又让我杀他,摇了摇头起身离去,魏王走后公叔痤便找来了商鞅,用尽最后的几口气对商鞅说,我身为宰相,自然要以国事为重,我向国君推荐你,但国君没反应,所以我便劝国君杀了你,怕你将来去他国敌害我邦,现在先公后私,我劝你快跑吧!商鞅则不以为然,既然魏王不肯听您的话用我,又怎会听您的话杀我呢?这句话暴露出了商鞅还是年轻,魏王杀你不就是动动手指那么简单吗?

不过商鞅很幸运,或者说命不该绝,上天注定要让他演完他的剧本,商鞅又在魏国混了一年多,根本没人在意他,混到饭都快吃不起了,无奈之下只得追寻秦孝公的求贤令来到了秦国,于是秦孝公和商鞅这对改变历史的组合终于成功会晤,两人见面后一拍即合,只恨相见恨晚,随后便是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无疑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家,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他大刀阔斧的对秦国进行了改革,让秦国在经济上远超六国,更是将秦国打造成一台战争机器,为后来秦始皇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并且还制定出了严酷的律法,但最终却死在了自己制定用的酷刑之下,被秦惠王冠以谋反的罪名抓获,车裂而死,商鞅对秦国的贡献毋庸置疑,但秦惠王为何还会下令将其处死呢,并且在商鞅死后决定继续保留改革的也是秦惠王,难免会让人感到有些冲突,其实不然,我们先说秦惠王为何要杀商鞅。

商鞅被车裂后,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为何会留下来?

一、收拢人心,巩固统治,众所周知,商鞅强行推行改革,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保守派的贵族,积压已久的保守派对商鞅早已恨之入骨,而且当年身为太子的胤驷因犯法被商鞅抓着不放,虽然最终受刑的是胤驷的老师,但是此举无疑是打了胤驷的脸,因此上位后对商鞅下手,且不说可能存在私怨在其中,但此举无疑获得了保守派的坚定支持,自然稳定了人心。

商鞅的变法在当时成效颇显,在秦国不仅威望极高,并且大权在握,改革派深服商鞅,唯令是从,甚至平民中一度有“只知商君不知秦君”的状况,胤驷登基对其自然是十分忌惮,恰逢公子虔等一帮人捏造谣言说商鞅造反,因此便顺水推舟,对此谣言深信不疑,唯有杀了商鞅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二、商鞅已无价值,反而有高成本和高风险,在胤驷看来商鞅当时的改革之路已步入正轨,他的存在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什么价值了,如果不严惩商鞅,势必会让其他的保守派心生不满,要知道这些保守派的势力还是非常大的,秦孝公在位时自然没人敢造次,但胤驷上位根基尚且不稳,如果不将这些人安抚好,他们完全有可能拥立自己的兄弟上位,将自己取而代之,换句话说留着商鞅的成本和风险太高,而杀掉商鞅对胤驷来说不仅可以消除隐患,还能收拢人心,巩固地位,百利而无一害。

三、必须赶尽杀绝

商鞅被车裂后,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为何会留下来?

商鞅是个人才众所周知,对于掌权者来说这种人才要么为我所用,要么就是赶尽杀绝,胤驷深知这一点,他和商鞅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对手,如果日后哪里引起商鞅不满,他投到别国定是秦国的一大威胁,可以说商鞅的存在对胤驷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所以商鞅必须死。

咱们再说嬴驷既然杀了商鞅,为何还会保留他的改革措施:

一、秦桧王目光长远

胤驷无疑是一代明君,在位期间识人善任,任贤用能,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淤,为秦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定基础,他深知变法利于秦国的发展与强大,与他而言商鞅本人是政治牺牲品,但他的改革措施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因此在稳定了人心,统治已然基本稳固的情况下,秦惠王自然会将国家的利益更大化,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统治,而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自然不能轻易废弃。

二、废除改革会引起动荡

商鞅是以谋反的罪名被杀的,所以即使有很多人拥戴商鞅但也不能为其说话,谋反可是天大的罪,谁敢为商鞅强出头,但废法就不一样了,商鞅推行变法秦国固然有一些坚决反对的保守派,也有一些利益受损的贵族,但多年以后改革成效巨显,更多的是因变法而受益的得利者,一旦下令强行废除变法,那些因为改革而崛起的新贵们自然不会答应,那时很可能会造成国家动荡,反而不利于统治,所以定然不会废除改革。

商鞅被车裂后,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为何会留下来?

三、想要废除也绝非易事

退一万步讲,就算胤驷看不到变法的好处,也没考虑到新贵的问题,想要废除变法也绝非易事,因为改革早已深入人心,在秦国已经根深蒂固,对人民对社会的影响已经非常大了,想要将之拔起显然不太现实,如果强制废除很可能又造成国家的动荡,反而不利于统治,归根结底其实杀商鞅和保留变法措施,站在秦惠王的角度目的都是一样的,巩固自身的统治,进而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强化自己手中的权力。

而在这条路上商鞅是更好的牺牲品,既能安抚人心又能巩固自身地位,所以商鞅的死是必然,而商鞅留下的变法措施则是富国强兵,进一步强化权力的更好工具,况且改革的措施也不能轻易废除,一旦废除又将会引起内部新的反对力量,所以商鞅注定会以悲剧收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1/32677.html

“商鞅被车裂后,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为何会留下来?” 的相关文章

宣太后给义渠王生下两个孩子 这两小孩最后是什么结局

宣太后给义渠王生下两个孩子 这两小孩最后是什么结局

对秦国宣太后委身于义渠王,并为他生下二子,这两个孩子有何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306年,义渠王前来咸阳参加秦国新任国君嬴稷的登基大典,义渠王的到来着实令宣太后母子捏了一把汗,原因无他,义渠王的目的太明显,就是为了打听秦国虚实,以此权衡是率领义渠独立,还是...

元文都:隋朝时期大臣,他为何被王世充所杀?

元文都:隋朝时期大臣,他为何被王世充所杀?

元文都(?~618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时期大臣,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后代,北周小冢宰元孝则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个性耿直,颇有才干。初仕北周,拜右侍上士。隋朝开皇年间,历任内史舍人、库部郎中、考功郎中、太府少卿。隋炀帝即位后,历任司农少卿、司隶大夫、御史大夫、...

贾谊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贾谊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贾谊,一位在两汉时期却能被人人都称赞不已的一代雄儒。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天纵英才,少年成名,自以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后世对其评价很高,且也认为其怀才不遇,为之惋惜。“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

三国时期,赵云曾和刘备同床眠卧,说明了什么?

三国时期,赵云曾和刘备同床眠卧,说明了什么?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刘备集团,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兄弟,关羽、张飞能和刘备睡在一张床上,可以说关系非常亲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赵云虽然官职不高,为何能与关羽、张飞一样,与刘备同床眠卧?为何赵云能与关羽、张飞享受同等待遇?...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有那么厉害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有那么厉害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到底有多厉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要说古往今来喜欢的人最多最了解的故事莫过于三国,《三国演义》一书让这一时期的人物在历史上如同明珠般的上闪耀。一代奸雄曹操,忠义无双的关羽,智多如妖的诸葛亮。还有那号称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郭...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王安石则是北宋167年历史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起北宋诗人,你第一时间是不是想起了苏轼、欧阳修,或者是黄庭坚、司马光,如欧阳修的“新旧女婿”,苏轼的“拊掌唤鱼”,司马光砸缸等等,通过他们的一些诗和发生的一些趣事,更让我们对...

骆统: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学者,任内有政绩

骆统: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学者,任内有政绩

骆统(193年-228年),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学者,陈国相骆俊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骆统二十岁时已任乌程国相,任内有政绩,使得国中民户过万。又迁为功曹,行骑都尉。曾劝孙权尊贤纳士,省役息民。后出任为建忠中郎将。将军凌统逝世后,统领...

袁绍作为刘备昔日的敌人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袁绍作为刘备昔日的敌人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对刘备投奔袁绍时局势已大不如前,昔日的敌人袁超为何接纳了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刘备二人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前后。彼时的刘备作为公孙瓒麾下的一员将领,在河北战场打出了不错的战绩,想必也给袁绍集团带去了一些困扰。《三国志·先主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