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伯温预言明朝遇顺则止 刘伯温可谓是世事难料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26)32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伯温预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文臣武将浩如烟海,但是其中可以和诸葛亮的才智比肩的却没有几个人。而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刘基则算得上是其中一位。不光有着卓越的政治和军事能力,更是拥有超凡的智慧,甚至在算卦这一方面也很是了得。

刘伯温预言明朝遇顺则止 刘伯温可谓是世事难料

他曾对明朝乃至明朝之后数百年的中国历史做出了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预测竟然被一一核实,不可不谓是非常的厉害了。当然,这些推测可能有乡野之人杜撰的嫌疑,但也丝毫不影响刘伯温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朱元璋在收复中原,一统河山之后,深刻地吸取了元朝腐败直至导致国家覆灭的教训,通过休养生息,减少赋税等手段,让国家变得更加的富强。虽然他坚信通过勤恳的处理政务,对百姓好,杜绝 *** 才能使国家的基业变得牢固。如果这种状态保持得久,那么明朝的国祚也绝对不会短。

刘伯温预言明朝遇顺则止 刘伯温可谓是世事难料

对于国祚这件事,没有一位帝王会不重视,更何况身边有这么一位精通卜卦的谋士在面前,谁又能控制住澎湃的好奇心呢?于是朱元璋把刘伯温召集到自己的面前,问他明朝江山的气数如何。刘伯温只好奉命卜卦,很快就得出了结果,他拿起纸笔,写下来遇顺则止这四个大字。

朱元璋并不能看出其中的缘由,就想让刘伯温解释得更详细一些,可是刘伯温却摇了摇脑袋,恭敬的说:“我只能说出这些了,天机不可泄露”见他如此决绝地回复,朱元璋也便没有往下追问。

只是自己慢慢的琢磨,思索了起来,顺的繁体字在左边是三、右边则是百和八字构成的,突然间好像恍然大悟,原来是380年!这么长的时间,已经不错啦。不过这次他可算是失了手。

刘伯温预言明朝遇顺则止 刘伯温可谓是世事难料

时间来到了十七世纪上半叶,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再加上 *** 的日益严重,使明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势。内部有李自成等势力组成的叛军,外部则有盘踞在山海关的满族铁骑在虎视眈眈,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率领重兵攻克了北京城,随着崇祯皇帝自缢而亡,明朝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间内,曾建立过三个和“顺”字有关的政权,也算是符合了刘伯温推算出的遇顺则止的四字预言。在连年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陕西澄城饥民在公元1627年发起暴动,算是明朝末年兵变的开端。而其中一直不太起眼的队伍,却最终掀起了一场反抗明朝的狂潮。

刘伯温预言明朝遇顺则止 刘伯温可谓是世事难料

这支队伍的领导者名字叫张献忠,是来自陕西的众多流匪之一,随着不断的东征西讨,他的足迹遍布了中原大地,队伍也逐渐扩大起来,甚至达到了三四万人的规模,随后又进攻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春风得意的张献忠马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改年号为“大顺”,这刚好与刘伯温的预言相符,真可谓是世事难料。

可能是因为对“大顺”这个年号有特别的情愫,李自成在攻克北京城之后也把自己的政权改名为“大顺”但是奈何吴三桂联合外族多尔衮,两人联手把李自成打得大败而去,临行之前,李自成也不忘把吴三桂家大小34口人全部杀害,随后便撤回到陕西山西等地。不想一位当世豪杰,竟然被当地的民兵武装姜大眼杀害。

随后清朝逐步清除各地的残余势力,建立起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这个王朝最开始的国号称为“顺治”,至此遇顺则止的预言被前后暗合了三次。大明朝的国祚终究结束在了1644年,虽然终究没能达到380年,但是316年的国祚也不算短了,只是后期的各种不利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令人叹息。

刘伯温预言明朝遇顺则止 刘伯温可谓是世事难料

结语:刘伯温曾写过很多与卜卦有关的作品,其中既有流传与民间的烧饼歌,也有被正史所记载的言论。这些都证明了他过人的能力和难以掩盖的才华,哪怕岁月不断流逝,他的风华也不会因此而减少,还会因为这些准确的预言而变得更加的神秘、迷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1/33250.html

“刘伯温预言明朝遇顺则止 刘伯温可谓是世事难料”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北伐到姜维北伐 蜀汉为什么要一直北伐

诸葛亮北伐到姜维北伐 蜀汉为什么要一直北伐

对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十一次北伐,为何蜀国要不停的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228年起,诸葛亮一共有过五次北伐,其中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广为流传的“六出祁山”,其实包括了一次魏军主动进攻汉中,诸葛亮率军迎战,但双方并未交战,后世概而言之,说成“六出祁山”。诸葛亮...

刘备的原本面目是什么 刘备真的是虚伪狡猾吗

刘备的原本面目是什么 刘备真的是虚伪狡猾吗

对刘备原本面目是怎样的,真的虚伪狡猾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通过“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和“刘皇叔”等名片介绍,让人们认清刘备虚伪狡猾的原本面目。他逢人便介绍自己为“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立志要匡扶汉室,还被汉献帝称作皇叔。...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徐庶本名徐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众所周知,徐庶之所以离开刘备,主要是因为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除此而外,还有另外三个原因,可能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是什么呢?(我们从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寻找答案):一、三国博弈,各自帐...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229年),字号不详,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偏将军陈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九岁时,受到孙权召见,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历任别部司马、校尉。追录功臣的后裔,受封都亭侯。东吴黄龙元年(229年),逝世。人物生平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

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造箭 要求造弓难道不行吗

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造箭 要求造弓难道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草船借箭中,周瑜为何不要求诸葛亮打造十万支弓,而是十万支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当年你给周瑜当军师的话,周瑜可能会夸你一句:“你小子还真是个狗头军师,咋和我想的一样一样的呢?”如果在《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回答在水上作战需要的是弓箭,而周瑜这...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189年-217年或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凌统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在从征黄祖时,他作为先锋,阵斩张硕。在逍遥津之战,他拼死保护孙权逃生,自己则是最后一个逃生的将领。官至偏将军。凌...

魏徵为何会被称为功臣?一生有何贡献?

魏徵为何会被称为功臣?一生有何贡献?

魏徵,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徵是唐朝时的名臣,以直言敢谏出名,多次劝谏唐太宗李世民,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形成。李世民对魏徵的建议大多予以采纳,还称赞其是贞观年间第一功臣,更在魏徵死后亲自为其撰写碑文。但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