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朝最后一名统治者子婴,关于他的身份有哪些记载?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29)450

说到子婴,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关于秦国末代国君秦王子婴的身份,有很多种说法,并且在历史的记载并不一致,以记载秦朝历史最为详细的《史记》为例,我可以列举《史记》记载中关于子婴的三个身份:

1。秦二世胡亥的兄长之子。

这种说法是来自于《史记 秦始皇本纪》:

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2。秦二世胡亥的兄长。

这种说法来自于《史记 六国年表》:

赵高反,二世自杀,高立二世兄子婴。子婴立,剌杀高,夷三族。

3。秦始皇的弟弟。

这种说法来自于《史记 李斯列传》:

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秦朝最后一名统治者子婴,关于他的身份有哪些记载?

由于《史记 秦始皇本纪》是司马迁依照自己作为史学家采信的历史文献,所以后很多历史学家在编撰秦朝史书时基本上依照司马迁的《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于是之一种说法即秦二世兄长之子的说法广为流传,从古到今很多史学家都是依照《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记载。

在古代有班固的《汉书》、在近现代有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郭沫若的《中国史稿》等等历史专著都是采纳这种说法,但是史学家说的是胡亥的侄子,然而在某些现代文献中直接变成了胡亥兄长公子扶苏的儿子,但是这种说法基本上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之一种说法的错误是年龄问题。

秦始皇本人13岁继位,在位37年,50岁时去世。《史记索隐》记载秦二世登基时年仅21岁,假设子婴是胡亥兄长之子,那么子婴父亲的年纪应该在21岁到50岁之间,接下来我们可以依照文献看看子婴之父的年纪。

我们首先以更大因素来考虑。假设子婴之父为秦始皇长子扶苏,那么在秦二世自杀之时扶苏该有多少岁呢?我们需要依照的是历史文献:

《史记 秦本纪 正义》记载,秦惠文王和秦昭王、秦始皇都是22岁行冠礼以示成年,同时秦惠文王和秦昭王都是20岁左右拥有子女,而云梦秦简的拥有者喜则是25岁生有儿子。我们可以看到秦国人的生育应该在20岁左右的,如果秦始皇按照秦国的传统是20岁生有长子扶苏,那么扶苏依照20岁生有子女的推算,到了秦二世去世时的公元前207年,扶苏的长子应该有13岁,也就是说胡亥的侄子更大也就13岁。

秦朝最后一名统治者子婴,关于他的身份有哪些记载?

而按照男人的生育年龄13岁计算,秦始皇13岁生有扶苏,而扶苏13岁生有长子,那么这个长子到了公元前207年,更大也就27岁。

接下来就是一个矛盾之处了。在有关子婴的记载里,有一条历史记载不可忽视,那就是子婴的儿子参与了子婴谋杀赵高的行动,按照这条记载,子婴的儿子不可能是幼小的孩童,按照生育年龄的极限推算:秦始皇13岁生有扶苏,而扶苏13岁生有长子子婴,子婴13岁生有儿子,那么子婴的长子也只有14岁,试问这样的孩子能否参与击杀赵高的密谋?即使是秦始皇,在14岁时朝政依旧操纵在吕不韦和赵太后手中;即使是唐太宗,也要等到17岁才能参加军事行动。子婴14岁的儿子真的有如此才能?

而且假使子婴是二世的侄子,这个时候也应该是“公孙婴”,而非公子婴,当扶苏之子的假设不成立时,子婴就不可能是胡亥的侄子。

第二种说法的错误:胡亥的兄长都被胡亥杀死。

在史料中,秦始皇的子女都被秦二世残杀殆尽,其主要原因是胡亥是通过沙丘密谋上位的,我以前写过文章讲述过秦二世、赵高、李斯是如何利用秦始皇的威势逼死扶苏。秦二世十分恐惧别人夺取自己的皇帝宝座,恰如赵高在秦二世继位之后的谏言:

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

如何稳固自己的帝位合法性,21岁的秦二世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杀光威胁自己帝位的人,也就是自己的兄弟,不仅如此,胡亥连自己的姐妹也没有放过:

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於杜。

秦朝最后一名统治者子婴,关于他的身份有哪些记载?

“僇”和“矺”都是酷刑残杀,胡亥的兄弟姐妹都是遭受酷刑致死,胡亥的伤心病狂可见一斑。面对胡亥的屠刀,子婴假设是秦始皇之子不可能躲过残杀,这也有两个例子:

公子将闾在面对胡亥派遣的使者逼迫自杀时,曾经说道: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原闻罪而死。公子将闾一直追问秦二世的使者给予自己的“不臣”罪名究竟是什么?可见公子将闾的无辜,很可惜公子将闾三人最后依旧被逼迫自杀。公子高本来想要逃走,但是害怕秦二世杀光自己一族的人,最后在无奈之下居然向秦二世请求自杀殉葬父亲秦始皇,秦二世十分开心,还给予十万钱作为公子高的葬礼费用。公子将闾和公子高这样的人都被杀死,如此疯狂的秦二世怎么可能放过他的其他兄弟,要知道秦二世在诛杀蒙氏兄弟蒙恬、蒙毅时,子婴曾经还劝谏秦二世:

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

子婴言语之中还用的是三位亡国之君:赵王迁、燕王喜、齐王建比喻秦二世,试问秦二世对于自己的兄弟讽刺真的能够接受?

子婴也不能是胡亥的兄长,这样可以排除。

第三种说法最有可能,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

子婴的儿子参与谋划杀死赵高,更低他们也是成年人。根据《礼记》“男子二十冠而字”的记载,秦国国君22岁行冠礼的传统,子婴的两个儿子假设是成年人,那么她们也应该在20岁以上,那么子婴的年纪也应该在40岁以上。

秦庄襄王归秦是公元前257年,去世于公元前247年,赵高被子婴杀死于公元前207年。那么可以推算子婴的年纪介于40岁到50岁之间,那么他有20岁以上的儿子并不奇怪。作为秦始皇弟弟被排除在皇位继承权之外,也是可以理解,秦国自秦献公之后一直是父死子继,除了秦武王无子被秦昭襄王继位之外,并无特例,子婴如果是秦始皇之弟,那么在秦二世自杀之后,秦始皇一脉绝嗣,赵高让秦始皇之弟仿效秦昭襄王的前例登基并不不妥之处。

秦始皇已知的弟弟有三个,一个是同父弟长安君成蛟,另外是两个被秦始皇杀死的同母弟。虽然没有其他的历史记载,但是秦庄襄王应该是拥有很多儿子,而秦始皇只是嫡长子。比如《史记》的记载:

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 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

在秦二世时期,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被杀死干净。残留下来的“公子们”只有可能是秦庄襄王的子孙,按照年龄推算最有可能是秦庄襄王的儿子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1/33768.html

“秦朝最后一名统治者子婴,关于他的身份有哪些记载?”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还不知道: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到底强在哪里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谋士,虽然人数很多,但真正能青史留名的却很少,其中诸葛亮算是最有威望,后世赞誉最好的一个。历史中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司马懿是谋略的象征。诸葛亮辅佐刘备,司马懿辅佐曹操两人各为其主,各自都是曹...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重兵...

赵匡胤死后皇后才24岁 赵光义做了什么受人诟病

赵匡胤死后皇后才24岁 赵光义做了什么受人诟病

还不知道: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对24岁的皇嫂做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朝代更迭江山易主后,前朝皇帝的妃嫔大多都会随着主角光环的陨落,而成为刀俎之鱼肉被荼毒殆尽,即便能侥幸活下来,也是过着受人凌辱苦不堪言的生活。比如,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羊献容,因为皇帝...

平原公主在出嫁第三天自缢而亡,她为什么这么做?

平原公主在出嫁第三天自缢而亡,她为什么这么做?

古代出生于皇室家族的人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们一生下来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幸的是他们可能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尤其是作为女子的皇室公主们,她们中不受宠爱的人,很有可能被当朝统治者当做政治联姻的工具,被迫嫁给不喜欢的人。南燕有个平原公主,就有这一段悲伤的故事。平原公主是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

鳌拜忠心耿耿却被康熙抓了起来 鳌拜真的造反了吗

鳌拜忠心耿耿却被康熙抓了起来 鳌拜真的造反了吗

对康熙杀鳌拜的原因是什么,是鳌拜反叛了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鳌拜曾经辅佐过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位皇帝,可谓忠心耿耿,只是在辅佐康熙的时候被康熙抓了起来。他真的造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鳌拜的罪名和多尔衮一样,都是独断专行的。鳌拜是费英东的侄子,费英东在满族历史上...

蒋琬是什么人?他年近六十才主政是因为什么?

蒋琬是什么人?他年近六十才主政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蜀国在诸葛亮死后,由蒋琬主持朝政。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被并称为“蜀汉四相”。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就此成为继刘备、诸葛亮之后蜀汉第三代实际掌权人。由于蒋琬是诸葛亮安排...

郑颢: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郑颢: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郑颢(817年~860年),字奉正,郑州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人。唐朝大臣,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荥阳郑氏,幼而爽悟,博闻强识。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考中状元,累迁右拾遗。唐宣宗即位,迎娶万寿公主,拜驸马都尉,授银青光禄大夫,充任翰...

张镐:唐朝时期宰相,参与平定安史之乱,颇有功绩

张镐:唐朝时期宰相,参与平定安史之乱,颇有功绩

张镐(?~764年),字从周,博州聊城(今山东省聊城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代州司功张知古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汲郡张氏,拜名士吴兢为师。得到杨国忠推荐,起家左拾遗。安史之乱爆发,扈从唐玄宗逃往蜀郡。奉命投奔唐肃宗,授谏议大夫。至德二年,授中书侍郎、同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