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神宗怠政的表现是什么?他怠政真的是因为腿疾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29)310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神宗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万历十四年(1586年)九月十六日后,明神宗朱翊钧接连几天免除常朝,九月二十八日,明神宗晓谕内阁,称自己近日头晕眼黑,乏力不起,已经在吃药养病。这一次不处理政事一直延续到到同年十一月明神宗在南郊祭祀天地时才停止。虽然怠政的时间很短,但这只是明神宗在万历年间怠政的开始,也是此后的怠政带来了明代政治的灾难性后果。那么明神宗为什么要怠政呢?本文尝试来探究一下。

明神宗怠政的表现是什么?他怠政真的是因为腿疾吗?

明神宗是如何怠政的

1。不见大臣。

明神宗怠政在清朝的《明通鉴》,《明史》里面被过度夸张化。《明通鉴》记载在万历四十三年,明神宗已经不见廷臣有二十五年了。《明史 何宗彦传》记载则是万历四十六年时,明神宗已经没有视朝三十年。不过这都带有很强的夸张化,但在实际上明神宗确实很少接见大臣了。

明代皇帝接见大臣的方式主要是每年元旦群臣朝贺皇帝,平时的常朝,皇帝接见内阁学士等形式。这都是皇帝加强和外朝联系,使得国家正常运行的标志。但这三种形式在明神宗时期都被减少甚至免除。

首先是群臣朝贺皇帝。在万历十七年(1589年)元旦,发生了日食,由于古代的天人感应学说让百官和皇帝感受到了压力,明神宗就没有举行元旦朝贺,自此之后元旦朝贺被免除了,《明通鉴》记载“自是,每元旦皆不视朝矣”。万历十六年(1588年)之后,常朝不再正常举行。也就是臣子正常朝见皇帝的早朝、午朝被免除。在万历十七年(1589年)三月,首辅申时行建议改革原来升授官需要面见皇帝谢恩的制度,只要皇帝免朝三日,就不要面见皇帝了。明神宗同意了申时行的请求,从此常朝明神宗基本上很少去。明朝皇帝虽然怠政,但是还是会接见内阁大学士商量政事和处理紧要事件。明神宗时期内阁大臣想见一下明神宗却难于登天。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当时明朝征讨杨应龙叛乱成功,明神宗要前去观看受俘,内阁大学士沈一贯就想援引万历三年(1575年)内阁大学士陪同皇帝观看献俘的例子,想去面见明神宗,结果被拒绝。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内阁大臣赵志皋要求面见明神宗商议抗倭援朝之役,面对军国大事,明神宗再次借口养病不见赵志皋。

2。不再进行正常的皇帝仪式。

明代皇帝通常有两个仪式需要亲自处理:一个是皇帝需要在春夏秋冬四季前去太庙祭祀;另一个是皇帝需要举行经筵日讲。

在中国古代,皇帝所做的一切礼节性的行为都是具有政治含义的。太庙的祭祀是皇帝向全国表示孝道的行为,儒家以孝治天下,皇帝需要亲为表率,维护纲纪。而经筵日讲是为了皇帝研读经史而特意设置的御前讲席,在这个御前讲席上皇帝可以和大臣讨论朝政,虽然在此后被严重仪式化,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研讨治国理政原理的功能。

很可惜,明神宗都没有做到:

万历十四年(1586年),明神宗让徐文璧代替自己前去太庙举行祭祀,除去万历十七年(1589年)明神宗短暂举行一次太庙祭祀,从此以后都是明神宗指定官员举行太庙祭祀。自万历十四年(1586年),明神宗开始以有病为借口免除经筵日讲后,经筵日讲开始时断时续,直到万历十六年(1588年),申时行等人上奏可以把经筵日讲的讲稿传递到大内让明神宗阅览。于是明神宗不再举行经筵日讲。

明神宗怠政的表现是什么?他怠政真的是因为腿疾吗?

3。不处理大臣的奏章

在明代制度下,奏章的处理是由内阁处理,司礼监批红,再发出去由行政机构执行。很可惜在明神宗时期,大批奏章被留在皇宫内不发出去,被称为“留中”,这使得明朝的行政机构无法处理和执行重要的事情, *** 的职能接近停摆。这在万历时代体现的十分明显。

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内阁大臣曾奏请神宗把御前的奏章即刻赐予外发,可见在奏章留中不发已经很严重。到了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内阁大臣赵志皋提出意见,他说:“章奏有留中不下者,而近日为盛。”;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刑部侍郎吕坤说:“今章奏半停”;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内阁首辅方从哲说:“日行本章,全无票发。”

这种留中不发的行为引起了朝臣的愤慨,但是明神宗不予理睬,也不处理,继续这样的行为,可以说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明神宗怠政的表现是什么?他怠政真的是因为腿疾吗?

明神宗怠政是因为腿脚有病吗?

*** 上的一些人对于明神宗有着很深误解,他们认为明神宗腿脚有疾病,所以不方便上朝,拿出的依据是《风雪定陵》这本书里面的记载。但这是无稽之谈,笔者今天以文献破解这个谣言。

《风雪定陵》这本书是关于定陵考古发掘过程的的记载,里面有关于打开明神宗棺椁的记载如下:

脊柱上部稍有弯曲,左腿伸直,右腿微屈,两脚向外撇开。身穿的龙袍大都腐烂,腰部束一条玉带,头戴“翼善冠”,发髻梳理完好,足登高筒长靴,裤脚装在靴子内。

这本书里面有“左腿伸直,右腿微屈”的记载,很多人断章取义,认为明神宗腿脚有疾。但是这应该是明代皇帝墓葬的一种礼节。笔者找到了人民网中北京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王秀玲女士的研究。王秀玲推测明代皇帝的墓葬形式是“北斗七星”式的姿态。

因为古人有着“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同时又有天人感应的想法,所以对于墓葬有着特殊的礼节,当然这在现代属于迷信。古人以紫薇星比喻皇帝,北斗七星是帝王的居所,所以古代皇帝去世后,是会升天到达北斗居住。依据此王秀玲提出:

皇帝死后,也需要生气,“北斗七星”式这种S形葬式能够“聚气”,有了生气,就有了万物,预示着子孙万代繁衍旺盛。如果依此而论,帝、后的葬式源于天象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这个理论到现在还是有一定的争论,只是一种解释理论,但至少说明明神宗的腿脚没有疾病。

而《风雪定陵》的记载里也没有关于明神宗有腿疾的记载,反而是说明神宗的口腔有着各种疾病,除了牙周病之外,还有楔状缺损、氟牙症、偏侧咀嚼等病症。而这些疾病损害了明神宗的健康,但是这些疾病并没有严重到让明神宗无法处理朝政。

明神宗怠政的表现是什么?他怠政真的是因为腿疾吗?

明神宗的怠政的真实原因分析

明神宗在位期间,由于他的怠政导致不任用官吏,不任用官吏导致 *** 机构残缺以至于瘫痪,半瘫痪的 *** 严重削弱了国家机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灾难。但是依据历史记载明神宗怠政的真实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辅申时行在明神宗怠政时的一味迁就。作为内阁首辅,申时行在张居正被清算后,一直明哲保身,他把张居正留下的巨大内阁威权全部转移给明神宗,从来不会擅自做主,一味迁就明神宗。所以面对万历十四年(1586年)之后明神宗怠政的风气,申时行没有丝毫劝谏,反而助长明神宗的风气:比如经筵日讲,在明神宗懈怠时,申时行出主意,让臣子直接写稿子给明神宗看;再比如申时行建议明神宗可以把不能够接受的奏折留中不发。所以在明神宗在申时行的迁就下贪图于后宫的安逸,安心享受生活。可以说明神宗的怠政是申时行纵容出来的,申时行作为一个国家的宰辅大臣,对于皇帝的怠政不加以匡正和劝谏,反而助长皇帝的怠政风气,所以申时行退休之后,明神宗的怠政已经成为惯例。明神宗讨厌官吏经常上书奏事。从明神宗本人的作风来看,他是不喜欢官员抨击自己的。在明神宗处理完张居正和冯保之后,他曾经有过短暂的励精图治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御史范就提了十点修身为政的建议,但是范被明神宗斥责无爱君之心,随后范被革职为民。明神宗在位时经常面对百官对于自己的抨击,比如爱好酒色,宠幸郑贵妃,争立太子,静摄国事等等,这使得他对于百官不满,所以他借故罢免官员,对于补充官员故意不予补充;所以面对奏章,明神宗故意留中不发,对于上朝和大学士能不见更好不见,因为他讨厌百官的上书奏事。官员的党派斗争使得明神宗对于朝政感到反感。在明神宗亲政之后,他启用了当年被张居正镇压的官员,同时扩大了官员建议权利,这使得朝廷的党争时代开始了。官员的建议权利扩大后,大批人开始抨击明神宗,明神宗想要打击这种风气,但是始终未能如愿。于是朝政被割裂为顺从明神宗的党派和劝谏明神宗的党派,内阁的大臣顺从皇帝,科道言官抨击皇帝,两派围绕京察开始了党派斗争,逐渐形成了东林党,浙党,楚党,齐党,宣党,昆党等等党派,这种朝臣的党派围绕一件件事开始相互打击,使得明神宗手中的奏折很多都是关于两派相互进攻的内容。面对两派的斗争内容,明神宗十分无力和反感,这些毫无实质内容,为了私利而抨击的斗争,自然使得明神宗怠政,不想理政。

明神宗怠政的表现是什么?他怠政真的是因为腿疾吗?

结语

明神宗并不是因为腿脚有疾而疲于政事,而是在万历时代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大臣的迁就,个人的喜好,朝廷的分裂都使得明神宗怠政,而这个怠政对于明朝是毁灭性的,大臣的迁就使得明神宗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个人的喜好加剧了自己的贪图安逸,朝政的分裂造成了朝局的混乱,而这些正是明朝毁灭的开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1/33891.html

“明神宗怠政的表现是什么?他怠政真的是因为腿疾吗?” 的相关文章

蜀汉灭亡后关羽后人被满门斩杀 张飞后人为何安然无事

蜀汉灭亡后关羽后人被满门斩杀 张飞后人为何安然无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国灭亡后,为何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后人却被满门斩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刘备带领兄弟关羽和张飞白手起家,带着兴复汉室的梦想一路拼搏,最后也是在乱世之中建立了蜀国,可惜的是,刘备并没有活到他实现愿望的那一天,不仅如此,其他的两位兄弟也先...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

吕后为什么要处死韩信 韩信为什么落到被竹竿捅死的下场

吕后为什么要处死韩信 韩信为什么落到被竹竿捅死的下场

还不知道:一代大将韩信为何落了个被宫女用竹竿捅死的下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被宫女用竹竿戳死主要是因为刘邦曾为他许下“三不杀”和“五不死”的诺言,这种死法看似残忍但也是对韩信的尊重。兵仙韩信的大名我想诸位读者都不陌生,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能力毋庸置疑。当...

孙权和刘备是盟友关系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和刘备是盟友关系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为什么非要击杀关羽?你看看周瑜临死前都说了什么,关羽不冤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一个巨大的喜讯从前线传来,东吴的主将吕蒙在吴蜀战场上大获全胜,不仅收回了被蜀汉霸占多年的荆州,还擒获了蜀汉的大将、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这让东吴上下一片欢腾,仿...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朱温比曹操还要厉害 朱温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朱温比曹操还要厉害 朱温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温比曹操还狡猾,为何无法统一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末年,经过黄巢起义的打击,李唐江山摇摇欲坠,各地藩镇拥兵自重,朝廷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在乱世之中,来自砀山县的无赖朱温登上历史的舞台,他先跟随黄巢起义军,后投降唐朝,经过十几年的征战,成...

历史上的诸葛亮很厉害吗 和演义中的一样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很厉害吗 和演义中的一样吗

对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有演义史里演绎的那么厉害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真有那么厉害!在中国广大民众的认识里,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谋略的代名词。而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诸葛亮的智才写得天花乱坠。罗贯中这么做,其实是不大好的。诚...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还不知道:汉献帝退位后,明明没被曹丕害死,刘备却为何替他发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然而汉献帝却得以善终,病死于234年4月。不过刘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