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大臣费祎不赞成姜维北伐中原,原因是什么呢?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28)390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重之际,蜀主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同时询问诸葛亮的继任人选。对此,诸葛亮说:“我知道您回来的意图,你所要问的事蒋琬最适合。”李福连忙说:“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又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费祎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没有回答。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蒋琬和费祎,无疑是诸葛亮明确指定的继承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其中,就蒋琬来说,在公元234年被后主刘禅拜为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逝。也积极在公元234年到公元246年的十多年时间中,蒋琬执掌蜀汉朝政,接替了诸葛亮的工作。而在蒋琬去世后,后主刘禅根据诸葛亮的遗愿,让费祎接替了蒋琬。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诸葛亮指定的继任人选,费祎为什么不赞成姜维北伐,并且对姜维北伐进行限制呢?

首先,《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维自以练西羌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延熙十年(247年),在蒋琬去世后,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汉朝廷使姜维假节,姜维率军出西平,不克而还。姜维自以为熟知西羌风俗,文武双全,所以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这样就可以控制陇西,每当姜维想兴兵前往,却遭费祎限制,使姜维率领的军队不超过万人。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姜维北伐中原,费祎秉承着不赞成的立场。当然,想要完全阻止姜维北伐,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在此之前,诸葛亮就坚持北伐中原。不过,对于费祎来说,却选择限制姜维北伐的规模,促使其每一次进攻曹魏的兵马,都不超过万人。

当然,针对为何要限制姜维北伐中原,费祎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在执掌蜀国大权期间,费祎向姜维说:“我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何况是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业等待有能者去继承,不要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果不如其志,悔之无及。”在费祎看来,不管是自己,还是姜维等武将,在个人能力都远远比不上丞相诸葛亮。对于诸葛亮来说,生前五次北伐中原,都没能匡扶汉室,一统天下,何况自己和姜维呢?

大臣费祎不赞成姜维北伐中原,原因是什么呢?

既然才能不如诸葛亮,那么,现在更好的策略就是休养生息,恢复国力,采取防御为主的思路。至于北伐中原的功业,则等待之后有能力的人来继承了。如果继续北伐中原,损耗蜀国国力,万一出现什么闪失,那么就是悔之莫及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蜀汉实力相对较弱,曹魏势力相对较强的背景下,费祎限制姜维北伐中原,显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后,曹魏不断增强西线的兵力,这已经让蜀国失去了掀翻曹魏的机会。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蒋琬去世后,费祎成为蜀国事实上的丞相。因此,费祎的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和增强蜀汉的国力,而大规模的北伐中原,只会消耗蜀国的国力。对于蜀汉来说,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只要益州这一州之地,其总的人口还不到100万人,兵力更是只有10万人左右。对于这10万人,显然不能全部用在北伐中原上,比如南中、永安、江州等要地,都需要布置兵力来镇守,至于都城成都等地,也需要预备一定的兵力。

所以,姜维在北伐中原上,最多只能动用数万兵马。不过,因为人口较少,粮食运送也比较困难,即便是数万兵马,都会对后方的粮草供应形成不小的压力。于是,费祎作为蜀国事实上的丞相,选择将姜维北伐的兵力限制到一万人以下,这样就不会给后方补给带来太大的压力。

最后,除此之外,在笔者看来,费祎之所以反对姜维北伐,也是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矛盾体现。在古代历史上,武将和文臣之间的矛盾,几乎是长期存在,所以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将相和”,这才能让后人为之称赞。对于姜维来说,不仅是一位武将,还是一位来自于曹魏的降将,虽然姜维之前获得了诸葛亮的信任和器重,但是,在诸葛亮、蒋琬去世后,姜维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并巩固自己在蜀国的地位,于是,北伐曹魏,建功立业,成为姜维最合适的途径。况且,北伐中原,也是为了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大臣费祎不赞成姜维北伐中原,原因是什么呢?

与此相对应的是,费祎作为文臣,其主要任务是治理天下,而不是执掌兵马,在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不希望再出现兵权和相权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的情况了,况且,后主刘禅对于北伐中原,也不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在此背景下,费祎选择限制,或者说是不赞成姜维北伐的立场,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蜀国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让姜维大规模北伐中原的话,很可能导致费祎在蜀国的边缘化,这是后者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不过,延熙十六年(253年)春正月朔日,费祎被刺客刺杀。在费祎去世后,姜维挣脱了束缚,得以大规模的北伐中原,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损耗了蜀国的国力,成为蜀汉被曹魏消灭的原因之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2/38821.html

“大臣费祎不赞成姜维北伐中原,原因是什么呢?”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前期表现的忠心耿耿,他是什么时候有了谋逆之心的?

司马懿前期表现的忠心耿耿,他是什么时候有了谋逆之心的?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都知道司马懿的衷心都是装出来的,但是司马懿前期表现的那么忠心耿耿,他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谋逆之心的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司马懿忠心曹氏三代,是因为这三老大底下,他政变不了,忍辱负重,小心翼翼,才是活下去的资本,隐忍是司马懿一生的主题,不到万不得已,不铤而走险。曹叡以...

西汉时期的外戚势力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王莽能推翻西汉

西汉时期的外戚势力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王莽能推翻西汉

对西汉的外戚势力轮番掌权,为何只有王莽家族能推翻西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汉朝的政治,人们往往会想到外戚干政,直接削弱了刘家的统治力,而且也正是因为有外戚的扰乱,才导致了西汉的国政一日不如一日,王莽作为一个外戚,他本身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人,但是在外戚互相制衡的过...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清朝雍正三年底,年羹尧被赐死,雍正立即下令彻查年羹尧的党羽。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年羹尧,字亮工,1679年出生于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

三国时期夏侯惇曾被吕布挟持过,是怎么回事?

三国时期夏侯惇曾被吕布挟持过,是怎么回事?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绑架、劫持是我们小时候看的港片里最常出现的镜头,在群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也曾经发生过一次有意思的“绑架事件”。吕布派人把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惇绑架了,到底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让我给家娓娓道来……曹操最信任的“二号首长”我们简单说一下夏侯惇在...

诸葛亮临死前一句话知道刘禅是在装傻 诸葛亮到底问了什么

诸葛亮临死前一句话知道刘禅是在装傻 诸葛亮到底问了什么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临死前,阿斗问了一句话,诸葛亮方醒悟:原来你在装傻!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随着刘备的去世,蜀汉的前程交给了刘备的儿子刘禅(shan)身上。从电视剧来看,后人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说他是个庸碌无能的人,那么他本人是如何想的呢?在公...

东汉末年名将乐进战绩如何?在襄阳两败关羽

东汉末年名将乐进战绩如何?在襄阳两败关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东汉末年名将乐进的故事。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东汉末年名将。他虽然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胆色过人,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玩命冲在最前面,因此深受曹操的欣赏与重用。由于曹操在军事行动中,进攻时习惯用乐进...

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华佗真的是因为曹操的多疑被杀的吗?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哪怕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枭雄曹操的知名度也堪称大名鼎鼎,而与他同一时代,且有交集的华佗作为流芳百世的一代神医,“名气”也丝毫不弱。在那个时代里,一位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贺齐(?-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轻时任会稽郡吏。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巡视会稽,经考察推举贺齐为孝廉,任永宁长,后任南部都尉、平东校尉。建安十三年(208年),贺齐任威武中郎将,受孙权派遣,讨伐丹阳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