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陈友谅之子陈理为何会被流放?他是什么结局?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06)320

每当一提起陈理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元朝末年,被朱元璋流放到朝鲜的除了大汉皇帝陈友谅之子陈理,还有大夏国皇帝明玉珍之子明升,本文就单独讲讲陈理被流放到朝鲜的情况和最终结局。

陈友谅之子陈理为何会被流放?他是什么结局?

陈理是元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大汉政权皇帝陈友谅次子。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汉皇帝陈友谅率领大军包围吴王朱元璋在江西的唯一重镇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来解洪都之围,双方在鄱阳湖列阵对战,史称“鄱阳湖之战”。结果,陈友谅突围之时中流矢而死,六十万汉军折损过半,陈友谅的长子太子陈善儿被俘,危急关头,陈友谅的生死兄弟太尉张定边匆忙带着幼主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连夜逃回大汉都城武昌。

回到武昌,陈理在张定边的拥护下继位为帝,但朱元璋丝毫没有给新败的大汉国以喘息之机,这一年冬,朱元璋亲征武昌,其手下大将常遇春击败并生擒了大汉丞相张定边,并将他绑在城下示众,武昌城中汉军将士见状,人心涣散,不少人因此想投降朱元璋。年幼的陈理眼看着武昌城就要守不住了,只好在父皇旧臣罗复仁的劝降下投降了朱元璋,至此,立国仅短短四年的陈汉政权宣告灭亡。

陈友谅之子陈理为何会被流放?他是什么结局?

对待陈理,朱元璋表现出了他宽仁的一面。陈理被封为归德侯随朱元璋返回应天(今江苏南京)。但是陈理虽住在京师,朱元璋又对他极为优待,可寄人篱下处处被监视的生活始终让陈理感到非常压抑,他深居府中,一直闷闷不乐,心中常怀国破家亡之悲凉情绪,有时还口出怨言,朱元璋虽以小孩无知妄言多次宽恕他,但深知让陈理久留京师实非长久之计,他尝对身边人言:“这只是小孩所犯的过错,恐怕他会受到小人的蛊惑,不能牢记朕对他的恩典,还是把他放在远离京师的地方为好。”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灭亡割据重庆的大夏政权,小皇帝明升献城投降后被送到应天,朱元璋封他为归义侯,两位年轻的亡国之君同在京师,朱元璋就更不放心了。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终于决定,将陈理和明升一同送往高丽安置。

在前元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的护送下,陈理与明升一行二十七人于洪武五年(1372年)五月十九日抵达高丽,高丽恭愍王王颛在开京王宫接见了两位亡国之君。由于明朝提前跟高丽王打了招呼,因此陈理和明升在高丽都分别得到了安置。陈理被册封为陈王,但他在高丽的待遇,显然与明升不能比,不仅高丽王对他的赏赐极为吝啬,即便在朝鲜王朝时期,陈理的生活也未得到改善,从《李朝太宗实录》零星的记载可以看出,陈理在朝鲜的境遇可谓完全不符合他亡国之君的身份,从永乐元年至六年(1402-1408年),朝鲜太宗大王只赏赐给陈理一名婢女及少量米豆、米四石、酒十瓶,此外再无任何馈赠。

陈友谅之子陈理为何会被流放?他是什么结局?

陈理在朝鲜受到如此不公的待遇,估计也是明廷提前安排好的,朱元璋对陈理口出怨言表现上表示宽恕,实则心里早已感到不快,更何况陈理之父陈友谅作为朱元璋逐鹿天下更大的劲敌,对鄱阳湖大战的血腥残酷也是记忆犹新,陈汉政权的实力在当时要远在朱元璋之上,陈理虽献城投降,可终究难保隐匿于民间的陈汉旧部伺机拥立陈理,因此我们大概可以猜出朱元璋将陈理放逐于朝鲜,是想借高丽和朝鲜之手熬死陈理。

从洪武五年(1372年)22岁时抵达高丽,到永乐六年(1408年)十二月病死,陈理在高丽整整生活了36年,在这36年里,陈理的生活始终非常困顿,晚年更是贫病交加,无所依靠,其结局实在让人唏嘘。

陈理只有一个儿子名叫陈明善,可惜无后而逝。虽然陈理在朝鲜备受坎坷,但随他一同前往朝鲜的陈氏宗亲却顽强的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并逐渐形成人数众多的韩国“梁山陈氏”望族,中韩建交后,韩国陈理后人经常派家族代表到中国寻根谒祖,成为中韩民间交往的一段佳话。而明升之后同样扎根朝鲜半岛,如今明氏也繁衍到了近六万人,也几乎每一年都会派族亲前往中国重庆拜谒大夏国皇帝明玉珍陵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1/40373.html

“陈友谅之子陈理为何会被流放?他是什么结局?” 的相关文章

和珅被嘉庆收拾之后 和珅的儿子为何能幸免于难

和珅被嘉庆收拾之后 和珅的儿子为何能幸免于难

史上最大贪官和珅倒台,他唯一的儿子,为何却幸免于难?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799年,89岁乾隆驾崩,就在他的灵柩前,和珅束手就擒,紧接着被搜出8亿两白银!而乾隆65岁才生的小女儿,哭成了泪人儿,去给公爹和珅求情,才勉强保他一个全尸。没想到,丈夫...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何不起兵反叛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至少有两次反叛刘邦的机会,第一次是刘邦跟项羽对峙于鸿沟之时,第二次是钟离昧逃到楚国之时,当时的韩信为楚王,第一次韩信压根就没有反叛的想法,只是想趁机从刘邦那里捞点好处。第二次的韩信是有那么点心...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一顶一的英杰之才,为孙权坐断东南与曹刘相抗贡献了很多。那么在孙权心目中,他对于周瑜、鲁肃、吕蒙是如何评价的呢,谁的地位最高?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位雄略之主,但在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因为政治、经济高度发展,与其相配的另一社会现象是法制建设空前发达,刘彻开始爱用酷吏来镇压人民,为此来加强君主集权,也为了抑制地方性豪强、游侠与诸侯也可以短期内防止地方上土地的兼并,并且严明了法度。杜周就是其中之一。杜周出生于南阳郡杜衍县,他本来是...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还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军师联盟》播出,引发了不少热议。有人说《军师联盟》里的曹丕和以往的形象很不一样,不像那个无缘无故就要杀掉兄弟的人,应该是加入了不少创作成分。真是这样吗?历史上真实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三...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曹操就没有兵力优势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兵力在汉中之战中有没有优势?为什么还是被刘备打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代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在陕西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汉中之战。这场战斗以刘备获得胜利、占据汉中而结束。但是,这场战争给历史留下了很多悬念,让人们至今津津乐道。比...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期的名人司马懿,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这是司马懿临终前立的遗嘱。作为三国时期的流量人物,司马懿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按理说这样的人物在死后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