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吴三桂一定要将永历帝赶尽杀绝,背后有哪些原因?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08)400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山海关时的选择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后人之所以不齿吴三桂,不仅仅是因为他引清军入关,导致华夏沦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深受明朝国恩,却忘恩负义、将已经逃亡缅甸的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擒获,并杀害在昆明街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天地君亲师是伦理之重,而吴三桂年纪轻轻便被赋予辽东总兵之重任,深受国恩,崇祯皇帝没有负他,他却负了明朝和天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吴三桂一定要将永历帝赶尽杀绝,背后有哪些原因?

永历帝朱由榔原是明朝藩王——桂王,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的堂弟,崇祯皇帝失国之后,残明势力相继拥护明朝藩王建立了弘光、隆武政权,但是这两个政权仅仅坚持一年便被清朝击溃。1646年十一月,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登基称帝,年号永历。永历皇帝登基之后,南明在清朝的攻势之下依然节节败退,所幸有清广东提督李成栋的反正和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的联明抗清,永历帝才得以(名义上)率领南明坚持抗清十余年,直到1659年被清军赶到缅甸。

永历帝到了缅甸之后,清军一度放松了对永历帝的追索,毕竟清朝的目标是占领原来明朝的领土,而且逃出国境的永历帝只剩下几百个文武大臣和少量的护卫部队,而且这些部队在进入缅甸之后被缅王收缴了武器,已经不可能对清朝的统治形成任何的威胁。但是这个时候,吴三桂却表达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一定要将永历帝“赶尽杀绝”,吴三桂的理由是什么呢?

顺治十七年(1660年),吴三桂给清廷上疏一封,在这封奏疏里面吴三桂一一阐述了他要“剿灭”永历帝的理由,下面就让我们打开吴三桂的这封《渠魁不翦三患二难疏》,看看他究竟用什么理由说服顺治皇帝让自己去消灭远在缅甸且毫无威胁的永历帝?

门户之患

夫永历在缅,而伪王李定国、白文选、伪公侯贺九仪、祁三升等分住三宣、六慰、孟良一带,藉永历以惑众心,傥不乘此天威震赫之时,大举入缅,以尽根株,万一此辈立定脚根,整败亡之众,窥我边防,奋思一逞,比及大兵到时彼已退藏,兵撤复至,迭扰无休,此其患在门户也。

在吴三桂看来,永历帝虽然在缅甸,但是追随永历帝的晋王李定国、巩昌王白文选等人率领部分军队仍在国内的三宣六慰(明朝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设置的管辖机构)地区,他们打着永历帝的旗帜号召边境地区的百姓反清复明,对清朝在此地区的统治形成了很大的威胁。一旦让李定国等人站稳脚跟,他们将对清军形成较大的威胁,如清廷调配大军“进剿”,他们便就地隐藏,而大军撤退之后,他们又会出来骚扰地方,所以只有进入缅甸、抓获永历帝,才能斩草除根,失去旗帜的李定国等人便再也成不了清廷的门户之患。

肘腋之患

土司反复无定,惟利是趋,有如我兵不动,逆党假永历以号召内外诸蛮,饵以高爵重禄,万一如前日元江之事,一被煽惑,遍地蜂起,此其患在肘腋也。

吴三桂一定要将永历帝赶尽杀绝,背后有哪些原因?

除了边境线上的李定国残部之外,云南境内还有众多土司,吴三桂认为这些土司“惟利是趋”,一旦永历帝用“高爵厚禄”来引诱他们,他们必定会被煽动起来对抗清廷,虽然单个土司力量不足以与清廷对抗,但是众多土司联合起来,“遍地蜂起”,清廷必将难以应对。

吴三桂的担心并非无中生有,也并非毫无道理,前一年元江土知府(之一等土官,少数民族地区由部族首领世袭之土司文职长官,从四品)那嵩便和李定国里应外合,发动反抗清廷统治的起义,吴三桂历时数月才平定,所以吴三桂认为境内的土司是清廷的肘腋之患,而发作的根源却在境外——缅甸的永历帝。

腠理之患

投诚官兵虽已次第安插,然革面恐未革心,永历在缅,于中岂无系念?万一边关有警,若辈生心,此其患在腠理也。

在吴三桂和清军征服云南的过程中,有很多明朝官军投降清军,这些人虽然已经被安插在各支部队之中,但是吴三桂认为他们仍然没有洗心革面,如今永历帝还在缅甸,他们心中肯定仍以永历帝为尊,一旦永历帝号召反清,那么这些人难保不生异心,这是腠理之疾。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源还是在永历帝,如果永历帝不在人世,那么这些投降官兵肯定会心无旁骛,最终只能选择效忠清廷。

除此之外,吴三桂认为云南还面临着两个困境,只有解决了缅甸的永历帝,才能解决云南面临的难题。

今滇中兵马云集,粮草问之民间,无论各省银两起解愆期,难以接济,有银到滇召买不一而足,民室苦于悬磐,市中米价日增,公私交困,措饷之难如此也。

因为与南明的战事,当时云南聚集了不少兵马,而这些军队所消耗的粮草都需要从民间征集,导致米价上涨,公私双方都为此所困,筹措军饷艰难,而百姓生活也十分艰难。

凡召买粮草,民间须搬运交纳,如此年年召买,岁岁输将,民力尽用官粮,耕作半荒于南亩,人无生趣,势必逃亡,培养之难又如此也。

另一方面,军队购买的粮草,需要百姓运输,而每年运输所消耗的民力十分之多,导致耕作的人力不足,土地荒芜,最终也无以养民,如此下来百姓生存困苦,只能选择逃亡他乡,如此对云南经济恢复不利。

这一点也属实,当孙可望、李定国等大西军余部在云南休养生息之时,注重恢复经济生产,使得云南成为明末乱世之中的“世外桃源”,据《明末滇南纪略》记载,大西军进入云南当年(1647年)秋成 “倍于曩昔”,次年又“大熟,百姓丰足”,再下一年仍是“大有年,兵民安乐如初”。

但是随着清廷的进攻,云南处于战乱之中,几年恢复的经济已经被消耗殆尽。据洪承畴在顺治十七年的奏本所载:

三月初五日,又准云贵总督臣赵廷臣手札,内开:云南近状大不如上年。每市斗米一石实卖至二十五六两,沿途穷民有死于道途沟涧,死于寺庙破屋,死于山路田野,死于旁溪曲径,甚有母食其女,子弃其父,惨不忍言。

而吴三桂也在奏疏之中提出了他的解决办法——“臣彻底打算,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全局,诚使外孽一净,则边境无伺隙之患,土司无簧惑之端,降人无观望之志。地方稍得苏息,民力稍可宽纾。一举而数利存焉。”吴三桂认为,只有彻底解决了缅甸的永历帝,及早结束云南的战事,才能彻底解决“三患两难”。

1661年,吴三桂率军进逼中缅边境,逼迫缅王交出永历帝,缅王在清军的威胁之下只能将永历帝交给吴三桂,吴三桂将永历帝押回昆明,最终被吴三桂处死在昆明。吴三桂在《渠魁不翦三患二难疏》中叙述的原因是一些客观存在的情况,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吴三桂绞杀永历帝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向清朝邀功,以显示自己与明朝皇室划清界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清廷的信任,才能为自己谋求更多的政治利益,至于为民着想,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1/40755.html

“吴三桂一定要将永历帝赶尽杀绝,背后有哪些原因?” 的相关文章

执意处死蓝玉,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

执意处死蓝玉,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从草根最后逆袭为一代君王,他可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而是其手下有一帮誓死追随于他的人,否则朱元璋就是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成功。而我们知道,古往今来,开国新君...

陈玄礼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逼死杨贵妃?

陈玄礼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逼死杨贵妃?

杨玉环之死是古代男权和权力环境下的悲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要评选唐玄宗一生中最忠诚的人,莫过于陈玄礼和高力士了。高力士我们今天暂且不谈,我们来聊聊陈玄礼。说陈玄礼是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最忠诚的人之一,这句话毫不夸张,有以下一些证据。其一,陈玄礼帮助唐玄宗谋得江山。在李隆基...

何进不死董卓还有称霸的机会吗 汉献帝会不会上位

何进不死董卓还有称霸的机会吗 汉献帝会不会上位

还不知道:何进如果不死,董卓会有机会称霸天下么?汉献帝是否就不会登基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何进是外戚集团领袖,董卓是外放的封疆大吏。按等级上来说,何进是董卓的上司。都说汉朝是被外戚搞残的一个朝代,的确是这样。从汉高帝刘邦死后,吕后外戚就已经成为了汉朝朝廷内的毒瘤...

明朝在要灭亡之前 崇祯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女儿

明朝在要灭亡之前 崇祯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女儿

对崇祯帝为何要亲自杀死自己的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室公主,在古代看起来很尊荣,但是真的当公主就知道命好不好,全看当时的皇帝。为何要如此说?想一想电视剧清平乐里的徽柔公主,没成亲之前她有多么的开心,也曾经以为自己是深宫里唯一的光鲜色彩,但是她嫁给驸马之后,驸马...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对为什么韩信会被宫女用竹竿戳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主流的说法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曾经给了韩信一份“三不杀”的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在看得见天地的地方都不能杀韩信、金属兵器也不能用来杀韩信,这不等于就是黑了韩信一块“免死金牌”吗?到底是谁要杀韩信史...

有哪些与卢多逊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卢多逊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卢多逊(934年―985年),怀州河内人,北宋初期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卢多逊博涉经史,喜任术数,于后周显德年间进士,授秘书郎、集贤校理,迁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北宋初,擢知制诰。屡知贡举。乾德六年(968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开宝二年(969年),从征太原,知太原...

张齐贤:北宋时期名相,为北宋初期各方面都作出极大贡献

张齐贤:北宋时期名相,为北宋初期各方面都作出极大贡献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人,后徙居洛阳,北宋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

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 众人为何都认为马超更厉害

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 众人为何都认为马超更厉害

对许褚曾与马超对战,二人明明打成平手,为何大家认为马超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中,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便是各位武将之间的对决,比如三英战吕布、赵云战文丑。人们常常通过分析各位武将之间的胜负,来判定谁的武功更好,可是为何许诸与马超打成平手,大家却认为马超更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