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司马光死后,为什么会差点被开棺?发生了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13)391

司马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北宋名臣司马光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除了担任北宋宰相以外,还因砸缸而家喻户晓。历史的司马光,曾经是一个“顽固派”,有些人可能会质疑:当年能聪明到去砸缸,可见此人头脑灵活,怎么会是个顽固派呢?其实,司马光的确有“顽固”的一面,但在顽固的背后,他仍然是谦谦君子!笔者与大家分享司马光的感人故事。

一、误传千年的“砸缸”

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可谓童叟皆知。然而,我们却被我们误解了千年。故事大概是说,司马光和一群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同伴掉进了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去呼救,只有司马光不慌张,他拿起一块石头砸缸救人。其实,史书不是这么记载的。《宋史》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意,按《宋史》的说法,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在古代,缸和瓮虽然都是储水容器,和缸相比,瓮腹大口小,所以掉进去很难出来。把“瓮”误传成了“缸”其实减轻了司马光救人的难度。

聪明如司马光,他能够想出用砸缸的方式去救人,而其他的小伙伴则只知道呼救,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的因素,往往不在于一个人所拥有的现在物质和所处的地位,而在于一个人的思维,思维才能够决定一个人将来的成就和发展。

司马光死后,为什么会差点被开棺?发生了什么

同样司马光两者兼有,他算得上有名的官二代,父亲是当时的三司副使,世代做官的司马家可谓是物质充足,司马光完全可以白吃白喝一生不愁,但是这并不是他的初衷。或许有人说他执拗,也有人说他虚假,但是他绝不会喊出“我爸是李刚”的口号,他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在六七岁就能够熟读《左氏春秋》,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因此年纪小小的司马光神童的称号便被传开,开启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可见,少年时候的司马光是十分灵活的,和大多数小孩子一样敢于尝试新的事物,而且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没有因为常规的文化背景局限自己的思维。可是为何,成年后的司马光其所作所为会让我们觉得他就是一个老古董呢?

二、低调的潜力股

“泯然众人矣”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在司马光身上,相反司马光虽然从小就有着神童之名,但是他并没有骄傲,反而和自己的父亲在“游宦”的过程之中,将自己的所学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不仅仅博学强识,还能够灵活运用。很多人以为他是书呆子,那可大错特错了。知行合一在他身上完美的体现出来,年仅20岁的他就已经一举高中进士,本来以为会有所作为,但是他却低调的有点过分。《宋史》云:

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他以儒家的中庸之态处世,在官场之上处处低调,如同一颗没有光芒的珍珠。直到庆历四年的时候,25岁的司马光才开启了官场上的开挂之旅,而这与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当时的枢密使——庞籍。

庞籍不仅仅是司马光父亲的好朋友,还是司马光的恩师,所以一直提携司马光,而庞籍的提携,仿佛这颗珍珠洗掉了铅华一般,变得耀眼起来,皇上对司马光也十分地欣赏,因此在皇祐三年到皇佑五年,司马光的官职一直快速提升,成为了中丞还兼任起史官来。

官场上的司马光可谓是一帆风顺,虽然在朝为官,但是他的心始终和天下百姓在一起,不仅仅多次上书朝廷希望能够减轻人民的负担,而且还不畏强权,对于所谓的“保守派”和一些啃老本的人表示讽刺和不屑。

“立德,修身,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圣人对于自己的标准,也是司马光对于自己的标准,或许看上去严格要求自己和批判他人的他有那么些讨厌,但是想一想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发展,司马光有许多值得我们肯定的地方。

司马光死后,为什么会差点被开棺?发生了什么

三、不孝有三,无后又怎样?

司马光可以算得上典型的儒家学子了,而儒家提出的三纲五常和一些经典论据都是他奉行的标准,如果说他是保守派,是顽固派,他又怎么会允许自己没有子嗣呢?孝道是儒家核心标准的一种,而司马光却犯了这个大忌。

司马光在事业上和爱情上可谓是双丰收,不仅仅在官场得意,而且情场上和自己的夫人相处得十分舒适,,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但是婚后一直没有儿女,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标准要求自己的司马光并没有着急,倒是他的夫人十分的执着,想尽各种办法给他找美女,其中有的是夫人给的漂亮丫鬟,还有妻子买的美女,但是司马光都不看一眼,无后就无后吧,随便找一个理由打发了。或许是他固执,或许又是他的通透,他本来可以活出大多数古代男人的风流,但是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孤傲,成为众人之中的一股清流。

一生一世一双人多么美好的愿望,但是在那个纲常伦理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去呢?所以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司马光可恨吗?觉得他就是标准的书呆子,没有人情,不得动变通吗?即使在现代,像司马光这种有钱,有权,而且忠于婚姻的男子,不知道是多少女子的梦中情人呢!

四、王安石,我不是针对你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底线,而司马光的底线就是百姓。只要百姓过得好,随便国家怎么搞都可以,但是如果危害了百姓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以的。众所周知,王安石变法的死对头就是司马光,很多人也因此把司马光列入保守派的行列之中,而王安石则是新派的代表,可谁知,司马光也曾是王安石的好友,也曾支持王安石的部分观点。

《宋史·司马光传》曾记载一件事情(节选):

司马光死后,为什么会差点被开棺?发生了什么

国用不足,乞南郊勿赐金帛。诏学士议,(司马)光与王珪、王安石同见……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争议不已。

意思是说,北宋中后期,国力衰微,财政吃紧,王安石提出“节俭度日”,司马光是赞同的。 但在是否给百姓加赋的问题上,二人意见分歧很大。后来,王安石提出变法思想,一些激进派趁机加入王安石的阵营,想通过变法来捞取利益。司马光实在看不下去,以自己“不通财务”为由辞职,隐居多年编书去了。

王安石变法是个大工程,若要详细解说,恐怕一两篇文章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核心的观点需要说明:王安石变法的本质是“富国”,但却不“富民”,例如,在执行“青苗法”的时候,王安石鼓励官府给百姓放高利贷。而以儒门学子身份自居的司马光,是赞成“富国”的,但却不赞成剥削百姓。这是司马光和王安石分歧的本质。两人都为北宋好,但选择的路线不同,只能分道扬镳。

司马光虽然和王安石政见不同,但对王安石本人的品格,司马光还是认同的,司马光在他的《与王介甫书》中说道:

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

介甫,是王安石的字,司马光的意思是说,我和你之前讨论政务,意见不和,但我对你的倾慕之心不过没有变。

因为司马光知道:王安石也没有私心。

司马光死后,为什么会差点被开棺?发生了什么

或许你这个时候你会说他固执,但是让他固执的是人民,他不是不知为官之道,但是他得为生命 ***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司马光或许是个顽固派,但站在北宋百姓的角度来看,司马光却是个君子。

五、君子的“君”,朴实的“实”

王安石和司马光在同一年去世,司马光比王安石多活了5个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司马光仍在工作。司马光的妻子先他而去,司马光去世时68岁,人们在他家里没有发现锦帛,没有发现金银,只有床上空荡荡地放了几本书,和一本来不及上奏的手稿。京城百姓听闻司马光去世,上万人自发前来吊唁。这袭人大部分都是贫民,司马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百姓的悠悠之口最能在证明。

司马光去世后,新旧两党之争尚未结束,并渐渐愈演愈烈。八年后,绍圣元年(1094年),新派(变法派)重新掌权,已经去世多年的司马光被剥夺名誉,新派官员认为司马光是阻碍变法的罪魁祸首,嚷嚷着要将司马光棺曝尸,还好并未执行。宋徽宗即位后,权臣蔡京为了打击异己,立了一个309人的元佑党人碑,把司马光之名刻于碑上,有一个姓常的石匠宁死不愿把司马光的名字刻在碑上,他说:

“我不懂朝廷为何立碑,我只知道,司马光正直,如果有人说他奸邪,我宁死不刻!”

光阴流转,宋朝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历史将司马光记住了,不仅仅载入了光辉的一页,而且还成为了家长育儿的典范和妻子训夫的楷模。司马光,字君实,君,是君子的“君”,实,是朴实的“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1/41516.html

“司马光死后,为什么会差点被开棺?发生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钱谦益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崇祯帝不重用他的原因是什么?

钱谦益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崇祯帝不重用他的原因是什么?

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钱谦益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文人,位列“江左三大家”(另两位是龚鼎孳、吴伟业)之一,崇祯朝至南明时期,还成为了东林党的领袖人物。他能成为东林党的领袖人物,是因为天启朝时,东林党中的厉害人物被魏忠贤杀得太多,钱谦益得以替补上位。魏忠贤指使党羽王...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用意吗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朱元璋一筐鱼 这鱼有什么用意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伯温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知什么意思,直到17年后才知晓,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当年作为朱元璋麾下最主要的谋士因为其神机妙算经常被人比作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因此刘伯温的形象在很多时候都说被神话的。然而对...

刘备最后选择赐死刘封是因为诸葛亮说的吗?

刘备最后选择赐死刘封是因为诸葛亮说的吗?

刘封,东汉末年将领,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对刘封的死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关羽在败走麦城后,遭遇了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关羽父子被擒后遇难。这期间,关羽曾派廖化向刘封、孟达求助。但两人见死不救,致使关羽遭难。关公死后,廖化去成都哭告刘...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什么坚持斩杀魏延?魏延到底该不该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延是刘备亲自提拔起来的大将,在汉中之战过后,魏延由于战功卓著,被升为汉中太守兼任镇北将军,后来魏延一直在汉中替刘备镇守城池,并且在汉中魏延发明了一个战略,叫:“错守诸围之法”,...

历史上张裕妃怀孕后为什么会被饿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张裕妃怀孕后为什么会被饿死?真相是什么

张裕妃,明熹宗朱由校的妃子,被客氏害得最惨的一个妃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朱由校一生育有3子,但都在岁余就夭折而死。后来,他的后妃张裕妃怀孕。这自然是件于社稷有功的喜事,然而她却被下令活活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呢?张氏是顺天府涿州(今河北涿州)人,早在6岁时...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你知道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郑当时,字庄。也被叫郑庄。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乃名流之后,郑桓公二十二世孙,他的父亲郑荣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而他本人谦恭好学,乐于助人,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到了休...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指的是一个人如果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王温舒,阳陵人。和所有的酷吏一样,王温舒算不上好人,他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以杀人越货为业,还做过盗贼。之后进入官府获得张汤的赏识,张汤是当时著名的酷吏,看中了王温舒暴虐的性格,用他做廷尉史,负责督察盗贼。他到任之...

周泰: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多次保护孙权安危,屡立战功

周泰: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多次保护孙权安危,屡立战功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三国时期孙吴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数有战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

评论列表

李丹
李丹
5小时前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司马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不仅是北宋的杰出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之一,君子之君和朴实实,更是人民心中的英雄人物!他的智慧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并发扬光大。#历史名人# #司马光的智慧与担当值得铭记和学习终身受益无穷尽也##评论结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