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共有几位皇帝?他们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大家好,说起清朝十二位皇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清朝,中国封建历史中最后一个王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随着近些年来清宫剧的涌现,人们对于清朝的历史愈发了解,特别是康雍乾三帝,今天我们便来说说,清朝12帝最后的结局。
之一位: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出生于公元1559年,乃清王朝的奠基人也是后金的之一位大汗,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25岁那年,努尔哈赤便起兵,最终统一女真各部,57岁正式称汗,建立后金,并在短短10年里,攻下了明朝所属的70余座城,最后病逝于叆福陵隆恩门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翟家乡大挨金堡村),终年68岁。
第二位: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乃努尔哈赤第8子,其母与努尔哈赤成婚时,已经30岁,当时努尔哈赤拥有众多妻子和儿女,皇太极其实并不算显眼,但因为其母贤良淑德,且从来不干预政事,故而获得努尔哈赤的喜爱,再加上皇太极生来便聪明伶俐,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所以深受努尔哈赤喜爱,最后获得了皇位。
在父亲的基础上,皇太极继续扩大清朝的势力,不断对明朝宣战,使得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为清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1643年,皇太极因终日操劳,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
第三位: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父亲皇太极去世时,福临年仅6岁,所以继位后国家大权被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掌握,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顺利迁都于北京,可怜这顺治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因天花),终年24岁。
第四位: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由于父亲意外病逝,年仅8岁的玄烨匆忙登基,2年后,母亲也因病去世,父母接连去世,给年幼的康熙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与此同时,鳌拜等大臣的矛盾和斗争日益激烈,康熙的处境非常危险,所幸,他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皇帝,14岁那年,康熙便设计除掉了鳌拜,从此正式亲政,并一步一步成为清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明君,开创出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被学者们尊称为“千年一帝”。公元1722年,康熙于畅春园驾崩,享年69岁。
第五位:爱新觉罗·胤禛
历史上关于这位皇帝的传说可不少,他也是众多清宫剧编剧最喜欢的一位皇帝,虽然他爹康熙为他开创了盛世局面,但事实上,康熙死时,清朝国库空虚,还有一大堆没解决的麻烦,为了收拾老爹留下的“烂摊子”,雍正是日夜操劳,根据史学家们分析得出,雍正帝执政期间,平均每天只睡4个多小时,这才让“康乾盛世”得以延续,公元1735年,雍正的身体终究是熬不住了,于圆明园中驾崩,终年58岁。
第六位: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弘历,即乾隆帝,想必大家对他都特别熟悉,在他的统治下,清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只可惜乾隆并没有坚持下去,晚年时期,乾隆开始沉迷享乐,吏治有所败坏,导致多地爆发起义,公元1799年,乾隆于养心殿驾崩,终年89岁。
第七位: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由于父亲去世前,给嘉庆留了一堆“烂摊子”,所以他的压力非常大,一边忙着清算和珅等权臣,一边忙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虽然一定程度上整顿了内政,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清朝的颓败,贪污问题也愈发严重,公元1820年,嘉庆于承德避暑山庄驾崩,终年61岁。
第八位: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和父亲一样,道光帝非常努力想要扭转颓势,然而 *** 战争的爆发,给闭关锁国多年的清朝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然而道光却仍然苟安姑息、拒绝变革,使得清朝陷入危机,公元1850年,道光于圆明园慎德堂驾崩,终年69岁。
第九位: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帝,乃清朝历史中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和父亲不一样,咸丰颇思除弊求治,重用曾国藩等汉族官僚,并开启了洋务运动,但可惜,这样一位开明的皇帝,31岁便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
第十位: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即位那年,同治才5岁,所以国家大权直接被其母慈禧给掌握,作为傀儡皇帝,同治帝郁郁不得志,便纵情于享乐,耗空了身体,19岁那年便于养心殿驾崩。
第十一位: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由于同治帝去世时,并没有留下子嗣,慈禧为了继续掌控国家大权,便将自己亲妹妹的儿子接入宫中,册封为帝,可怜这光绪一生都活在慈禧的操控中,最后被幽禁在 *** 瀛台,并最终命丧于此,享年38岁。
第十二位:宣统帝 爱新觉罗·溥仪
作为清朝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中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人生用一波三折来形容都远远不够,他3岁登基,6岁被迫退位,28岁又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当了傀儡皇帝,随着日本投降,溥仪四处逃亡,最后被苏联红军俘虏,后被押解回国,送往抚顺战犯管理所。后来有幸得到特赦,溥仪回归社会,并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1967年,溥仪因尿毒症病逝于首都医院,终年61岁。
看清宫剧,确实能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剧里实在有太多不靠谱的情节,甚至严重违背史实,想要真正了解历史,还是得通过阅读史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