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萧何是怎么堪破韩信身负惊天奇才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23)390

在汉元年之前,韩信确实没有打过什么仗,也没有什么捂都捂不住的军事才能显现出来。但在投入到刘邦阵营之后,韩信却一再受到了刘邦的一帮老班底的举荐,先是夏侯婴,而后是萧何。

萧何表现得更为奇葩,怒骂刘邦错失了韩信这样的“奇才”的同时,亲自出马追回了已经逃离刘邦阵营的韩信,并恳请刘邦委任韩信为统帅全部汉军的大将军。

韩信的军事才能由此被展现出来。以一人之力,打下了西汉的三分之二的领土,助刘邦坐上了皇位。

这不得不让人惊叹萧何的识人之明。同时,也让人生出疑问,萧何是如何堪破韩信身负惊天奇才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关于萧何如何堪破韩信的潜力,史书记载得很是笼统。

只是说韩信受到了夏侯婴举荐给刘邦之后,刘邦当即委任了韩信为治粟都尉。由此,韩信与主管军需粮草的萧何成了上下级的关系。二人遂有了言语上以及业务上往来。

仅仅是因为交谈,萧何就看到了韩信拥有的潜力和才力。

后因刘邦被封王于巴蜀又与项羽不和,而其军中多数是关东子弟的原因,不断有人逃离刘邦阵营,有崩溃的迹象。韩信在此时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决定脱离刘邦阵营,趁乱逃走另谋出路。

这才有了萧何追韩信的故事发生,也因为萧何的追,才让韩信有了出头之日。

也就是说,萧何只是与韩信交谈后,便认定了韩信的才能。

这不禁让人疑问,究竟韩信身上有什么东西使得萧何下了定论?或者说韩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动了萧何的全部注意力?那么,如果找到萧何的注意力所在,就可以反推出萧何为什么会知道韩信是将帅之才!

揭秘:萧何是怎么堪破韩信身负惊天奇才的?

前面已经说过,韩信是由于夏侯婴的推荐先是见到了刘邦,成为了治粟都尉后,然后归于萧何管辖的。

这里就会引发一个小问题,夏侯婴为什么要推荐本属于不同阵营的韩信呢?

韩信从项羽军营逃离后,加入到了刘邦阵营之中,归于夏侯婴管辖。

夏侯婴最为擅长的不是与人打交道,而是与马匹打交道。

他在刘邦阵营中,所担任的职务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一直是太仆。也就是替刘邦管理车马和骑兵。

由于当时天下大乱,再加上马镫没有被发明,车兵和骑兵的地位是处于步兵之下的,多数的时候是作为通信兵、情报兵来使用的。有时候也会参战,基本上是车兵对车兵,骑兵对骑兵,或单独、协同步兵出兵骚扰对方的粮道。

对于刘邦来说,众多的情报比车骑兵参战更重要。

夏侯婴的注意力自然也多集中在了这一点上,这也造就了他十分长于情报分析。

韩信有一次随军出战,犯下了大罪,即将被处斩。也就是在此时,韩信一句话就将自己从刀口下救了下来。(信乃仰视,適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不仅如此,夏侯婴还将韩信封为上宾与之恳谈,发现了韩信的一些非同寻常的地方,推荐给了刘邦,刘邦这才将韩信从一个持戟的士兵提拔为官员。

至于韩信究竟怎么打动的夏侯婴,没有细说。不过至少可以看出,韩信有三个方面的长处。一胆子大有欲望。二口才好。三有见识。在情报接收和处理上有独特的见解,为夏侯婴所赏识;或是对于车兵骑兵的运用上,以及与步兵的协同上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或是韩信在项羽身边担任持戟的侍卫时,学习或总结了项羽在骑兵上的优劣点。但从刘邦任命韩信治粟都尉来看的话,韩信所总结的恰恰是夏侯婴以及夏侯婴所在的这支情报部门,所不擅长的袭扰粮道方面的战法和防御 *** 。

而这些又恰恰是后方主管军需的萧何最为关心的问题。

如何才能将前线部队所急需的物资,快速安全地送到前线?

关于这一点萧何作为主管,自然会百思而求其解。

萧何是从三点上来解决,也是他注意力集中的地方。

一,人事关系的处理上

萧何和刘邦关系得以亲近,是在沛县的时候。每次刘邦押运服徭役的人员时,别人赠送刘邦三千钱,独萧何赠送刘邦五千钱作为来回路费。

刘邦当时只是一介亭长,有人说是负责治安的治安队队长。不论刘邦这个亭长具体负责什么事务,刘邦在萧何获得治理收税赋上被评定为秦国之一,是提供了帮助的。

也就是说,萧何对下属的做法,相对来说很是温和,善于运用手中有限的资源,投资未来。这在萧何临终前,留给子孙的遗言,最为明显。

二,对地理位置熟悉

汉元年,刘邦在张良的辅佐下,率着一群弱军迫降了秦国。

大军开进咸阳,一干武将做的是,直奔库房,抢夺财宝。拥进宫殿,争抢女人。

刘邦当时也是看花了眼,打定主意就住在宫内,享受美酒美食美器美女。

幸亏刘邦的连襟樊哙的劝谏,刘邦才打消了心思。

萧何则是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三,了解刘邦及其属下的状态

汉五年,刘邦称帝,大封功臣。但在功劳位次的排序问题上出现了争执。最后刘邦听从他人的建议,将萧何定为了双之一。而后将张良韩信萧何并称为人杰,后人称为“汉初三杰”。

而在汉元年的时候,刘邦困于巴蜀之中,身边不断有人越境逃离。张良远在韩国,陈平还在为项羽效忠。

周勃灌婴夏侯婴樊哙等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包括刘邦萧何本人。

军心基本涣散。

唯有萧何知晓韩信有口才,有实力改变这一局面,向刘邦再次推荐了韩信,使得刘邦有了反抗项羽的心思。

到了汉五年,萧何与一干功臣因位次功劳排之一闹矛盾的时候。

萧何却极为短视的与功臣自行认定的之一曹参发生了矛盾,甚至发展成互相敌视的地步。

为此,刘邦特意将曹参调到了齐王刘肥之下当差。

可见,萧何是很了解刘邦的行事准则的。

而刘邦在某种程度上与韩信颇为相似。

韩信常挎着一柄剑,展现自己的身份。

刘邦喜爱戴一顶自制的竹制长帽招摇过市。

刘邦在军事上无师自通,韩信在军事上天赋异禀。

韩信埋葬双亲在高岗上,彰显志向。

刘邦在咸阳看到出行的秦始皇,定下了未来的方向。

总之,萧何通过交谈和接触从各方面了解了韩信,又从自己的经验上肯定了韩信,觉得韩信绝非寻常人可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1/43303.html

“揭秘:萧何是怎么堪破韩信身负惊天奇才的?” 的相关文章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尊崇儒学,重视礼制

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谞,字慈明 。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名士荀淑第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爽出身“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学...

关羽和张飞违抗军令都没事 马谡违抗军令为何会被杀

关羽和张飞违抗军令都没事 马谡违抗军令为何会被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都是违抗军令,马谡被斩首,关羽、张飞却不杀,这是为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在谁做先锋的问题上,诸葛亮违背了众人意见,选择了资历尚轻的马谡,命其统军前行。曹明帝曹叡得到蜀军北上的消息后,立马派出以“巧变”著称的老将张郃在街亭迎击马谡。马谡...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翦为求自保,向秦王要田要地要房屋的事情,在后世广为流传。这事讲的是,秦王在灭赵国、残燕国、亡魏国之后,准备攻打强大的楚国。于是他问王翦怎么打?王翦说,得给60万兵力。秦王觉得兵力太多了,于是问王翦的副手李信。李信说,只需要20万兵力就...

曹丕和曹睿作为皇帝 两人寿命为什么那么短

曹丕和曹睿作为皇帝 两人寿命为什么那么短

对为什么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难道是有什么家族病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笑到最后的既不是霸气侧漏的曹操,也不是仁义之名满天下的刘备,更不是青年才俊孙权,而是前期没有太多表现的司马氏,通过一系列神操作篡了曹家的权,代魏立晋。司马氏之所以能篡权,很大一个因素...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不含糊,曹操都非常重用他们。这里面,于禁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位都是假节...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李斯为什么还要帮助胡亥登基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李斯为什么还要帮助胡亥登基

李斯是扶苏的岳父,为何他反而拥立胡亥登上帝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10年,秦始皇49岁,驾着銮驾四处游历,秦始皇驾临沙丘,秦始皇突然病倒,秦始皇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命宦官赵高去请他去请大夫,让他去请扶苏,让他继任国君,执掌朝政,可是这...

历史上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杨贵妃和安禄山的轶事,在当时的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记载安禄山和杨贵妃轶事的史料也非常多。其中有个最有代表性的轶事,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京城给安禄山过生日,当时就赐予了安禄山非常多丰盛...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